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现状分析

2013-09-11 14:50
体育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佛山武术民族

刘 捷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41)

中国近三十年来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于是旅游就成为富裕的人民群众进行休闲的一种方式。

199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提出把体育产业、旅游业和文化等第三产业作为国家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的增长点。因为体育产业和经济、文化、艺术、旅游、饮食等行业有很强的关联性。在政策方针的指引下体育产业与旅游及文化产业进行了多元化的战略合作。不同行业互相交叉,互相联合形成许多新兴产业,其中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结合形成体育旅游业。在二十一世纪强调健康、休闲的生活理念下,体育旅游业迅速发展,并衍生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这一新兴产业。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一些地方的经济新增长点。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佛山的舞龙、舞狮、龙舟、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以其特有的魅力和观赏性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佛山是中国首个‘武术之城’,武术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于西樵山山麓的黄飞鸿狮艺武馆,打出“以武会友”的旗号,每年都吸引了不少的游客慕名而来。佛山市总共有69个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且游客数量呈每年递增的趋势。但是佛山的旅游景点比较的分散,给游客带来诸多的不便,且缺少特色,既没有北京皇城故地的璀璨建筑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厚重,更没有“五岳”、草原、九寨沟、神农架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这就有可能是未来佛山旅游业的发展瓶颈所在。所以,必须有效利用佛山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使其广泛、深入地与旅游业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形成具有佛山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促进佛山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佛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梳理为出发点,以佛山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业的结合为契机,探求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良策,为佛山市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以提供理论支撑。

1 佛山市概况

佛山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珠江三角洲腹地,南邻港澳,东倚广州,地理位置优越。佛山市现辖顺德区、禅城区、三水区、高明区和南海区。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佛山能充分接受广州的辐射和带动,佛山市中心区距广州三大交通枢纽(广州南沙港、广州新白云机场、广州火车站)车程均在1小时之内。佛山毗邻港澳,与澳门、香港分别相距143公里和231公里,车程均在2小时左右,使佛山能够充分利用港澳的市场优势和国际性大都市的地位,推动佛山广泛参与世界经济,走向国际化。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岭南传统文化。佛山素有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广纱中心、岭南成药之乡、南方铸造中心、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形成了秋色、“行通济”等佛山独特的民间风尚习俗。佛山是闻名的"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现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根都在佛山,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术之城”称号。 佛山是“狮艺之乡”,是南狮的发源地。龙狮起舞既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体育竞技活动,更是佛山武术重要项目之一,每年的“狮王争霸赛”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参与。2009年,佛山获得首个“中国龙狮龙舟运动名城”称号。禅城区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南海区西樵镇是全国惟一“中国龙狮名镇”。

2 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体育局和旅游局的倡导下,在各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协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佛山市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丰富

从2005年开始,舞狮、舞龙、龙舟以及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举办的红红火火。佛山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多,如表。

佛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类型与内容

2.2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区域众多

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国家开始根据民族传统体育开展情况,命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乡称号。佛山的 “南狮”现已成为独立于武术之外的、极具区域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佛山禅城区更是被授予“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南海区西樵镇和大沥镇被命名为“中国龙狮名镇”;九江镇也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全国龙舟名镇”的称号。这些在全国开展比较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民族传统旅游重要的资源,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独特基础。

2.3 佛山是南派武术之乡

佛山是中国南派武术之乡,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毗邻港澳,以及政治、经济因素,故而佛山的武术家很早就走出国门,到海外谋生,特别是在清末至大革命失败、抗日战争初期及新中国成立前夕,大批的武术家出走香港及世界各地,客观上对中国武术起到了传播作用,其中影响最广的当属咏春拳、蔡李佛拳和洪拳。咏春拳现已在亚洲、美洲、欧洲的 60多个国家设立机构,支部超过 4000个;蔡李佛拳在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19个国家开设武官;黄飞鸿传下的洪拳在美加、欧洲和东南亚的十多个国家广泛流传。随着“李小龙传奇”以及“叶问”等武术题材的影视作品的热播,佛山武术掀起了新一轮的功夫狂潮。

2.4 节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展较好

节庆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的比较集中阶段。佛山从2005年开始每年在“五一”、“十一”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来吸引游客,每年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举行的“黄飞鸿狮王争霸赛”更是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眼球。

2.5 与武术有关旅游景点较多

由于佛山是南派武术故乡,所以佛山武术名人较多。与佛山武术名人有关的旅游景点也很多。

关于黄飞鸿的旅游景点为位于南海西樵的南海西樵黄飞鸿狮艺馆和位于市区的黄飞鸿纪念馆;位于顺德均安镇的李小龙故居;位于永安路的咏春拳—叶问拳馆;位于衙旁街的陈胜的鸿胜馆;位于市郊南浦村的吴勤烈士陵园;位于平正桥沙涌坊的李广海医馆;位于中山公园的佛山精武体育会。从武术景点的位置来看,佛山的武术景点比较集中,有利于武术旅游路线的设定,便于游客参观。但是大部分的武术旅游景点以参观旧址、古物等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很难吸引游客再次来旅游。

3 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旅游产品形式较为单一

佛山作为岭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主要的传承地,其舞狮、武术、龙舟更是有着极大的魅力。但迄今为止,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开发较为成功的仅是每年“五一”、“十一”在佛山西樵山举行的“黄飞鸿狮王争霸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看。显然这与其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极为不符。造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单一。

3.2 景点配套设施及服务存在不足

旅游景点能不能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它能不能吸引游客存在很大关系。尽管游客吸引来以后,消费金额多少及逗留时间长短就要看景区内配套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

