心理暗示对前列腺炎样症状转归的影响

2013-09-01 10:35龚志勇崔曙唐铁龙鲜述彦邓显忠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前列腺炎年龄发生率

龚志勇 崔曙 唐铁龙 鲜述彦 邓显忠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四川 南充 637000)

前列腺炎样症状主要包括生殖器周围区域的疼痛和尿路刺激症状,在成年男性中的发生率约25%,但并不是所有出现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者都可以诊断为或发展为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CP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感染、化学性炎性反应、自身免疫反应和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或者是某种诱因导致的多因素级联反应。已有较多的研究[1-3]证实,焦虑和抑郁对CP的发生和治疗效果均有重要影响。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部分具有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者直接以前列腺炎为主诉就诊,询问病史后发现,这些患者可能由于某些外界因素影响而受到了心理暗示。本研究采用回顾队列研究的方法观察近年来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69例表现为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者是否最终被诊断为CP,以了解心理暗示对前列腺炎样症状的转归有无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011年9月—2012年6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初次就诊;临床表现为前列腺炎样症状;年龄16~45岁;排除尿路感染;无骨盆或脊柱外伤史以及生殖系统手术史;无其他器质性疾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69例,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纳入受到心理暗示组,否则纳入未受心理暗示组:接触相关医药广告后认为自己患有前列腺炎;与患有前列腺炎的朋友交谈后怀疑自己患有前列腺炎;网络查询后自我诊断为前列腺炎;未经详细检查即被男科诊所或私营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炎。

1.2 研究方法 2组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均被告知调整生活及饮食习惯,纾缓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压力,1周后复诊。复诊时症状未完全缓解者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随访3个月,症状持续存在且复诊时符合CP的诊断标准者,或未再复诊但在其他二级以上医院诊断为CP者计入CP的发生例数。

1.3 CP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荐的Ⅲ型CP诊断标准:以生殖器周围区域的疼痛为主要症状;前列腺液、精液、前列腺按摩后的尿液细菌培养阴性;病程3个月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CP发生率比较 169例患者随访3个月,失访15例。实际纳入统计的患者为154例,其中受到心理暗示组49例,未受心理暗示组105例,2组患者最终诊断为CP者分别为43例和41例,受到心理暗示组CP发生率(87.8%)显著高于未受心理暗示组(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7,P <0.01);受到心理暗示组发展为 CP 的危险性高于未受到心理暗示组,其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2.2。

2.2 2组患者年龄构成比较 见表1。

表1 2组前列腺炎样症状患者的年龄构成比较n(%)

3 讨 论

前列腺炎样症状包括会阴、睾丸、阴茎及其他骨盆区的疼痛,射精疼痛和部分下尿路刺激症状,在几乎1/2男性的一生中会时有出现,且出现的几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Tripp等[4-5]在北美的社区调查中发现,20~29岁男性前列腺炎样症状发生率约10%,16~19岁男性的发生率约为8%;在非洲16~19岁男性中前列腺炎样症状发生率约为13%。尽管如此,并非所有出现前列腺炎样症状者都发展成或可以诊断为 CP,因此多数学者[1,4]不赞同将前列腺炎样症状等同于CP。

心理暗示是一种从心理认知到心理应对的过程,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或有意识地接收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的一种现象。根据心理暗示的作用划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根据暗示信息的来源划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具有暗示易感性人格特质的人容易受到他人暗示[6]。本研究发现,在有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者中,受到心理暗示组发展为CP的危险性高于未受心理暗示组(RR=2.2);2组患者的年龄构成中,受到心理暗示组的16~25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87.8%)显著高于未受心理暗示组(23.8%)P < 0.01。Tripp 等[7]发现,对于青少年前列腺炎样症状患者,持续疼痛未得到治疗将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其躯体和心理造成负面影响,给予适当的认知-行为治疗是必要且有效的。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具有前列腺炎样症状的青少年,除了给予心理辅导,还应尽早给予对症治疗。此外,进一步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有望为公共卫生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从而有助于切断外界的暗示信息,使具有前列腺炎样症状的青少年免受负性心理暗示。

[1] Zhang GX,Bai WJ,Xu T,et al.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the psychometric profiles in Chinese men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J].Chin Med J,2011,124(4):514-518.

[2] Anderson RU.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Is there a psychosocial component?[J].Can Urol Assoc J,2011,5(5):333-334.

[3] 江山,朱春燕,马季,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2,18(3):212-215.

[4] Tripp DA,Nickel JC,Pikard JL,et al.Chronic prostatitis-like symptoms in African males aged 16-19 years[J].Can J Urol,2012,19(1):6081-6087.

[5] Tripp DA,Nickel JC,Ross S,et al.Prevalence,symptom impact and predictors of chronic prostatitis-like symptoms in Canadian males aged 16-19 years[J].BJU Int,2008,103(8):1080-1084.

[6] 刘一亚.医学生负性心理暗示的成因及其干预措施[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5):703-705.

[7] Tripp DA,Nickel JC,Katz L.A feasibility trial of a cognitive-behavioural symptom management program for chronic pelvic pain for men with refractory 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J].Can Urol Assoc J,2011,5(5):328-332.

猜你喜欢
前列腺炎年龄发生率
变小的年龄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前列腺炎和早泄有关系吗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辨识真假慢性前列腺炎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