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2013-03-23 01:50林旭光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230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猪只养猪猪舍

林旭光 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23000

目前,生猪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传统养殖方式臭味重、清粪烦、冬天急取暖、夏天忙通风,并且花费很多人力资源。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生态养殖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推广,特别是发酵床养猪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发酵床养猪的优点

1.1 无排放、无臭气、无污染

发酵床养猪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养猪,猪粪、尿可长期留存猪舍内,不向外排放,不向周围流淌,依靠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分解、转化。猪舍独特的自由开闭式天窗设计,有利于通风传热,使冷暖空气形成对流,底层热空气流动的同时使圈底的水分蒸发,圈底就会保持最佳状态,没有臭味。同时当粪、尿转化为饲料资源后被猪采食,不用清除,也会越来越少。

1.2 节省饲料,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由于猪粪、尿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可被猪食用的无机物和菌蛋白质,而且锯屑中的木质纤维和半纤维也可被降解转化成易发酵的糖类。猪通过翻拱食用,摄入了一定量的蛋白质和糖类等,从而减少了精饲料的供应。另外,由于发酵床养猪中途无需人工清粪、冲洗猪床、打扫圈舍,既减少了饲养人员、节省人工支出,又节省了水费。

1.3 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减少用药,提高猪肉品质

由于猪生活在发酵床垫料上,应激减少,又采食菌体蛋白,抗病力明显增强,发病率减少,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较传统集约化养殖有大幅下降。发酵床养猪模式要求全程不添加抗生素,减轻了药费负担,所生产的猪肉品质明显改善,无药物残留。

2 发酵床养猪的缺点

2.1 发酵床养猪的疾病控制问题

猪舍内不能使用化学消毒药品和抗生素类药物,否则将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使得微生物的活性降低。虽然发酵床养猪较传统饲养发病率低,但不是不会发生。当猪场发生蓝耳病、圆环病毒等常见病毒性疾病,或者口蹄疫、猪瘟等烈性传染病时,连化学消毒药都不能使用,单纯依靠隔离治疗是无法控制疫病的,但用药就不能再发酵了,并且病毒将长期存在于发酵床养猪猪舍的温床上,一旦发病将损失惨重。

2.2 猪拱食垫料引起的疾病

发酵床是靠木屑、米糠等粉状物吸收猪的排泄物,而猪有拱食的习惯,木屑、米糠等粉状物会因为猪拱食而进入呼吸道,造成呼吸道疾病。发酵后的垫料中存在大量的霉菌毒素,猪只采食霉菌毒素后常引起免疫抑制,抵抗力下降,导致继发病增多,饲料报酬不升反而会降低。

2.3 寄生虫病和皮肤病控制难度加大

发酵床床面湿度必须控制在60%左右。湿度过低不利于微生物繁殖,并会导致猪只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而湿度过高,猪寄生虫病危害严重,猪在啃食菌丝时将虫卵再次带入体内而发病。发酵床床面由于长期不清理打扫,使得猪只皮肤病危害严重。

2.4 猪舍占地面积大,造成建设成本高

100m2的发酵床只能饲养50~70 头猪,每头猪占地面积约1.5m2。而目前规模化养猪可饲养100 头,现有的猪舍不能用,而改造猪舍又需要一大笔费用。

2.5 猪舍内温度过高,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由于发酵床养猪舍内发酵起来温度太高,不利于猪的健康生长。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本来气温就很高,发酵散热虽然表层温度并不高,但使猪所处的环境温度上升,猪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有所下降。

2.6 保持菌种效率的问题

由于猪舍是半开放式的,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如何使菌种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都能发挥较高的效率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发酵床的发酵速度就会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尿。

猜你喜欢
猪只养猪猪舍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养猪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