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组

  • BCG-CpG-DNA佐剂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在食蟹猴体内的免疫原性
    机分为对照组、3针组及4针组,每组4只,雌雄各半,经后肢肌肉免疫,1.0 mL/剂。对照组接种市售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按萨格勒布(Zagreb)方案[8],于0 d(2剂)、7 d及21 d各1剂,共4剂;4针组及3针组均接种BCG-CpG-DNA佐剂疫苗(MRC-5细胞);4针组按美国ACIP方案[9],于0 d、3 d、7 d及14 d各注射1剂,共4剂;3针组在Zagreb方案基础上,将0 d的免疫降为1剂,其他免疫程序不变,共3剂。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3年12期2024-01-15

  • 单枚髓内针与交叉克氏针治疗青少年第五掌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受试者分为髓内针组和克氏针组,其中,髓内针组15例,右侧14例,左侧1例,平均年龄(14.20±1.42)岁,采用单枚顺行弹性髓内针固定;克氏针组16例,右侧14例,左侧2例,平均年龄(14.19±1.72)岁,采用经皮逆行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所有手术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小儿骨科副主任医师完成,材料选择为随机,术后均进行石膏外固定。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已经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术前所有患者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

    重庆医学 2023年24期2024-01-08

  • 平衡针联合低频rTMS 对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组,对照组、平衡针组、低频rTMS组和联合组,每组47例。有163例患者因服用中药或镇静安神类药物而进入为期1周的洗脱期,洗脱期结束后即入组开始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2例,平衡针组脱落4例,低频rTMS组脱落5例,联合组脱落5例,4组脱落原因均为患者由于个人原因无法继续治疗。4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本研究已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23-73)。表1 4 组一般资料比较

    上海针灸杂志 2023年8期2023-08-31

  • 电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数字表法分成内热针组和内热针联合电针组(联合针组),每组40 例。内热针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38~69 岁,平均(49.92±8.81)岁;病程6~12 个月,平均(8.03±1.67)个月。联合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40~69 岁,平均(52.25±7.75)岁;病程6~12 个月,平均(7.98±1.70)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090X),患者及家属同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5期2023-03-21

  • 四钩定位针与传统hookwire定位针在肺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对比
    位针定位组(定位针组)和传统使用hookwire定位针组(hookwire组)。四钩定位针组定位28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13.60)岁,hookwire组30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6±11.79)岁。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CT显示肺内病灶≤3 cm;②结节≤3枚;③局部胸膜无粘连;④心肺功能可耐受肺叶、肺段或楔形切除术,无手术禁忌证;⑤结节距脏层胸膜距离1.2 定位方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11期2023-01-06

  • 中线静脉置管对行静脉治疗的颅内感染患者的影响
    方法不同分为留置针组(59例)和中线组(5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疾病等)均衡可比(均P>0.05),见表1。表1 两组颅内感染患者一般资料对比2、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均符合颅内感染相关诊断标准[12];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颅内感染;凝血功能正常;自愿接受中线静脉置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D-二聚体>500 μg/L;存在外周静脉导管置管禁忌证;治疗依从性差;自身免疫性疾病;脑部存在恶性肿瘤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17期2022-09-29

  • 穿刺针与导管给药在分娩镇痛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随机分为硬膜外针组和硬膜外导管组,每组46 例。硬膜外针组年龄(28.08 ± 3.35)岁,BMI(28.15 ± 2.08)kg/m²,孕周(38.94 ± 0.35)周,初产妇39 例、经产妇7 例,ASA分级Ⅰ级22例、Ⅱ级24例,镇痛前宫颈扩张(2.84±0.37)cm;硬膜外导管组年龄(27.41±3.62)岁,BMI(28.50 ± 2.21)kg/m²,孕周(39.06 ± 0.31)周,初产妇41 例、经产妇5 例,ASA 分级Ⅰ级19

