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四重路径

2013-09-12 05:20杨家兴
唯实 2013年6期
关键词:政党时代政治

杨家兴 杨 宁

政党形象建设作为政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政治生活中作用日益显著。政党形象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是政党自身本质的外现。事实表明,从基本理论到世界各国政党的具体实践,政党形象对民众的政治认同及政党合法性影响极大,它已成为今天影响政党执政地位获得和保持的重要因素,也日益成为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维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行了充分论述,这是我党对于自身建设的反思和宣言。而全球化微时代的传播环境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和严峻挑战。基于此,我们对微时代传播形态下我党形象建设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思考。

一、微时代传播环境对政党形象建设的双重影响

形象建设必须符合时代和人民的需求,而政党形象建设更是如此。任何一个政党的形象建设都是基于一定环境之上同时对其产生一定影响,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根据网络上对于“微时代”的定义,它是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这是因现代网络媒介传播方式变革而产生的时代定义。微博等新兴传播媒介不仅孕育了一种新的互联网形态,而且改变了媒介传播格局。“这场科技变革正改变着整个社会的信息运行机制,这一迅速发酵的信息平台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也是空前的、巨大的”[1]。微时代与普通互联网时代最大的不同之处就体现在“微”字上。从博客书写到140字微博的火热,它所展现出的是一种更为迅捷、流动、扁平化的传播方式。微博等新兴媒介的流行,促进阅读交流加速进入“微时代”。个体在身体力行地写、读、评论、转发微博之后恍然发现,原来信息的传递、情感的沟通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实现,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更加符合生活节奏高速运转的需要。而传播方式的改变不仅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表现,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化,更是一种思维观念、生活理念的变革。当然它对政治生活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微时代传播环境在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便利的信息交流反馈渠道的同时,也对政党的形象建设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扁平化传播拉近政党与社会公众的空间距离,但其无序性特点可能拉大了二者的实际距离

微时代传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扁平化,它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实现了信息传收各方的“零距离”,极大地提升了传播效率。而政治传播领域由于其高度的公开性和公共性,受到的影响更为敏感和直接。政治传播系统由公众、传播媒介和政治系统三个互动要素所构成。它既包括政治系统观念的传播、政令的下达,也有公众对政治系统的信息输入,同时更重要的是必须包括政党对公众信息的有效反馈。微时代的传播形态改善了传统媒介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失真、失范、失效等问题,继而增强了政治传播效果。微博的扁平化特性瓦解了“T”字型传播模式下金字塔式的管制,拉近了政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空间距离,为政治系统与受众间的良好互动提供了可能。这种更为直接、生动、便捷的交流方式,与传统媒介政治传播的宣教形成了鲜明对比,避免了党的形象过于同质化和符号化,使党的形象更加立体化、人性化。

微时代的扁平化传播使公民无需亲临现场直接参与,而是利用微博等网络工具,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远程民主。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制度不够完善、网民素质等原因,微时代下的这种“扁平化”的传播方式秩序不够规范,影响了公民的政治热情,反而破坏了政党与民众的鱼水之情,在某种程度上使政党与社会公众再次产生距离张力,拉大了二者之间的实际距离。

2.即时化传播缩短政党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时间,但过量冗余信息容易造成“沉默螺旋”效应

有学者指出:“人类传播发展的七座里程碑的最后一座就是电脑技术的发明,人类传播的五次飞跃的最后一次飞跃就是20世纪中后期,电脑和因特网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数字传播时代。”而微时代传播作为最前沿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容量,增加了信息的互动频率和机会,极大地缩短了信息反馈所用的时间。传播速度直接影响传播效果。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能够使政党及时监视并掌握公民意见,制约政府权力,对公民权利进行维护。同时通过政党对公民信息的及时反馈,增强了社会凝聚力,扩大了社会共同经验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疏离感。

但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导致了信息过剩,冗余信息堆积,产生了大量信息垃圾。许多不负责、非真实负面信息的高速流通,在一定程度上煽动了社会负面情绪,使公民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社会生态稳定,甚至产生“沉默螺旋”效应。这一效应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在1973年提出,主要指“和媒介主流观点持相反意见的人由于害怕被排斥而保持沉默”。这种现象的产生导致了“多数意见”对于“少数意见”的舆论优势和压迫,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多数的暴政”的产生,减损了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3.多元化传播提升政党掌握社会民众诉求能力,但“信息茧房”效应引发各群体隔膜加剧

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是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的耳目喉舌。正如刘少奇新闻思想中提到的,“耳目喉舌”的作用并非局限于媒介对上层信息向下层受众的传达,而是既要成为上层管理者的“喉舌”,又要成为下层民众的“耳目”,实现去塞求通、上下通融的桥梁作用,构建“工”字型信息传播模式。微博的出现可谓是对媒介本质的回归,这种碎片化的信息流通方式能够多元反映公民的利益诉求,将社会信息通过网络直接提供给政府或政党,从而避免了信息的被过滤和被选择,畅通流通渠道,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政党对于社会信息的掌握渠道和政党搜集社会信息的全方位性,对政治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此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茧房”效应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信息茧房”是指无数的网站、微博、社会网络化服务点的林立,很容易导致网民内部分离为大量的小集团。个体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价值观念相异,只选择与自己想法相似或有共同点的集团,形成一个个小的“信息茧房”。在此过程中他们只倾听自己所选择的东西和愉悦自身的信息,很容易制造偏激的错误、过度的自信和没道理的极端主义。而这可能使整个社会群体利益格局进一步分化,导致社会个体心态浮躁,社会矛盾堆积,最终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二、微时代下党的形象建设路径思考

