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铝镁加混悬液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探究

2013-09-12 01:02张小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胃粘膜流性悬液

张小春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容易对胃粘膜屏障造成严重损害,且诱发胃粘膜炎症、肠化、糜烂、充血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07年5月至2010年5,应用西沙比利、铝镁加混悬液联合奥美拉唑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02例,男54例,女48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1.5岁。临床表现:呕吐、恶心、烧灼性上腹痛、饱胀等。经胃镜检查,显示患者胃内附着有黄绿色胆汁,胃粘膜发生水肿、出血、糜烂、斑点等现象,经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将消化性溃疡、心源性胸痛等病症有效排除。随机将10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人数51例,且在年龄、性别、病状等方面,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5 mg西沙必利和15 ml铝镁加混悬液进行治疗(餐后1~2 h口服)。给予治疗组患者5 mg促胃肠动力剂西沙必利和40 mg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肠溶片(餐前口服),并加用15 ml铝镁加混悬液进行治疗(餐后1~2 h口服)。两组患者治疗时间达6周,治疗期间禁止饮酒,不得使用抗酸等药物。

1.3 疗效判断 治愈:患者全部症状得以有效消除,经胃镜检查无胆汁反流现象发生,胃黏膜正常恢复;显效:相关症状得以改善和消除,胃黏膜恢复光滑状态较好,无胆汁反流现象发生;好转:相关症状得到基本改善,胆汁反流现象消除较好;无效:胆汁反流及相关症状未有效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χ2和t分别检验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P<0.05说明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80.3%,明显可知治疗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情况见表1。另外,对照组有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头晕4例、腹泻6例;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者4例,包括便秘和恶心分别2例,后经相应处理得以有效治愈。治疗后对肾包括、肝包括进行复查,均为出现异常状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例,%)

3 讨论

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症状之一,胆汁反流性胃炎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影响,且近几年来,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在胃肠病的治疗中占据较高的发病率。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而言,其病症的发生具备两个条件:十二指肠收缩活动在逆行状态下推动十二指肠内容物逆向移动和幽门关闭不全。相关研究表明,反流入胃腔的胆汁酸容易促使非特异性组织损害的严重发生,对胃黏膜屏障的破坏程度较大,从而使反流性胃炎得以发生,逐步演变为胃黏膜萎缩。有关报告指出,在动物实验的条件下,胆汁反流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与食管腺癌有密切的联系。随着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程的逐渐迁延,患者在就医之后会在情绪波动、饮食饮酒、性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当前,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其原则是胃酸分泌的有效抑制,在胃蠕动及排空的促进作用下,起到胃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从而促使对病情的有效治疗。与此同时,通过合理的饮食和情绪的稳定调整,在戒烟戒酒的状态下都可以促使病情的有效好转。本组病例中,患者采用的奥美拉唑能够选择性地对胃粘膜壁细胞进行作用的发挥,对胞浆内管状泡及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上的H+-K+-ATP酶的活性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有效促使胃酸分泌的抑制,同时也不会因H2受体拮抗剂的影响促使精神方面的副作用发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0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达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为此,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过程中,联合胃黏膜的保护、胃排空的促进、胃酸分泌的抑制三种疗法,可促使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症的综合性治疗。我院则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铝镁加混悬液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应值得推广及应用。

[1] 焦健,纳晔.胆汁反流性胃炎37例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124.

[2] 郑秀英.中西药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189.

[3] 朱小霞.铝碳酸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1,9(7):29.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4.

[5] 朱爱勇,许国铭,李兆申,等.铝碳酸镁和西沙比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胃内胆汁的影响.中华消化杂志,2000,20:105-107.

[6] 上海胃达喜协作组.铝碳酸镁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中华消化杂志,1999,10(3):531.

猜你喜欢
胃粘膜流性悬液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胃粘膜下肿物的临床特征和内镜治疗效果评价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美国FDA批准达芦那韦口服混悬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