    山东医药 2022年11期2022-04-20

  •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抗体水平及病情分析
    将患者分为接种2针组、接种1针组、未接种成年组和未接种未成年组,其中前3组均为成年患者。回顾性分析4组患者发病1周内的肺部病灶范围、血淋巴细胞计数及病变开始吸收时间,并比较3组成年患者病程4周内血新型冠状病毒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1.3 统计学分析2 结 果2.1 新冠肺炎分型结果接种2针组(n=25)中,轻型3例,普通型22例; 接种1针组(n=22)均为普通型; 未接种成年组(n=30)中,重型5例,普通型2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3期2022-03-20

  • 早期经穴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分为治疗组、安慰针组和药物组各30例,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资料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2 方法2.1 治疗方法3组均依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1]治疗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配合经穴针刺治疗,安慰针组配合非经穴针刺治疗,并且均在使用改善循环的药物前进行首次针刺治疗。2.1.1 药物组 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100 mg/d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11期2021-12-27

  • 四钩定位针和记忆合金弹簧圈在肺结节定位中的应用比较
    同,分为四钩定位针组(n=76)和记忆合金弹簧圈组(n=76)。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病例特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医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在定位操作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术前胸部CT示肺外结节,结节距离胸膜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Tab 1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groups1.2 统计指标 包括定位操作相关指标和定位后手术相关指标。定位操作指标包括定位时间、定位并

    中国肺癌杂志 2021年10期2021-11-05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针及10+x针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例患者,其中6 针组320 例,10+x 针组354 例。另有11 篇研究为组内自身对照[12-22],基本特征见表2,组内自身对照共纳入3730 例患者。这些研究分布于最近10年内(2009—2019)。其中,15 篇病例对照研究[8-22]的偏倚分析结果见表3。周立[7]等的研究文献为RCT 研究,按照Cochrane 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随机分配方案的产生、结果数据不完整、选择性报告结果、其他偏倚4 项的偏倚评价为“低风险”;分配方案隐藏、对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3期2021-09-26

  • 电芒针对脊髓横断大鼠运动功能及损伤区域GAP-43、SOD、Caspase-3及iNOS表达的影响*
    ,12只)及电芒针组(Treatment,12只),造模成功及入组评价标准应用BBB评分。2.2 模型制备2.2.1 模型制备前准备 待制备大鼠适应性喂养7 d,模型制备前12 h禁食水,造模前应用10%水合氯醛(剂量为30 mg/kg)腹腔注射完成待造模大鼠的麻醉,待进行模型制备[8-11]。2.2.2 模型制备方法 将麻醉后的待造模大鼠腹卧固定于操作台,通过触及大鼠T7~T9脊椎棘突(T7~T9脊椎棘突比其他棘突明显增大)确定T8棘突位置,以T8棘突为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6期2021-06-30

  • PICC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例,外周静脉留置针组84例。纳入要求:1)第一次接受正规化疗的肺癌患者;2)年纪在18岁以上;3)接受PICC或留置针穿刺与养护。排除要求:1)有精神类疾病与心脑血管严重疾病的患者;2)同时存在其他严重不良事件的患者;3)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1.2 一般资料PICC导管组的年龄介于37~80岁之间,年龄中位数是(63.14±9.01)岁;男、女性人数分别是82和23例。外周静脉留置针组的年龄介于41~79岁之间,年龄中位数是(62.88±9.49)岁;男性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6-10

  •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分为西药组、银质针组,每组 50例。西药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40~86岁,平均年龄(67±1)岁;病程 1~8年,平均病程(3.5±0.1)年。银质针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55~88岁,平均年龄(68±1)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8±0.2)年,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1.2.1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2015年美国风湿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ACR/EULAR)制定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5期2021-05-21

  • 优化针刺方案治疗老年颈椎病颈痛的效果研究
    穴位浅刺组与安慰针组,每组各有50 例患者。在优化方案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23 例;其年龄为60 ~76 岁,平均年龄为(66.51±3.48)岁;其病程为1 ~8 年,平均病程为(3.46±0.47)年。在穴位浅刺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 例,女性患者24 例;其年龄为60 ~74 岁,平均年龄为(66.59±3.38)岁;其病程为1 ~7 年,平均病程为(3.43±0.42)年。在安慰针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22 例;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2021-05-19

