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头皮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IL-6表达的影响*

2013-09-06 10:57黄琳娜安军明田文静白赟轩赵靖宇杨晓波
陕西中医 2013年3期
关键词:方氏针组头皮

黄琳娜 安军明 田文静 董 博 白赟轩 赵靖宇 杨晓波

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西安 710001)

随着人类社会年龄比例的老龄化和脑卒中治疗存活率的提高,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继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后另一大类最常见的痴呆疾病,常导致患者严重的记忆和认知功能缺损,不仅给患者造成长期的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但目前临床治疗VaD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长期的临床研究表明,方氏头皮针对VaD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1~4],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观察方氏头皮针对VaD大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IL-6的影响,阐明方氏头皮针治疗VaD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1.1 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由西安交通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重280~300g,SPF级鼠房饲养,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自由摄食和饮水(术前禁食除外),室外20℃~22℃,相对湿度为60%~70%,光照周期为12h(7:00~19:00光照;19:00~7:00黑暗)。

1.1.2 主要仪器与药品 SDQ-30双极射频电凝器(上海手术器械厂),一次性无菌华佗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提供,规格:¢0.40mm×13mm,执行标准号:GB2024-1994),大鼠IL-6ELISA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方 法 1.2.1 动物分组 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Ⅰ组:模型组(VaD组);Ⅱ组:模型加头针组(VaD+SA组);Ⅲ组:假手术组(Mock组);Ⅳ组:假手术加头针组(Mock+SA组);Ⅴ组:正常组(Normal组);Ⅵ组:正常加头针组(Normal+SA组)。

1.2.2 模型制备 根据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4-vo)法制作VaD模型[5]:大鼠术前禁食12h,禁水6h。VaD组、VaD+SA组大鼠用3.5mL/kg10% 的水合氯醛腹腔麻醉,手术期间保证大鼠能自主呼吸。大鼠俯卧位固定于操作台上,局部去毛、聚维酮碘(碘伏)消毒后,于背部第一颈椎水平作1~2cm长的正中纵形切口,在正中线两侧约2mm处逐层钝性分离至第一颈椎翼突,暴露左右两侧的翼突孔,用直径为0.5mm SDQ-30双极射频电凝器插入双侧翼小孔烧灼双侧椎动脉,造成永久性闭塞。再将大鼠仰卧位固定,颈部去毛、聚维酮碘(碘伏)消毒后,行腹侧颈正中切口,钝性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以“4”号丝线穿线备用,用微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5min,间隔1h后再夹闭5min,共夹闭3次,术中大鼠肛温保持在36.5~37.5℃,术后每只动物皮下注射给予8万单位青霉素钠预防细菌感染,待大鼠完全清醒后送至温度为21~23℃的动物房饲养,观察。Mock组及Mock+SA组,除双侧椎动脉不电凝,双侧颈总动脉不结扎外,余处理皆同VaD组,Normal组及Normal+SA组常规饲养。

1.2.3 治疗方法 1.2.3.1 头针组选穴:造模10d后,参照方氏针灸创新体系之一《头皮针》[6]选穴:倒脏上焦(取双侧)、记忆穴(取双侧)、信号穴(取双侧)、思维穴。根据华氏等[7]介绍的大鼠穴位图谱,模拟人体经穴定位。

1.2.3.2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采用飞针直刺法。用拇指、食指、中指紧持针柄,以肩肘带动腕力,针体平直,垂直快速刺入,立即松手,深达骨膜,可听到冲击骨膜的响声。头针治疗均在每日9:00~11:00之间进行,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每15min使用重压、震颤手法行针1次,确定5d为1个疗程,休息2d,共进行2个疗程,非头针干预组大鼠常规饲养直至规定的头针疗程结束。

1.2.4 指标检测 在冰台上迅速分离大鼠一侧的海马,按2.5mL/g脑重量加入相当体积的冰生理盐水,在冰浴中用匀浆器将组织充分研磨,随后超声波粉碎进一步将组织进行破碎,接着10000r/min 4℃ 离心10min,取上清液。实验严格按照IL-6ELISA法说明书步骤进行,在酶标仪上读取各孔的OD值,测量波长为450nm。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继以LSD检验,实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以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IL-6含量变化 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L-6含量()

表1 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L-6含量()

注: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及模型加头针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IL-6明显增加(P<0.01),而头皮针治疗后,模型加头针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L-6较模型组显著性降低(P<0.01),正常加头针组及假手术加头针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L-6含量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方氏头皮针可明显抑制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IL-6的释放。

3 讨 论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系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获得性智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疾病,据国内外资料报道,VaD是迄今为止唯一可防治的痴呆,如早期治疗会具有可逆性,因此探索VaD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发病机制,以期寻求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的有效措施,已成为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方氏头皮针是结合中医经络学说与大脑生理解剖学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治疗方法,我们在长期的临床研究中发现:方氏头皮针在改善VaD患者记忆、认知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血管性痴呆发生后,模型组及模型加头针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IL-6的水平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而方氏头皮针治疗后,模型加头针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L-6水平趋向于正常,且正常加头针组及假手术加头针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的IL-6水平均较正常及假手术组有所增加,说明方氏头皮针可通过显著性抑制大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IL-6的释放从而达到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目的。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只是从在急慢性脑缺血缺氧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炎性因子IL-6这单一方面分析方氏头皮针可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而阐明方氏头皮针是如何通过抑制大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IL-6的释放而延缓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尚需期待进一步的研究。

[1]黄琳娜,安军明,苏同生,等.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2):79-82.

[2]黄琳娜,安军明,苏同生,等.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肝肾亏虚兼痰疲阻络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126-132.

[3]安军明,黄琳娜.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中医药,2009,29(3):85.

[4]安军明,黄琳娜.血管性痴呆中医临床研究观察指标的选择[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4):258.

[5]Pulsinelli WA,Brierley JB,plum F.Temporal profile of neuronal damagein a model of transient forebrain ischemia.Ann Neurol,1982,11:491.

[6]方本正.头皮针[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0-103.

[7]华兴邦.大鼠穴位图谱的研制[J].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1991,3(1):1-5.

猜你喜欢
方氏针组头皮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针及10+x针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中长导管在感染科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方氏·瓷盘置景
方氏·瓷盘置景
直式采血针与蝶翼针采血针在外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方氏·瓷盘置景
让头皮爱上做SPA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丹参针、灯盏花素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