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鲁西斗鸡肠道发育的影响

2013-09-03 10:32孙建立
中国饲料 2013年20期
关键词:肠段鲁西斗鸡

广 饶 县 畜 牧 局 孙建立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张相伦 姜淑贞 杨在宾*

中国斗鸡原种场 高 翔

随着消费者对家禽肉品质要求的提高,地方品种鸡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鲁西斗鸡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鲁西斗鸡生长期肠道发育的影响,并建立肠道的生长模型,以期为其种质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设计 试验选用600只1日龄鲁西斗鸡作为试验动物,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各处理组分别饲喂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饲粮,试验分为 0~6、7~12、13~18、19~24周 4个阶段,在6、12、18及24周末选取接近各处理组平均体重的鸡(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每个重复1只。并在每个饲养阶段结束后,根据试验鸡平均体重重新分组,使其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

1.2 试验饲粮 试验饲粮设计参考 《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设计,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用不同比例豆粕、玉米、大豆油配制同等能量水平的不同粗蛋白质水平日粮,用细砂子(≥80目)作为填充物来配平配方。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各阶段不同处理组粗蛋白质梯度为1%左右,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水平按照粗蛋白质水平同比增长或降低。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用手术刀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分离,用卷尺测定长度以后,用手轻轻将其中内容物挤出,然后分别称各肠段重量。

1.4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AS 9.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方差分析使用单项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多重比较采用 Duncan’s法,P<0.05 为差异显著。

肠段重量的拟合选用Logistic模型(表2),采用SAS 9.1 NLIN过程中的DUD法,利用不同周龄、肠段资料拟合计算出模型参数A、B、k的最优估计值,建立肠重变化模型。

表1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鲁西斗鸡各肠段长度的影响 表3为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鲁西斗鸡各饲养阶段末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长度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6、12、18及24周末各肠段的长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

表2 Logistic模型

表3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鲁西斗鸡各肠段长度的影响 cm

2.2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鲁西斗鸡各肠段重量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各饲养阶段鲁西斗鸡各肠段重量的影响见表4。统计分析发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6、12、18及24周末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重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表4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鲁西斗鸡各肠段重量的影响 g

2.3 鲁西斗鸡各肠段生长发育规律 以各阶段末各处理组肠段质量的平均值为应变量(Y),周龄t为自变量(x),按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肠段重量随周龄变化模型的相关参数(表5)。

表5 各肠段生长模型参数值和拟合度

3 讨论

3.1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鲁西斗鸡各肠段发育的影响 内脏器官的发育情况会影响鸡的健康状况(刘记强等,2009)。小肠作为动物体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发育是否健康将直接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研究表明,动物体肠道的发育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内、外两个方面(王磊和王康宁,2006),其中,外在因素的一部分为饲粮组成因素,主要包括饲粮纤维因素及蛋白质因素。饲粮纤维有刺激动物胃肠道发育的作用,例如,猪的小肠、盲肠等重量随饲粮纤维水平升高显著提高(杨凤,2008)。 Jones和 Taylor(2001)研究也发现,饲喂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会增加肉鸡小肠的长度和重量,促进肠道的发育。郝瑞荣等(2009)研究报道,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降低,小肠绒毛高度增加,隐窝深度减小,绒毛/隐窝比增加。本研究发现,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各饲养阶段末肠道的长度及重量均无显著影响,说明饲粮蛋白质水平不影响肠道发育的宏观指标,关于对肠道形态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3.2 鲁西斗鸡各肠段发育规律 内脏器官的发育状况与动物的生长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表明,建立回归模型可以预测动物内脏器官的重量。建立回归方程估测肠道发育状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将内脏器官重量与日龄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相关模型。吉俊玲等(2002)研究艾维茵父母代内脏器官发现,Logistic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部分内脏器官重随周龄的变化情况。张军等(2005)研究表明,Gompertz模型能比较好地拟合樱桃谷鸭的部分内脏器官重随周龄的变化情况。张书松等(2008)研究父母代固始鸡小肠的生长时发现,小肠重量随周龄的变化与Logistic模型拟合度较高。宁康健等(2010)通过分析青脚麻鸡生长期内脏发育规律发现,内脏器官重与日龄的直线回归方程有很高的拟合度。唐雪峰和李建柱(2010)报道,淮南麻鸭的部分内脏器官重随周龄变化与Gompertz模型拟合较好。(2)将肠段长度与动物体重进行回归拟合。房兴堂等(1998)研究发现,对数回归和幂回归可以较好地描述肉鸡消化道总长随体重变化的过程。房兴堂等(1999)还报道,消化道总长与体重变化的幂回归相关系数最高,其次是对数回归。程玉昕等(2006)研究AA肉鸡生长期内脏器官时发现,内脏器官重与活重的直线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本研究采用Logistic模型,将各肠段重量与周龄进行回归分析发现,Logistic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肠段重量的变化情况,且拟合度较高,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类似。且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生长的拐点周龄分别为7.01、11.16、8.90,说明十二指肠发育较早,回肠次之,空肠最后,这与张书松等(2008)对父母代固始鸡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这可能与饲粮蛋白质浓度及品种差异有关。另外,生长拐点是生长速度从加速变为减速的转折点,加强拐点前后的饲养,有助于鲁西斗鸡肠道的健康发育。