  • 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 导管与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比较
    ,分别为静脉留置针组和PICC 导管组,每组75 例,其中,静脉留置针组中,男性患者44 例,女性患者31 例,年龄分布区间为33-71 岁,平均(44.24±7.45)岁,PICC 置管组男性40 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分布区间为31-72 岁,平均(45.11±8.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1.2 方法静脉留置针组:首先,在穿刺前,需要将针芯左右转动,从而保证在穿刺完成后能够顺利将针芯拔出。在穿刺过程中,针芯要倾斜20°

    今日健康 2021年3期2021-04-14

  • 岐黄针疗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疗效观察
    患者随机分为岐黄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2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疼痛学分册》[6]中符合颈型颈椎病或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186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以颈痛为主要临床表现;③年龄在18~60岁之间;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1.4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②患有颈部外伤、骨折或手术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2021-03-20

  • 留置针与改良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数字表法分为留置针组(n=140)与导管组(n=140)。留置针组:男74例,女66例;年龄20~83岁,平均年龄(52.36±7.44)岁;输液时间7~48d;平均时间(26.22±9.24)d。导管组:男76例,女64例;年龄22~84岁,平均年龄(55.01±6.96)岁;输液时间7~48d;平均时间(27.01±9.75)d。两组资料均衡可比(P>0.05)。1.2 选例标准 纳入标准:神经外科患者;输液时间≥7d;同意利用留置针或改良中等长度导管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6期2020-12-26

  • 中长导管在感染科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0例患者分为留置针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和中长导管组,各50例,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留置针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38.79±4.33)岁;PICC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38.95±4.52)岁;中长导管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8.69±4.47)岁。三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 留置针和PICC操作流程严格按照相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7期2020-12-25

  • 近10年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概况
    疗4个疗程后内热针组总有效率高达98.49%,而对照组只有78.78%,并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0%。许球详等[11]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60名,分为2组,内热针组、电针组各30人,治疗后内热针组总有效率100%,电针组总有效率80%,并且内热针组腰椎评分、视觉评分、腰屈曲范围改善情况均优于电针组。张丽霞等[12]将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内热针组、电针组,每组各46例,结果显示内热针总有效率100%由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1期2020-12-25

  • 不同针灸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IL-1β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为普通针刺组、电针组、温针组及电温针组四组, 每组各30例。普通针刺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49~74岁,平均(65.8±2.9)岁,病程8月~7年,平均病程(4.2±1.1)年;电针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1~75岁,平均(66.7±3.1)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2±1.1)年;温针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55~74岁,平均(64.3±2.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8±1.2)年;电温针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

    大医生 2020年17期2020-12-19

  • 电项针干预对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脑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及神经损伤的影响∗
    组、模型组、电项针组、ZPP-Ⅸ模型组、ZPP-Ⅸ电项针组。实验采用自体血注入尾状核形成血肿,制备自体血脑出血模型[15]。操作步骤:使用20%乌拉坦(7 mL/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俯卧位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头部备皮,常规消毒后沿正中线切开约1 cm,确定前囟位置,根据大鼠脑定位图谱确定右侧尾状核位置(前囟右3 mm,后0.2 mm)[16],使用牙科钻打孔(d=1 mm),深度至硬脑膜且不伤及脑实质。用1 mL注射器尾静脉抽取约100 μL,转移到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5期2020-06-15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分析
    不同组。静脉留置针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32~71岁,平均(48.71±2.51)岁。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2~72岁,平均(48.56±2.56)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1.2 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静脉穿刺技术,静脉留置针组则给予静脉留置针。在穿刺部位上方10 cm处,根据常规局部皮肤消毒加压静脉直至干燥。取下导管针,取下针护套并转动针芯,使针尖朝上。将现成的静脉输液装置的头皮针插入肝素帽中,注意排出空气并关闭输液开关。针和皮肤以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2019-11-28