佛山的舞狮、武术、龙舟等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吸引了游客过去游玩,但景点的饮食、住宿、服务都不尽如人意,那么游客就不可能在景点消费金额高并逗留长。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现在存在景点配套设施不完善和服务质量问题,这都直接影响游客来佛山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

3.3 旅游市场开发专业人才匮乏

人才是旅游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如果只有好的资源、好的旅游项目但没有专业人才去开发、利用、管理,旅游景点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佛山的武术、舞狮、龙舟等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不可谓不丰富,但缺乏旅游专业人才和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运作的人才,这严重制约了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

智慧路灯是指通过应用先进、高效、可靠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实现对路灯的远程集中控制与管理。与传统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相比,NB-IoT技术构建于蜂窝网络,通信距离长、覆盖范围大,基于运营商公网,稳定性高;不需要集中网关,减少了通信故障点。在城市智慧照明中应用NBIoT技术,可构建更为稳定的路灯物联网,同时能够提高单灯控制的实时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目前,广东省开设了旅游专业的仅有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东商学院五所本科高校,但都没有体育休闲旅游专业。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最成功的莫过于每年在佛山西樵山举行的“黄飞鸿狮王争霸赛”,其策划者就是南海龙狮协会主席关润雄先生。2010年更是策划了 “龙腾灯湖 狮舞樵山”珠三角休闲欢乐节,吸引了上百万人前去观赏。笔者就佛山旅游人才是否缺乏问过关先生,关老先生说:“我已年近六旬,做不了几年了,但后继无人啊”。试想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能多几个这样的人才,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据本研究调查,佛山主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十分匮乏。西樵山、佛山精武会、叶问故居、李小龙故居只有一个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门人才。

3.4 媒体宣传不积极

媒体的宣传对于旅游景区十分重要,许多游客是根据媒体的宣传来去景区进行旅游的。据香港旅游协会的资料显示,每增加1美元的旅游宣传投资,可增加123美元旅游收入。媒体的宣传对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您是通过哪种方式了解佛山并来此旅游的调查问卷中,高达65.8%的游客是通过相关影视作品来佛山旅游,绝大多数游客是通过以黄飞鸿、叶问、李小龙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来了解佛山并被此吸引而来佛山旅游的;而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了解佛山,并来旅游的只占25.2%。这充分说明媒体对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宣传的不积极。由政府牵头的城市形象推广活动几乎没有,这严重制约了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佛山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多,参与人数多;着力打造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区域;南派武术之乡;节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展的如火如荼;与武术有关旅游景点较多。

4.1.2 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参与性、交融性、专业性、观赏性、传统性。

4.1.3 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包括实现佛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推动全民健身的需要; 地区协调发展的需要。

4.1.5 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旅游产品形式较为单一;景点配套设施及服务存在不足;旅游市场开发专业人才匮乏;媒体宣传不积极。

4.2 建议

4.2.1 实施品牌战略,树立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名城形象。品牌是一个城市扩大知名度的必要手段,佛山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过程中必须有较强的品牌意识,通过一系列手段来树立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名城形象。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名城形象的树立对于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2.2 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示范区,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新项目。由于全国各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地区很多,佛山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示范区,这样即对自身有约束作用,又可以树立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优质形象。现在佛山还有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不完善或者还没有开发,这是一笔潜在的财富,只有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才能使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

4.2.3 强化营销策略,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再好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如果没有没有人知道,那么也不会转变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想使旅游资源尽快转化为效益就必须强化营销策略。营销策略是销售旅游产品的重要手段。只要营销策略完善,运作成功就能吸引大批游客来佛山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从而拓展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实现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迅速发展。

4.2.4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协会与旅游组织联合,实现双赢。民族传统体育协会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重要的主体,这些协会的积极参与可以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质量,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具有重大的影响。旅游组织拥有专业人才和完善的制度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重要的主体。如果它们各自为战,最终损害的是整个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而二者的联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双赢,共同推进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健康发展。

4.2.5 推行人才战略,积极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门人才。专业人才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现阶段佛山存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门人才匮乏现象。只有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吸引各级各类旅游人才参与到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中来。

4.2.6 坚持政府主导,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发展规划。如果一个产业没有规划,那就不能持续健康发展。佛山各级政府应该主导制定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并把这些规划真正实施,这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4.2.7 采用多种宣传形式的途径提高知名度。宣传对于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至关重要。要采取多种宣传手段来进行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宣传。通过网络推广,报纸介绍,电视推介片等多种形式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知道佛山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

4.2.8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要想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十分关键。旅游景点的路况、安全设施等基础设施都需要政府资金的投入。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也离不开佛山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这是因为与旅游业相配套的设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不是一个公司、一个行业所承受的,必须是政府来投入才能确保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

[1]杨振富.百年省运活力佛山[M].吉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6,12.

[2]丁世勇,郑国华,陆元兆等.析民族体育旅游资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5):25—26.

[3]丘绍应.佛山人精神的“源”与“流”[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2):64—67.

[4]武卫,朱顺全,王勇.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进程探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7,11(2):10—12.

[5]刘子亮.广佛区域产业合作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8.

[6]杨梅,武卫.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2):59—61.

[7]韦晓康.试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31(2):33—36.

[8]赵发田,李英奎,李蕾.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旅游的契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460—461.

[9]王桂忠.广东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及发展对策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43—46.

[10]刘少英, 吴永海, 马志军等.中南、西南地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6):18—21.

猜你喜欢
佛山武术民族
《佛山陶瓷》杂志征稿启事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红色热土佛山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