作为一个长期执政、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大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十分重视自身形象的塑造。党的形象是中国共产党整体素质、性状特征、精神风貌等在社会公众眼里的抽象反映,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体现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和执政业绩等,给国内外公众留下的一种综合印象或看法。一般来说,我党的形象建设也可分为主观建设和客观建设两个维度。微时代下,挑战与机遇并存,党的形象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理”上着眼:积极推进理论传播大众化

“理”代表的是一种理论、理念,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塑造和引导。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党不断进行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对全体公民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而意识形态是“政党传播影响的重要工具,也是执政党实现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的一个基本手段”。社会普遍认同的意识形态是政治合法性的理念基础,是党的形象建设的首要条件。而意识形态的传播在当代中国主要涉及两个维度的内容。

一方面普及政党理论的大众化。理论传播不能始终仅仅集中在某些阶层或所谓的精英人物之间,而要实现全民化。这样才能加强公众对现存政治统治秩序的认同,进而加强公众对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政党的认同,不断加深公民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心理认同。特别是在微时代全球化的趋势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进一步加剧。这种情况下如果淡化、模糊甚至摒弃党的意识形态,无疑是自动放弃阵地。因此,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的普及并将其转化为统治的合法性基础。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另一方面,扩大政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我国的社会阶层的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利益格局重新调整。这就要求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利益整合功能,更加开放包容地代表和反映他们的根本利益,进一步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其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最终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同时,我们要放眼国际,将政党形象建设瞄准现代政治需求,最终影响世界政治活动。

2.“时”上着重:创新推进践行常态化

政党形象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在此过程中,政党对于自身所宣扬的价值理念的践行,并将其内化为一种自主的、常态化的实践活动,是政党形象建设的重要保障。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政党组织则更为重要,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党的形象建设要融入政党活动的每一阶段。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时刻与政党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微时代下更是加速了联系发生的频率,更加开放,民主成为一种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政党形象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形象建设过程中要将其真正融入到政党活动的每一阶段,而不是仅仅注重表面化、形式化、阶段化的应付。二是党的形象建设要融入政党生活的每一方面。现代心理学表明,人们对待某一事物、人物或事件的评价,往往受到自身亲历和主观感情的影响。而这种主观的经历和感受不仅来自于政党生活的每个阶段,不仅体现在正式的选举、决策、执行等活动中,也体现在日常政治生活的各项内容当中。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践行,在不断提升政党形象的同时,形成政治信仰继而发展为一种政治文化。

3.“实”上着力:大力推进作风改进务实化

“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2]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会后各项举措落实有序,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从本质上说,作风就是党的形象,作风建设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塑造党的形象的过程。”[3]因此,中国共产党不论是在执政前还是在执政后,都注重通过作风建设来推动党的形象建设。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改进作风进而带动政风民风解决的是民众对党和政府的形象认同问题。而信任是认同的基础,认同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一种政治情感。波兰社会学家彼得·什托姆普卡指出:“信任是市民文化的重要维度……政治信任被看成是在社会中获得的广泛信任氛围的反映。‘一般的社会信任被转化成与政治相关的信任’,它的存在是有生命力的政治体系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通过作风建设就是将社会信任转化成政治相关的信任的重要途径,在不断扩大社会基础的同时,赢得和保持人民对于我党的信任。

首先,改进工作作风是建设基础。工作作风的改进是工作绩效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单纯、机械的意识形态灌输和空洞的口号不能代替实在的工作绩效。因此,我们必须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民心的向背,通过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效能。这样,才能长期保持党对民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保持和巩固合法性。其次,严厉惩治腐败是有力保障。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腐败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焦点,并且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党能否严肃纪律大力惩治腐败,不但是党生存的保障,也已成为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关键所在。再次,改善党员个体形象是催化力量。在政治生活中,政党作风形象是通过每个党员的作风形象展现出来的。毛泽东曾说过:“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个体形象的改善是整体形象建设的先导。由点到面,由量变到质变,通过个体催化影响社会其他成员进而促成整个国家和民族整体形象的提升。

4.“法”上着手:有序推进权力运作制度化

现代政治是法治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如何解决权力滥用、权大于法的现象,关键是要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制度化,用制度来最终保障党的形象建设。当前在权力运作制度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制度要具有公平性。公平是制度的内在要求,同时是制度的灵魂,也是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公平的制度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尺度标准作为价值判断所生成的一种规范性设计。基于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的公平的制度将使公民产生一种政治归属感,使公民自其中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满足,在保证利益诉求和制度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对政党意识形态的信仰。二是制度要具有规范性。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的根本是为了限制公权力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如果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那民主权利则是现代法治社会每个个体的社会生命。而规范性的制度则能够保证公民权利的有序实现,避免制度的随意性和随时变更性。当然,我们最终需要的是一种法律层面上的规范,它是一种在规定而非描述意义上的一种规范性秩序形式。通过这种形式的规范,保证权力运作制度化和个体生命价值的最高实现。三是制度要具有系统性。制度的系统性是一种全局性思维模式的外化,也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兼顾思想的重要体现。它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宏观的法规制度,又要注重微观的具体实施细则;既要重视实体性制度的建设,又要注重程序性制度的配套;既要重视党内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又要注意与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形成整体合力。

[1]宣云凤,林慧.微博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0).

[2]胡伟等.走向科学建党的自由王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08.

[3]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6.

猜你喜欢
政党时代政治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第二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第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