  • 岐黄针结合经筋理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0例患者分为岐黄针组(30例)和普通针刺组(30例)。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病程分布、年龄资料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分布资料经chi square te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1.2 病例选择标准1.2.1 纳入标准 ①本研究选取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版)中有关腰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10期2019-10-25

  • 电热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分为3组,即电热针组、针刺组、药物组。75例KOA患者随机分组后有4例脱失,脱失率为5.3%。其中电热针组脱失2例,针刺组脱失1例,药物组脱失1例,各组脱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意向性分析集患者71例,各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和治疗前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1.2 诊断标准参照199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诊断[28],当患者满足以下①+②条或①+③+⑤+⑥条,或①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10期2019-10-18

  • 应用耐高压PICC导管在肾病综合征患者MSCT检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34)、普通留置针组(n=30)。耐高压PICC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54.51±5.07)岁;病程时间3~70个月,平均病程时间(8.05±2.36)个月。普通留置针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54.42±5.18)岁;病程时间4~71个月,平均病程时间(8.11±2.29)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入选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9期2019-09-17

  • PICC在肿瘤内科化疗长期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C方案治疗;留置针组:63例患者采取向患者皮肤打留置针的方案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所运用的两种输液方式平均留置时间、静脉穿刺次数、所需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指标变化意义。结果:①比较两种静脉输液方式综合比较项PICC组较留置针组更有优势,P<0.05。②PIC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14/62),明显低于留置针组为95.24%(60/63),P<0.05。结论:PICC在肿瘤内科化疗长期输液患者中应用广泛,它具有不易感染和保留时间长的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4期2019-08-07

  • 针刺疗法联合五苓散加减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顺序将其分为五-针组和针刺组(22例/组)。针刺组患者中有男11例,女11例;其年龄为36~75岁,平均年龄(43.2±4.5)岁;其病程为1~9 d,平均病程(4.2±2.7)d。五-针组患者中有男10例,女12例;其年龄为35~76岁,平均年龄(43.4±4.3)岁;其病程为1~8 d,平均病程(4.0±2.6)d。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1.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1)其临床表现均符合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标准[2]。2)年龄>18岁。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0期2018-12-05

  • 对比弹性髓内针与微型钢板治疗掌骨A型骨折的临床疗效
    疗的40例为髓内针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2~74岁,平均(39.3±2.8)岁;受伤到就诊时间2.1~13.2 h,平均(5.6±0.6)h;碾压伤23例,砸伤11例,其他6例。另40例采取微型钢板为钢板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21~73岁,平均(38.9±2.6)岁;受伤到就诊时间2.5~13.9 h,平均(5.9±0.8)h;碾压伤24例,砸伤12例,其他4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和排除

    吉林医学 2018年6期2018-06-22

  • 十二屏风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能障碍患者。综合针组107例,男70例、女47例,年龄(69.5±5.6)岁,病程(4.6±1.2)个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3.1±1.5)分,缺血性脑卒中86例、出血性脑卒中21例。头针组107例,男68例、女49例,年龄(70.2±5.9)岁,病程(5.0±1.6)个月,NIHSS评分(3.0±1.2)分,缺血性脑卒中83例、出血性脑卒中24例。对照组106例,男69例、女48例,年龄(69.5±6.4)岁,病程(5.1±1.4)个月,N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6期2018-03-19

  • 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评析
    患者随机分为丹-针组和丹参多酚酸组。为丹参多酚酸组49例患者采用丹参多酚酸进行治疗,为丹-针组49例患者联用丹参多酚酸和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治疗后,丹-针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平均为(3.10±0.03)g/L,其血浆粘度平均为(1.50±0.16)mPa,其全血低切粘度平均为(12.20±2.11)mPa,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85%;丹参多酚酸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平均为(3.4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2017-12-01

