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化学处理对秸秆物理性能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2013-09-10 07:39高丽娟内蒙古通辽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0280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氨化生石灰食盐

高丽娟 内蒙古通辽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028000

通辽市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带,玉米和玉米秸秆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秸秆质地粗糙、纤维素含量高、营养成分低和适口性差等因素,致使秸秆的消化利用率不高。通过对玉米秸秆“三化”复合处理、氨化碱化处理及调制方法的研究,改善其物理性能,增加其营养价值,筛选出最佳的处理组合,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揉搓好的玉米风干秸秆、生石灰、尿素、食盐、水、温度计、塑料袋。

1.2 试验地点

通辽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草原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营养研究所。

1.3 试验时间

2012 年7 月27日至8 月29日进行粗饲料加工调制实验(33d),2012 年9 月17日至9 月24日进行营养分析实验(8d)。

1.4 秸秆调制处理方法

(1)对照处理

未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将揉搓处理后的玉米秸秆装入塑料袋、压实、封死。

(2)“三化”复合处理

分别按每100kg 风干秸秆加入处理a(食盐1kg、尿素2kg、生石灰3kg)、处理b(食盐1kg、尿素3kg、生石灰5kg)、处理c(食盐1kg、尿素4kg、生石灰3kg)进行3 种比例处理,再分别放入100kg 水中,充分搅拌溶解,使之成为混浊液。每加入20cm左右厚的秸秆,分布均匀喷洒三化处理液,搅拌均匀、压实,装入塑料袋、封死。每种处理3 次重复。

(3)氨化处理

分别按每100kg 风干秸秆添加(处理d)2kg、(处理e)3kg、(处理b)4kg 的比例混入尿素,再溶解于100kg 水中。其余操作与“三化”复合处理方法相同。

(4)碱化处理。

按每100kg 风干秸秆添加(处理c)3kg、(处理h)4kg、(处理i)5kg 的比例混入生石灰,再溶于100kg 水中,其余操作与“三化”复合处理方法相同。

1.5 指标测定及方法

(1)感官鉴定

经33d 发酵处理后开袋,对各处理进行色泽、气味、手感质地、温度等物理性状感官鉴定。

(2)营养成分分析。

选择五个样点采集原始样,每点采样约200g,充分混合后风干至恒重,粉碎后进行营养成分分析。采用范氏(Van Soest)洗涤纤维分析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HC)、纤维素(CEL)、木质素(ADL)及粗纤维(CF)含量,用凯式定氮法进行粗蛋白质(CP)测定,用乙醚浸提残余法进行粗脂肪(EE)测定,用烘箱干燥法进行干物质(DM)测定,用高温炉灼烧法进行粗灰分(ash)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表1 不同处理方法下玉米秸秆质量感官鉴定结果

2.1 不同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物理性能的影响

(1)不同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色泽的影响

颜色呈深黄褐色,有金属光泽的有:处理b(食盐1kg、尿素3kg、生石灰5kg)、处理c(食盐1kg、尿素4kg、生石灰3kg)、处理a(食盐1kg、尿素2kg、生石灰3kg),而其他处理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效果不大,品质一般。

(2)不同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气味的影响

添加尿素的处理样品,开封时都有氨的气味放出,而且氨的含量越高,氨味越浓;同时呈糊香味或酸面包味。处理b(食盐1kg、尿素3kg、生石灰5kg)的气味最好。

(3)不同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手感质地的影响

处理后秸秆柔软、松散的有∶处理b(食盐1kg、尿素3kg、生石灰5kg)、处理i(生石灰5%)、处理e(氨3%)。

(4)不同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温度的影响所有10 个处理用手感觉温度均不高。

2.2 不同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1)对玉米秸秆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从表2 可以看出,和对照组相比,粗蛋白质含量升高依次为处理e (尿素3%) 194.74%、处理d(尿素2%)151.58%、处理f(尿素4%)86.95%、处理c(食盐1kg、尿素4kg、生石灰3kg)60.21%、处理b(食盐1kg、尿素3kg、生石灰5kg)41.68%,其他小于5%。

