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内生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2013-09-03 08:14马志德JINXiaZHANGZhengMAZhide
物流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风险性内生风险管理

金 霞,张 诤,马志德JIN Xia,ZHANG Zheng,MA Zhi-de

(1.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委党校,甘肃 兰州 730070)

(1.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2.Gansu Provincial Party School,Lanzhou 730070,China)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企业管理者一直致力于提高供应链效率,高效的供应链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供应链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潜在地增加了供应链的风险。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风险管理,充分考虑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避免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损失。

1 供应链风险管理

1.1 供应链风险的定义

供应链风险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是风险在供应链领域应用的一个特例。关于供应链风险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供应链风险进行定义。Cranfield把供应链风险定义为供应链的脆弱性,认为供应链风险不仅产生于供应链内部,而且是外部风险严重混乱的表现[1]。Christopher将供应链风险定义为从最初供应商到最终产品的传递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物料和产品流上的任何风险[2]。国内学者马士华从供应链外在环境和内在结构的不确定性出发,认为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调和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产生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的因素,并认为只要存在不确定性,就存在一定的风险[3]。

总结众多学者的观点,供应链风险就是指可能对供应链中的节点或整个供应链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不确定性,是一种潜在的损失,它存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1.2 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含义

供应链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度量供应链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供应链风险,采用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供应链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并对供应链风险的处理建立监控和反馈机制的一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

2 供应链风险识别

供应链风险识别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首先把供应链风险识别做好,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好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供应链风险识别是指供应链风险管理者在各类风险事件发生之前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潜在原因。目前来看,供应链风险识别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是一种简单、容易操作又实用的方法,该方法广泛应用到各种预测和决策过程中。在进行风险识别时,对一些影响较大而又无法用分析的方法加以识别的风险时,德尔菲法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识别方法。

(2)财务报表法

财务报表法就是根据企业的财务资料来识别和分析企业每项经营活动可能遭遇到的风险。财务报表法是企业使用最普遍,也是最为有效的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各种详细附录就可以成为识别各种风险的工具。

(3)故障树法

故障树法是利用图解的方式将大的故障分解成若干小的故障,并且对引起故障的各种原因进行分解。由于原因分解后的图形呈树枝状,因而称故障树法。在对供应链风险识别时,该方法可以将风险发生的原因层层分解,排除无关因素,从而找到产生影响较大的风险及原因。

(4)风险问卷法

风险问卷法是以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来设计问卷,并发给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内部各类员工去填写,让他们回答本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风险因素。可以为风险管理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帮助风险管理者来系统地识别风险。

用于供应链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多种,但是应该注意到每种识别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完全识别出全部的风险,在选择供应链风险识别的方法时,不但要考虑供应链的类型、规模的大小,还要考虑识别方法的特点,两方面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风险识别。

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供应链内生风险评估

3.1 供应链风险评估

供应链风险评估是指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损失的范围与程度进行估计与度量。风险识别只是风险管理进行的第一步,还必须对可能出现的损失结果、损失的严重程度予以充分的估计和衡量。在进行供应链风险评估时不仅要考虑风险对供应链节点上某个企业的影响,还要考虑风险对整条供应链的影响。从风险造成的损失方面来看,不仅要考虑风险发生带来的经济损失,还要考虑风险发生带来的其他损失,如信任危机、客户的流失、企业名誉下降等一些无形的损失。

一般来说,根据供应链风险产生的来源进行分类,可以将供应链风险分为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供应链内生风险是指由供应链内部因素造成的风险,一般表现为供应链管理风险、信息风险、合作伙伴关系风险等。供应链外生风险主要指由外界的不确定性导致风险发生,一般指自然灾害、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

本文主要对供应链内生风险建立模型进行量化评估,从风险发生的频率来说,内生风险发生的频率远远高于外生风险。进行风险评估时,选择内生风险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风险、合作风险和信息风险作为一级指标建立模型。

3.2 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建立

(1)因素集的确定:分别确定第一级因素集U和第二级因素集U1,U2,U3。

(2)评价集的确定:确定评价集W。

(3)对第二级因素集的各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评价:可以通过相关专家的打分得到单因素评价矩阵Ri。

(4)对第二级因素集作综合评价:对权重Ai作综合评价:Bi=Ai·Ri。

(5)对第一级因素集作综合评价:对权重A和总评价矩阵R作综合评价为:B=A·R。

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可以评估供应链内部风险的级别,一般可以分为风险性高、中等和低3个级别。

3.3 算例分析

对某供应链进行内生风险评估,根据历史数据及专家打分,可以得到对管理风险、合作风险和信息风险3个一级指标对供应链内部风险的权重,以及3种内部风险的5个二级指标权重,见表1。

为了评估该供应链内生风险的大小,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计算。

(1)因素集的确定:一级指标有管理风险、合作风险和信息风险3个因素,一级指标的3个因素分别包括5个二级指标。

(2)评价集的确定:确定评价集W={w1,w2,w3,w4,w5}。其中:w1取值为1,风险性很低;w2取值为2,风险性低;w3取值为3,风险性一般;w4取值为4,风险性高;w5取值为5,风险性很高。

表1 某供应链内生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3)对第二级因素集的各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评价:首先分别求出3个一级评价指标所包含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矩阵R1、R2、R3,结果如下:

对一级评价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的评价矩阵作模糊运算,结果如下:

按照最大隶属原则,该供应链内生风险高。并且内生风险的3个一级指标的风险性也可以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得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管理因素风险性一般,合作因素风险性高,信息因素风险性较高。如果要有效地防范该供应链的内生风险,重点要控制信息因素产生的风险。

4 结束语

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供应链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系统地认识供应链风险,深入研究供应链风险管理,使企业管理者对供应链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风险的预防以及规避都有积极的意义。

[1]Cranfield School of Management.Supply chain vulnerability[R].Cranfield University,Report on behalf of DTLR,2002.

[2]Christopher M,Lee H.Mitigating supply chain risk through improved confid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2004,34(5):388-396.

[3]马士华.如何防范供应链风险[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3):21.

[4]丁伟东,刘凯,贺国先.供应链风险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4):64-66.

[5]田会,邵祥理.供应链风险识别与防范[J].物流科技,2006,29(4):79-82.

[6]张力为,陈燕,陈飞.供应链风险识别与防范策略研究[J].内蒙古名族大学学报,2007,33(2):71-73.

猜你喜欢
风险性内生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每天超8小时睡眠 痴呆症概率增40%
罗甸县外来生物—飞机草风险性评估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医院药学服务风险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