  • 三伏针与三伏贴对比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分成3组,即三伏针组、三伏贴组和西药组。三伏针组主穴:鼻三针(印堂、迎香、上迎香),急性期留针20 min,间歇期留针40 min,三伏期间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至当年末伏结束治疗。三伏贴组:用自制药丸敷贴穴位,主穴:大椎、肺俞(双侧)、膏肓(双侧)、至阳,敷贴时间:每年夏天之初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上午各敷贴1次,为一疗程。西药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每日1片,连续4周为一疗程。观察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监测指标,跟踪患者6个月后的临床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10期2017-11-01

  • 直式采血针与蝶翼针采血针在外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不同分为直式采血针组与蝶翼针采血针组,各100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次采血量准确性、标本溶血情况、穿刺疼痛程度及采血耗时。结果直式采血针组患者一次采血量准确性比例明显高于蝶翼针采血针组,标本溶血比例明显低于蝶翼针采血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直式采血针组患者穿刺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蝶翼针采血针组,采血耗时明显短于蝶翼针采血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门诊采血者使用直式针采血其采血量更准确,标本溶血发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6期2017-07-18

  • 蝶翼无损伤针在脑室储液囊外引流中的应用研究
    者分为两组,蝶翼针组采用蝶翼无损伤针外引流,输液针组采用静脉输液针外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外引流脱管率、重置率、头皮感染及脑脊液漏情况。结果 蝶翼针组脱管率与重置率均较输液针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蝶翼针较输液针更适合在Ommaya囊外引流,值得推广应用。脑室储液囊; 脑室外引流; 蝶翼无损针Ommaya reservoir;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Butterfly wing needle脑室储液囊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7期2017-04-25

  • 静脉留置针与钢针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器械的不同分为钢针组100例以及静脉留置针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药液渗漏率、脱管率、堵管率。结果 静脉留置针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药液渗漏率、脱管率、堵管率均低于钢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比使用钢针安全有效,可以极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静脉留置针;钢针;临床应用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操作技术,钢针作为主要的临床穿刺器械已经逐渐的被静脉留置针取代,笔者从2014年6月起对使用钢针以及静脉留置针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2017-03-27

  • 平衡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38例)与平衡针组(39例)。在平衡针组患者中,有男20例,女19例;其年龄为20~65岁,平均年龄为(45.5±5.6)岁;其中病变部位为L3~4的患者有10例,为L4~5的患者有20例,为L5~S1的患者有9例。在针刺组患者中,有男21例,女17例;其年龄为20~65岁,平均年龄为(45.3±5.5)岁;其中病变部位为L3~4的患者有12例,为L4~5的患者有17例,为L5~S1的患者有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P>0.05。1.2 方法对两组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4期2017-03-19

  • 内热针联合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对家兔佐剂性膝骨关节炎的影响*
    组、模型组、内热针组、透明质酸钠组和联合组,先用弗氏完全佐剂注射家兔双侧前肢膝关节腔以制备KOA模型;7天后内热针组取家兔“梁丘、膝眼、鹤顶、阳陵泉、血海、足三里”穴针刺后接内热针治疗仪治疗30min,透明质酸钠组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组内热针治疗30min后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7天后抽取家兔双侧前肢膝关节积液,检测HA、IL-1β、IL-10β。分析家兔坐骨神经周围组织液中K+、Na+和Ca2+浓度。记录家兔坐骨神经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大刺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12期2016-12-22

  • 针管回缩式聚氨酯静脉留置针避免针刺伤的效果评价
    分为普通静脉留置针组和针管回缩式聚氨酯静脉留置针组。向200名参与统计的护士发放调查表,记录每天穿刺的例数,发生针刺伤的例数及操作过程中针刺伤的原因等。结果 在1896名调查对象中,13名护士出现操作损伤情况(针头游离晃动,锐器放置不当,操作时碰伤),刺伤率为0.69%.其中针管回缩式聚氨酯静脉留置针组未出操作中刺伤情况,普通留置针组刺伤率高于针管回缩式聚氨酯静脉留置针组。结论 避免针刺伤对护士健康造成危害,临床中使用针管回缩式聚氨酯静脉留置针不仅可以有效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6期2016-12-09