(2)对玉米秸秆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从表2 可以看出,和对照组相比,处理b(食盐1kg、尿素3kg、生石灰5kg)为2.86%、处理e(尿素3%)为1.76%,其他无降低。

(3)对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

从表2 可以看出,和对照组相比,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依次为处理b(食盐1kg、尿素3kg、生石灰5kg)10.52%,处理i(生石灰5%)4.41%、处理e(氨3%)3.62%,其他小于3%。

(4)对玉米秸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

从表2 可以看出,和对照组相比,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依次为处理b(食盐1kg、尿素3kg、生石灰5kg)3.87%、处理e(尿素3%)0.75%、处理d(尿素2%)0.40%,其他无降低。

(5)对玉米秸秆半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从表2 可以看出,和对照组相比,半纤维素含量降低依次为处理b(食盐1kg、尿素3kg、生石灰5kg)18.76%、处理i(生石灰5%)13.71%、处理c(食盐1kg、尿素4kg、生石灰3kg)11.47%、处理g(生石灰3%)11.19%,处理a(食盐1kg、尿素2kg、生石灰3kg)10.39%,其他小于10%。

(6)对玉米秸秆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从表2 可以看出,和对照组相比,纤维素含量降低依次为处理d(尿素2%)8.14%、处理b(食盐1kg、尿素3kg、生石灰5kg)3.41%、处理f(尿素4%)2.18%,处理e(尿素3%)1.12%,其他无降低。

(7)对玉米秸秆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从表2 可以看出,相对对照组木质素含量降低的只有一个处理,即降低处理b(食盐1kg、尿素3kg、生石灰5kg)5.67%,其他无降低。

表2 不同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营养成分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1)氨化处理秸秆,主要是提高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试验表明,氨含量在3%时,秸秆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2)碱化处理秸秆,生石灰能打断植物细胞壁中纤维之间连接酯键,增加纤维之间的空隙度,使细胞壁膨胀疏松,从而提高纤维的降解率。生石灰含量在5%时,试验效果最明显。

(3)“三化”复合处理秸秆,可以充分发挥氨化和碱化、盐化的综合作用,在明显改善秸秆纤维结构、提高秸秆的可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的同时,能有效弥补氨化成本高、碱化不易久储等单一处理的缺陷。

(4)从色泽、气味、手感质地和温度几方面比较,处理b(食盐1kg、尿素3kg、生石灰5kg)的物理性能表现最佳,色泽呈黄褐色,在开封时有氨气味,同时呈糊香味或酸面包味,手感柔软、松散,温度适中。

(5)从提高粗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方面综合比较,处理b(食盐1kg、尿素3kg、生石灰5kg)营养成分含量最佳,能够提高粗蛋白含量41.68%,降低粗纤维含量2.86%,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10.52%,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87%,降低半纤维素含量18.76%,降低纤维素含量3.41%,降低木质素含量5.67%。由此可见,处理b(食盐1kg、尿素3kg、生石灰5kg)明显改善了秸秆纤维结构,有利于消化利用,在农村牧区生产实践中有较强的实用性,应大力推广。

[1]曹玉风.复合化学处理桔秆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2002,(2):13-16.

[2]陆伊奇.氨化麦桔饲喂肉羊效果观察}[J].中国畜牧兽医.2000,(2):27.

[3]张国奋.稻草尿素氨化的处理[J].延边农学院学报.1994,(16):52-58.

猜你喜欢
氨化生石灰食盐
氨化秸秆喂羊技术
饲喂氨化草喂肉牛效果好
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妙用
巧称食盐
新修订的《食盐专营办法》相关表述之探讨
食盐PK风疹块
生石灰调理土壤需慎重
消毒巧用生石灰
愚人食盐
巧用生石灰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