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预处理对先心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

2013-09-05 01:56闵振兴陈聪陈丽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5期
关键词:先心病七氟醚体外循环

闵振兴 陈聪 陈丽辉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 江门 529070)

七氟醚预处理对先心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

闵振兴 陈聪 陈丽辉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 江门 529070)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先心病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时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15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患儿常规麻醉成功后,对照组患儿在整个麻醉过程不应用任何吸入麻醉药物;而观察组患儿在主动脉阻断前及开放后分别吸入1.0 MAC的七氟醚15 min。分别于麻醉成功后(t1)、体外循环结束即刻(t2)、体外循环后2 h(t3)、体外循环后5 h(t4)、体外循环后8 h(t5)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血清浓度。结果:各组内t2、t3、t4、t5血清中H-FABP浓度均明显高于t1,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t1点与t2点H-FA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3、t4、t5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减少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先心病患儿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患儿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七氟醚;先心病患儿;心肌保护

心内直视手术因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先心病患儿心肌不同程度损害,所以对如何使心肌减少损害的研究一直是近些年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相关文献已证实,如果在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早期给予吸入性麻醉药物,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七氟醚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入性麻醉药物,无刺激性气味,且术后患者能迅速苏醒,在麻醉过程中易调节其麻醉深度,其镇痛及肌肉松弛作用强度高于其它麻醉药物,在诱导麻醉期可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且对患者的呼吸抑制较轻,很少引起心律失常[1]。在本实验中,对先心病患儿在主动脉阻断前及开放后分别吸入1.0 MAC的七氟醚15 min,在体外循环的不同时间点检测患儿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发现七氟醚可以减轻由于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心肌损伤。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确诊的先心病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儿115例,ASA I级。其中房间隔缺损(ASD)55例、室间隔缺损(VSD)45例、法洛氏四联症(TOF)15例;男性55例,女性 60例;年龄 10~64个月,平均(33±3)个月;体重 8.0~21.5 kg,平均(16.5±3.3)kg;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28.5±3.3)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45.5±5.3)min,平均手术时间(120.2±7.9)min。将115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7例,男27例,女30例,ASD 28例,VSD 22例,TOF 7例;观察组58例,男性28例,女性 30例,ASD 27例,VSD 23例,TOF 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年龄、体重、疾病类型、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及平均手术时间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且115例患儿均无肺、肝、肾等脏器损害的并发症。

1.2 治疗方法 115例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均给予同样监测生命体征处理,如吸氧、心电监护等,且给予同样的药物麻醉诱导(药物的剂量根据患儿的体重计算)、气管插管术、建立动静脉通道(监测血压及控制输液)等处理,术中应用同样的药物麻醉维持,随时监测麻醉深度,根据患儿的情况调整麻醉药用量。两组患儿均在术中使用进口Strocksc人工心肺机、MAQUET氧和器、HTK心肌保护液,常规降温至直肠温度28~34℃,流量控制在150~180 mL/(kg·min),并依据术中患儿情况、直肠温度适当调整流量,体外循环后均行改良超滤。观察组的患儿除此之外,在主动脉阻断前及主动脉开放后分别吸入1.0 MAC的七氟醚15 min;而对照组的患儿在整个麻醉过程中不吸入任何麻醉药物[2]。

1.3 疗效评价指标 分别于患儿麻醉成功后(t1)、体外循环结束即刻(t2)、体外循环后 2 h(t3)、体外循环后 5 h(t4)、体外循环后 8 h(t5)点,抽取 115 例患者的动脉血2~4 mL,离心后提取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H-FABP的浓度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进行比较,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组内 t2、t3、t4、t5测定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浓度均显著高于t1点,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t1、t2 点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t3、t4、t5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H-FABP的血清浓度比较 (±S) μg/L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H-FABP的血清浓度比较 (±S) μg/L

注:组内各时间点与 t1 点比较,P<0. 05;组间 t1、t2 点比较,P>0. 05;组间t3、t4、t5 点比较,P<0.05。

心肌损伤标志物 t1 t2 t3 t4 t5对照组观察组1.8±0.3 1.7±0.2 5.1±2.6 5.0±2.6 10.5±3.4 6.5±3.1 16.8±4.6 12.9±3.9 20.5±5.3 16.5±4.8

3 讨论

我国每年约有5万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出生,因此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目前,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被认为是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措施,但由于在体外循环期间心肌细胞易缺血受损,同时心肌再灌注时加重了心肌细胞的损害,所以寻找阻断或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一直是医疗系统学者的研究方向。七氟醚是临床上常用的新型吸入性麻醉药物,它与其它吸入性药物相比,具有诱导迅速、刺激性小、溶解度低及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等优点,并且吸收快容易被机体排除,使患者术后易苏醒[3]。近年来发现其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因为七氟醚预处理能够保护线粒体的完整性而保护心肌。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是心肌细胞中富含的一种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在心肌中的含量是骨骼肌中的10倍。由于H-FABP的分子量小,当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时,该物质会快速从心肌细胞中释放出来,迅速的进入到血液循环中,在心肌细胞缺血约2 h已开始升高,约8 h达到高峰。与以往传统的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cTnI、cTnT、MYO) 相比,H-FABP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能够较早、较准确地反映心肌缺血程度,甚至可估计心肌梗死的病灶大小,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大临床意义,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本实验结果显示:两组组内t2、t3、t4、t5点 H-FABP 浓度均显著高于 t1 点,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t1、t2点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t3、t4、t5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体外循环由于缺血再灌注对心肌造成的不同程度损伤,与是否吸入七氟醚无直接关系。虽然体外循环结束即刻对两组患儿的心肌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无统计学差异。但是随着体外循环结束的时间延长,两组心肌损伤差异就表现出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七氟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总之,先心病患儿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在主动脉阻断前及开放后吸入七氟醚麻醉药物可以减轻患儿的心肌损伤,对患儿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吴赤,许文音,白洁,等.持续或间断七氟醚后处理对婴幼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7):673-674

[2]张苏,李鹏.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3):272-274

[3]孙瑛,朱明,张剑蔚,等.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31(9):1 316-1 319

R 614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3.05.033

2013-05-16)

猜你喜欢
先心病七氟醚体外循环
11 366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检出情况分析▲
先心病患儿营养评估及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七氟醚预处理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与JNK的相关性研究
延吉市296例先心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