  • 内热针联合臭氧穴位注射介入治疗家兔膝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分为模型组、内热针组、臭氧组和内热针+臭氧组4组,每组8只。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注射家兔前右肢膝关节腔制备KOA模型;成模后内热针组取“内外膝眼、梁丘、阳陵泉、鹤顶、足三里、血海”等诸穴内热针治疗,臭氧组膝取 “内外膝眼、梁丘”小剂量注射臭氧;内热针+臭氧组为内热针组和臭氧组的治疗方法;用表面肌电图仪录股内侧肌(vM)和股外侧肌(vL)肌电信号并计算vM/vL达峰值时限差值(ΔTBP),记录家兔坐骨神经阈刺激、最大刺激和传导速度;检测家兔关节积液中透明质酸(H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10期2016-11-18

  • 靳三针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研究
    患儿随机分为靳三针组和头皮针组各66例,2组分别脱落14例和19例,靳三针组完成52例,头皮针组完成47例。靳三针组主穴取四神针、脑三针、定神针、手智针、痫三针、四关穴;头皮针组主穴取额中线、顶中线、顶旁Ⅰ线,2组均隔天治疗1次,治疗1月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治疗前后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进行评估,观察运动性抽动分数、发声性抽动分数和生活损害程度分数3个主项评分变化,以及总的损害程度分数变化。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3个主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均

    新中医 2016年7期2016-10-19

  • 皮下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0例随机分为皮下针组40例和常规针组40例,皮下针组用皮下针刺法,常规针组使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皮下针组和常规针组分别为97.5%、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针治疗面肌痉挛有显著疗效。面肌痉挛;皮下针刺;对照治疗观察2010年起,笔者用皮下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皮下针组40例,男17例,女2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4期2015-12-05

  • 运用内热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分别随机归入内热针组及电针组。内热针组行内热针治疗,电针组行电针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改善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内热针组JOA评分中的主观症状评分、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情况比治疗前明显增加,而电针组仅日常活动受限比治疗前改善。内热针组治疗后JOA评分各项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骨科 2015年1期2015-12-03

  • 丹参针、灯盏花素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
    患者随机分为丹参针组与灯盏花素针组,丹参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针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灯盏花素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针2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及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近期临床疗效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丹参针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P丹参针;灯盏花素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D-二聚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伴发血栓前状态,急性发作期时更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5年6期2015-07-18

  • 毫火针治疗网球肘疗效观察
    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30例、封闭组20例和电针组30例,分别于治疗1星期、2星期及1个月后进行VAS疼痛计分法评定;并对治疗后1个月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毫火针组、封闭组及电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0.0%、5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与封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封闭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星期封闭组VAS评分均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2期2015-06-01

  • 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观察
    诊顺序随机分为电针组50例和拔河针组50例。拔河针组主穴取足三里和鹤顶两穴,于针刺得气后做相向顶或反向抽,作拔河状,如此反复操作使针感时强时消;电针组按常规取局部穴为主,得气后接G6805-1型电针治疗仪,用疏密波。记录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反应情况,并采用VAS评分及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评定关节功能。两组患者均获6个月后随访。两组治疗后VAS评分、WOMAC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10期2014-06-14

  • 蒙医温针对大鼠睡眠时间和自主活动的影响
    白对照组和蒙医温针组,每组15只,以戊巴比妥钠致眠时间为观察指标。②采用对氯苯丙氨酸致失眠大鼠模型,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失眠模型组、蒙医温针组和地西泮注射液组,每组15只,观察大鼠的自主活动和一般情况。蒙医温针组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睡眠潜伏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蒙医温针组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睡眠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失眠模型组、蒙医温针组和地西泮注射液组大鼠造模前体重较空白对照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5期2014-06-13