4 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鲁西斗鸡各肠段长度及重量均无显著影响,各肠段质量随周龄变化与Logistic模型拟合较好。

[1]程郁昕,丁建华,刘玉杰,等.AA肉鸡生长期主要内脏器官与活重的回归分析[J].当代畜牧,2006,10:2 ~ 4.

[2]房兴堂,王景明,雷丛,等.肉鸡内脏器官生长规律的初步探讨[J].中国家禽,1998,20(6):10 ~ 12.

[3]房兴堂,王景明,雷丛,等.肉鸡消化器官生长规律的研究[J].四川动物,1999,18(1):35 ~ 37.

[4]郝瑞荣,岳文斌,范志勇,等.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断奶仔猪肠道发育的影响[J].激光生物学报,2009,18(3):383 ~ 388.

[5]吉俊玲,秦豪荣,魏忠义.艾维茵(Avine)父母代母鸡内脏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2,5:11 ~ 12.

[6]刘记强,田亚东,康相涛,等.日粮添加首蓓草粉对固始鸡体重、体尺指标和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9,21(5):784 ~ 791.

[7]宁康健,高树生,吕锦芳,等.青脚麻鸡生长期内脏器官生长规律[J].当代畜牧,2010,11:6 ~ 8.

[8]唐雪峰,李建柱.淮南麻鸭部分内脏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研究[J].中国家禽,2010,32(5):63 ~ 64.

[9]王磊,王康宁.影响猪胃肠道发育因素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6,27(5):13 ~ 16.

[10]杨凤.动物营养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1]张军,郑云,龚道清,等.樱桃谷鸭部分内脏器官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研究[J].中国家禽,2005,27(23):16 ~ 18.

[12]张书松,李明,白晓辉,等.父母代固始鸡小肠的生长发育规律[J].中国兽医学报,2008,28(4):417 ~ 420.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 33-2004[S].中国肉鸡饲养标准.2006.

[14]Jones G P D,Taylor R D.The incorporation of whole grain into pelleted broiler chicken diets:Production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J].British Poultry Science,2001,42:477 ~ 483.

猜你喜欢
肠段鲁西斗鸡
成年商品猪肠道可培养核心菌群的结构与组成分析
鲁西化工获“2021年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称号
利用近红外-吲哚菁绿成像系统判断急性肠缺血模型缺血肠段的实验研究
和利时成功签约鲁西化工120万吨/年双酚A装置项目
原来“再接再厉”说的是斗鸡
鲁西化工并入中化集团
《鲁西诗人》 诗选
NO.9 斗鸡
斗鸡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不同肠段肠黏膜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