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超声多普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的应用研究

2013-09-12 03:15莫建丽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10期
关键词:脂质颈动脉硬化

莫建丽

近年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CAA)已成为脑梗死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有文献报道,CAA已经成为脑梗死复发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本研究通过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颈内动脉斑块情况,探讨CAA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间,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脑梗死患者,并纳入观察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23~80岁,平均年龄为54.5岁。所有患者均经过CT或MRI检查证实,诊断标准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标准[2]。选择同期5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体检者均排除脑梗死疾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4~75岁,平均52.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logiq 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变频探头,频率7.5~10 MHz。患者平卧位,头部偏向检查区的对侧,充分暴露检查区,按照由近及远的规则检查血管,依次为颈总动脉(CCA近心端→远心端),血管分叉处(BIF),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观察血管的形态及内膜变化,并测量管腔内径和内膜中层厚度(IMT)。

1.3 诊断标准

IMT>1.2 mm确定为斑块形成,根据斑块的回声特点,将斑块分为软斑、扁平斑、硬斑及溃疡性混合斑。①软斑块特点:斑块突出于管腔,表面光滑、连续,低回声,无声影;②扁平斑块特点:回声稍增强、增厚,局部轻微隆起,内膜不光滑;③硬斑块特点:呈强回声,部分伴声影;④溃疡性混合斑块特点:表面出现凹陷,回声强弱不均,信号高低不平[3]。

表1 两组斑块性质类型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代入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内动脉斑块检出情况

观察组53例脑梗死患者中,51例患者彩超检查在颈动脉发现有斑块,共检测95处斑块,斑块检出率为96.23%;50名对照组体检者中8例在颈动脉检出斑块,共检测18处斑块,检出率为16%。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相比差异显著,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x2=67.673,P<0.01)。

2.2 斑块的分布特点

①观察组51例脑梗死患者中,斑块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21例(47处),占总处数的49.5%;颈总动脉主干15例(29处),占总处数的30.5%;颈内动脉起始段9例(11处),占总处数的11.6%;颈外动脉起始段6例(8处),占总处数的8.4%。②对照组50例患者中,斑块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4例(9处),占总处数的50%;颈总动脉主干2例(6处),占总处数的30%;颈内动脉起始段1例(2处),占总处数的11.1%;颈外动脉起始段1例(1处),占总处数的5.6%。

2.3 斑块类型

观察组中以软斑明显居多,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73,P<0.05);对照组以硬斑明显居多,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028,P<0.05)(见表1)。

3 讨论

研究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脑出血的常见原因,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通过阻断脑局部血供进而促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梗死[4-5]。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是动脉血管硬化的标志,颈动脉由于位置表浅,方便粥样斑块的检测,颈动脉超声可以直接清晰显示血管内膜厚度,确定血管有无斑块形成及发生部位。目前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手段,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根据实时的成像特点,便于观察血管内结构,以及粥样斑块大小与形态,判断管腔的狭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为脑梗死的形成提供影像依据[6]。

本研究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性质可以通过彩超明确判断。有研究资料表明,低回声的脂质软斑块和溃疡性斑块容易受到血流动力学影响,与脑梗死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而回声较强的硬斑块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因此不易受到破坏,进而影响到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不是脑梗死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7]。通过本组研究可以看出,两组相比,观察组软斑块明显居多;对照组以硬斑块明显居多,符合疾病的预测发展方向。

颈总动脉分叉处由于管径在此急速伸展,血流流速变缓,容易产生涡流,所以此处脂质成分容易沉积,是粥样斑块的好发部位[8]。斑块的性质形态与发展速度能够直接反映出脑血管是否处于高危状态,能够预测疾病的起因和发展速度。斑块的稳定性取决于斑块的组织成分,斑块破裂主要与斑块中的脂质含量有关,含脂质成分高的斑块容易破裂,形成血栓脱落后可以造成脑梗死,软斑块及混合斑块中含有的脂质成分较高,容易破裂,是脑梗死形成的重要栓子来源,在脑梗死患者中常见[9-10]。硬斑块为钙化后形成的斑块,因此不易破裂,相对稳定,脑梗死的发生几率较低。

综上所述,彩色超声多普勒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及无创的检查手段,在检测体表颈动脉粥样斑块中是一种重要方法手段,在脑梗死检测中,超声能准确对斑块进行检测和定位,以及性质判定,能区分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有效预测及诊断脑梗塞,为临床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发展应用[11-12]。

[1]曾桄伦,邵燕.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J].临床神经科杂志,2005,18(2):1-3.

[2]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丘岳.彩超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245-247.

[4]罗浩,韦慧.高频超声评价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12):1685-1687.

[5]Jae,SY.Association between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prevalence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mong men with hypertension[J].Am Heart,2007,153(6):1001-1005.

[6]王敬林.超声对脑梗死患者动脉壁增厚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8):1003-1004.

[7]吴正美,胡摇明,王甫香.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10,14(12):1431-1432.

[8]鲁茵.彩超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2):180.

[9]钱建林,宣丽敏,周卫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的观察[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7(1):41-43.

[10]夏丽女,金轶,钱玲妃.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表现与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03-104.

[11]王亚萍.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123-124.

[12]邢伟,李天亮.胸主动脉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8):929-930.

猜你喜欢
脂质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脂质过氧化在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肾细胞癌中的作用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复方一枝蒿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