  • 太乙神针联合针刺治疗宫颈癌术后并发尿潴留临床研究
    组26例,太乙神针组24例,针刺、太乙神针结合组26例,分别采用不同针法和相应的穴位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太乙神针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2.3%,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9.2%,太乙神针组总有效率为58.3%,针刺组、太乙神针结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均太乙神针;针刺;宫颈癌手术;尿潴留笔者以太乙神针联合针刺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2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宫颈癌患者76例, 均符合宫颈癌诊断标准[1]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1期2014-04-26

  • 两种同轴穿刺针在CT引导下经皮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
    COOK同轴活检针组44例,男21例,女23例,年龄(60±11)岁;活检部位:左上肺9例,左下肺12例,右上肺11例,右中肺4例,右下肺8例;病理结果恶性肿瘤40例,良性肿瘤1例,炎性病变3例;胸膜粘连11例,肺气肿8例;取组织次数1次9例,2次15例,3次20例;发生并发症气胸4例(9.09%),肺泡渗血8例(18.18%),咳血2例(4.55%)。BiopinceTM全自动活检针组46例,男22例,女24例,年龄(63±12)岁;活检部位:左上肺7例

    浙江医学 2014年19期2014-04-13

  • 甲型H1N1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免疫原性观察①
    每批疫苗又分为1针组、2针组,每组10只,2针免疫间隔1周,同时设对照组(不予免疫)。首针免疫21天后,分别采血,分离血清,同组混合进行血凝抑制抗体和中和抗体的测定。1.6 血凝抑制(HI)抗体的测定 取待检血清25 μl,加入霍乱弧菌滤液(去除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抑制素,此物质能够与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影响HI效价的判定)100 μl,37℃水浴16 小时后,56℃水浴50分钟,滴入压积血球,4℃冰箱中和2小时,离心后取上清。在“U”孔板上从1∶5倍起进行对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3年6期2013-11-28

  • PICC置管在外科肿瘤患者的应用观察
    义。2 结果留置针组、深静脉组、PICC组3组的置管成功率、发生静脉炎例数和留置时间分别如下。表1 A组、B组、C组置管成功率、发生静脉炎、留置时间的比较(±s)表1 A组、B组、C组置管成功率、发生静脉炎、留置时间的比较(±s)注:a表示留置针和PICC组留置时间的比较;b表示CVC组和PICC组留置时间的比较;c为留置针组和CVC组留置时间的比较组别 置管成功率 发生静脉炎(例数) 留置时间(d)留置针组(PV) 95.1% 10 1.5±0.14ac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1期2013-09-19

  • 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推拿组、单纯平衡针组和单纯龙氏正骨推拿组,其中平衡针结合龙氏正骨推拿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0~65岁,病程5 d~8年;单纯平衡针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1~65岁,疗程8 d~5年;单纯龙氏正骨推拿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0~65岁,病程7 d~1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病史:慢性腰痛、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风寒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22期2013-09-07

  • 方氏头皮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IL-6表达的影响*
    ;Ⅱ组:模型加头针组(VaD+SA组);Ⅲ组:假手术组(Mock组);Ⅳ组:假手术加头针组(Mock+SA组);Ⅴ组:正常组(Normal组);Ⅵ组:正常加头针组(Normal+SA组)。1.2.2 模型制备 根据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4-vo)法制作VaD模型[5]:大鼠术前禁食12h,禁水6h。VaD组、VaD+SA组大鼠用3.5mL/kg10% 的水合氯醛腹腔麻醉,手术期间保证大鼠能自主呼吸。大鼠俯卧位固定于操作台上,局部去毛、聚维酮碘

    陕西中医 2013年3期2013-09-06

  • 探究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7),安全型留置针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通畅率高于普通型留置针组患者(P<0.05),安全型留置针组患者的脱针率及刺伤率低于普通型留置针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型颈静脉留置针效果较高,其穿刺成功率较高,通畅性号,脱针及刺伤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急救中进行推广应用。安全型留置针;普通型留置针;急救;临床效果留置针流速较大,可达到97ml/min,能够满足为重患者抢救的急速补液,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由于肘部静脉、腕部静脉及下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2013-05-06

