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2013-09-14 01:55刘宏伟王玉华
中国药业 2013年14期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肝炎

刘宏伟,王玉华

(1.河北省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1; 2.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目前,对于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主要有抗病毒药物[1]及免疫调节药物,核苷类似物因需长期服药、停药标准不明确等使应用受限,而干扰素疗程短且相对固定,使年轻患者多了一种选择。干扰素中又以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疗效显著[2],备受关注。采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固定疗程治疗,能够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提高持久应答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血清学转换],改善患者长期预后[3]。但单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仅可使约1/3的患者达到持久应答,因此基于免疫调节的治疗方案应当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笔者观察了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4-6],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3例,年龄18~45岁,HBe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均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1.5~5倍正常参考值上限;排除肝硬化、肝细胞癌、重度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肝功能失代偿、血清胆红素大于34 μmol/L、糖尿病、精神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合并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7];近6个月未接受过免疫调节药物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HBV-DNA检测结果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PEG-IFNα-2a(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规格为每支 135 μg,批号为 SH0061,SH0075)135 μg 皮下注射,每周1次;治疗组患者加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北京赛生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每支 50 mg,批号为 20091222,201011211)50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据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治疗,必要时输液,但不用其他免疫调节剂及抗病毒药物。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每个月常规检查肝功能、电解质、血常规,每2个月检查HBsAg,HBeAg,HBV-DNA 1次;随访期间每3个月检测HBsAg,HBeAg,HBV-DNA 1次;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周内各肝穿组织学检查1次。应用德国Leicadme光学显微镜图文显示系统进行病理学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罗氏公司)定量检测HBV-DNA,以上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均得到重复测定证实。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和表3。可见,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6个月时的血清ALT及AST复常率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各时点 HBsAg,HBeAg,HBV -DNA 转阴率均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减轻。

3 讨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治疗上也无特效方法。传统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7]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为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另一类为α干扰素[8]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类药物。当前,免疫调节剂的单用及联合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学者将其单独列为一类抗病毒药物。PEG-IFNα-2a虽然价格昂贵,但从疗效和减少多次肌肉注射的疼痛方面来说,已有许多患者愿意接受。PEG-IFNα-2a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而起抗病毒作用,同时还有防止肝纤维化等[9]作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可有效促进机体维持正常免疫功能,调节外周淋巴细胞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和促进内源性干扰素合成,促进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活性;调节T细胞功能,增强单核细胞的趋化及吞噬作用,抑制病毒复制;并可调节机体免疫力,促进受损的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且可升高白细胞,治疗因注射干扰素引起的白细胞及粒细胞下降时可不必重复应用升白细胞药物;在疗程结束后可使宿主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效应继续增加,具有疗效持久、使用安全的特点。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复常与病毒学指标转阴情况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比较[例(%)]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第6,9,12个月时的血清HBsAg及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示PEG-IFNα-2a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个月以后患者病毒学应答水平明显提高。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二者联合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方法。采取联合疗法,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增加NK细胞和辅助T细胞功能,增强药物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能力。因此,PEG-IFNα-2a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值得临床推广。

[1]斯崇文.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进展[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13(1):45 -47.

[2]张文中.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及随访情况[J].人民军医,2002,45(6):342.

[3]Friedman SL.Liver fibrosis- from bench to bedside[J].J Hepatol,2003,38(Suppl 1):S38 - S53.

[4]蒲春文,高庆伟,姜 杰,等.NA单核苷酸钠辅助治疗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08,5(1):19 -21.

[5]姜 波,黄 晶.α干扰素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7(4):233-234.

[6]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1):8 -18.

[7]姚光弼.慢性乙型肝炎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目标与策略[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12):7 -8.

[8]范中善.干扰素的临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5-16.

[9]俞纯山.肝纤维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3):190 -192.

猜你喜欢
聚乙二醇干扰素肝炎
《世界肝炎日》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功能化聚乙二醇及其在制革涂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应用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胸腺肽α1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的影响
聚乙二醇渗透胁迫对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