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阿斯匹林、氯吡格雷与那曲肝素三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2013-09-12 01:02伊西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氯吡肝素格雷

伊西春

作为心内科急重症之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以心电图典型ST段抬高为典型特征[1],常表现为胸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其发病急,进展快,可出现冠脉完全堵塞症状[2],临床死亡率极高;动物实验证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展主要依赖于心肌炎症反应及血小板活性异常升高[3,4]。如何有效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笔者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采用拜阿斯匹林、氯吡格雷与那曲肝素联合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建议》(2000年版)临床诊断标[5],并排除合并出血性疾病、消化性溃疡及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者。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3.8±6.2)岁;联合治疗组患者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3.5±5.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临床资料方面组间比无显著差异(P >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抗心肌梗死治疗,包括尿激酶、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盐类药物;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首剂量200 mg/d,2 d后改用维持剂量100 mg/d)口服及那曲肝素5000U/d皮下注射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即首剂量200 mg/d,2 d后改用维持剂量80 mg/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评定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2007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6]拟定,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级,主要评价内容为临床症状、心电图缺血改变及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情况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选择SPSS 16.0为统计学处理软件;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例数分别为47例,57例;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95.0%;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自发性ST段回落率比较 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自发性ST段回落率分别为70.0%,93.3%;联合治疗组患者自发性ST段回落率及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自发性ST段回落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较 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分别为48.3%,73.3%;联合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导致内膜暴露[7],血小板于损伤部位粘附、聚集,异常激活机体凝血系统,导致局部血栓形成,随着血栓体积增大乃至完全堵塞冠状动脉,心肌严重缺血缺氧。目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金标准为早期抗凝及溶栓,以有效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心肌血液灌注[8-9]。拜阿司匹林是经典抗血小板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于血小板环氧合酶-1[10],导致血栓素A2及前列腺素2合成受阻发挥抗血小板聚集功效;那曲肝素则主要作用于Xa因子[11],可特异性拮抗其活性,且对于凝血酶Ⅲ亲和弱,在发挥高效抗血栓作用的同时出血风险明显减低;而氯吡格雷作为一类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属于噻吩吡啶类药物,主要作用靶点为二磷酸腺苷受体,通过特异性拮抗ADP受体,诱发血小板血小板膜蛋白IIb/IIIa位点结构改变[12-13],而降低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能力;同时其对于聚集粘附血小板分解及血小板活化拮抗作用亦被证实。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例数分别为47例,57例;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95.0%;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自发性ST段回落率及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综上所述,拜阿斯匹林、氯吡格雷与那曲肝素联合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血管再通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05.

[2] 杨平.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内科,2009,4(5):707-709.

[3] 刘云飞.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1,6(36):54-55.

[4] 赵永平,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6]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7):299-300.

[7] Bowry A,Brookhart M,Choudhry NK.Meta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lopidogrel plus aspirin as compared to antiplatelet monotherapy for the prevention of vascular events.Am J Cardial,2008,101(7):960-966.

[8] 苏倬杰,黄碧宏,汪花香.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现代医院,2008,8(1):10-12.

[9] 张云松,朱晓林.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7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3):196-197.

[10] 赵新华.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6例临床观察.临床医药实践,2010,19(12):961-962.

[11] 颜红兵,马长生,霍勇,等.美国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升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12-87.

[12] 卢文娟,马丽娟,张正水.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24):159-160.

[13] 王义梅,曹婉燕,刘贵昌.氯吡格雷、阿斯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观察.中国医疗前沿,2010,5(16):3-4.

猜你喜欢
氯吡肝素格雷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