  •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性和安全性
    为丹参针加川芎嗪针组、丹参针组、阳性对照组各24例,同时联合中药给予常规抗栓治疗,并对中药的疗效性、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三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及临床疗效均有改善,效果最为显著的是丹参针加川芎嗪针组和丹参针组。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相比,均未发生异常变化。结论抗栓治疗配合活血化瘀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且严重出血性事件发生概率较小,可通过联合应用对患者病情进行治疗。中药;活血化瘀;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2013-05-06

  • 平衡针配合温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机分成平衡针加温针组(20例)、针刺组(20例)和西药组(20例),连续治疗3周后评价OA患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和(WOMAC)骨关节炎指数动态结果。 结果 治疗3周后平衡针加温针组与西药组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针加温针组WOMAC指数在治疗半小时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时差异消失(P>0.05),而治疗第2、3周后,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0.05)。 结论平衡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2期2012-11-22

  • 神经刺激针辅助静脉留置针在断肢再植手术的应用
    分为神经刺激留置针组(S组)和传统盲探留置针组(C组)。两组局麻药配比(2%利多卡因10 ml+1%罗哌卡因10 ml+生理盐水10 ml),术后镇痛(0.2%罗哌卡因150 ml)。结果S组的镇痛效果和麻醉满意度明显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明显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针辅助静脉留置针在断肢再植手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满意,麻醉满意度高,并发症少,可应用于断肢再植手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神经刺激;再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4期2012-10-26

  • 内热针对大鼠软组织慢性损伤的影响
    照组12只、内热针组12只,内热针组又分为治疗3、7、14、28d四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3只,损伤对照组按以上时间点随机分组,每个时间点3只。每只大鼠取双侧后腿损伤组织,每个时间点标本为6个。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不做任何处理。损伤对照组:造模成功后不予任何治疗,自然恢复。内热针组:将大鼠麻醉后固定于鼠板,双下肢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用13cm的内热针从跟腱处距离腓肠肌0.5cm的位置,与腓肠肌平行方向刺入组织内3cm,针尾连接电源,加热温度设为43℃,加热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10-11

  • 平衡针和毫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比较
    61例,其中平衡针组29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6岁,平均44.8岁;毫针组3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9岁,平均46.8岁。平衡针组男性11例,女性18例;毫针组男性6例,女性26例。平衡针组病程最长为13年,最短1周;毫针组病程最长为13年,最短2天。平衡针组和毫针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经统计学统计,2组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 诊疗标准2.1 诊断标准 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依据。1)疼痛好发于下腰部,且向下肢放射。

    世界中医药 2011年2期2011-06-07

  • 正压旋口留置针和普通留置针的使用效果比较
    方法将其分为普通针组和正压针组,两组性别、年龄、血管条件、输注药物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压针组采用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正压无针旋口单手夹留置针,普通针组采用普通的安全型留置针,根据血管条件选择22~24 GA留置针,选择相对粗直、弹性较好,避开关节、韧带、受伤的血管为穿刺血管。普通针组按最新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行留置针穿刺[2]。输液完毕后使用脉冲式正压封管,推注5mL稀释肝素封管液,推注时边推边退,针管退出肝素帽时正好推完肝素液,使药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14期2011-02-06

  •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输液途径选择与血管保护
    例,随机分为留置针组65例和头皮针组60例,分别采用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和常规静脉穿刺化疗法。结果 2种输液途径在穿刺次数和药物外渗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肿瘤术后行周期性化疗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能够减少因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和血管损害,有效地保护患者的血管,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肿瘤患者 化疗期间 静脉留置针 血管保护肿瘤患者术后常需要进行辅助化疗,辅助化疗一般需要6~8个疗程,化疗过程中需要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还容易出现

    中外医疗 2011年13期201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