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应用

2018-01-19 22:46倪美山东省寿光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7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耳病口蹄疫干扰素

倪美 (山东省寿光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700)

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随着对猪肉需求量的增加,生猪养殖已逐渐具备一定规模,大型集约化养殖逐渐成为养殖的重要部分。这种集约养殖状况下,猪疾病成为对猪养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生猪感染疾病之后,会对自身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对健康及生命构成威胁。目前,做好预防工作是针对病毒性疾病的最好干预手段,在生猪病毒性疾病治疗中,干扰素治疗是一种常见且具有较好疗效的治疗方法。干扰素不仅在生猪病毒性疾病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在脊椎类动物病毒性治疗中均具有显著效果。

1 干扰素的概念

干扰素是一种一类糖蛋白,只有对除了人之外的动物产生医学作用,对人类不产生影响。干扰素最早发现于1957年,由于其能干扰病毒复制的活性而得名,根据干扰素中基因组合和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的差异,可以将干扰素分为3种:I类干扰素、II类干扰素、III类干扰素。其主要作用为当机体接受干扰素后,干扰素对病毒产生干扰,干扰素作用于受体上发挥干扰作用。干扰素具有效果显著、快速的优点。

2 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应用分析

干扰素在猪病毒性感染方面的治疗体现出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合理利用干扰素能有效控制住的病毒性疾病。由于干扰素具有较强的种属特异性,指的是对于同一种属的动物能产生作用的干扰素,往往对相近或者相同种属的动物起到同样作用,但对于其他种属,干扰素所产生的作用比较小,甚至没有作用。除此之外,干扰素在动物疾病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动物的副作用较小,比较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猪的病毒性治疗研究,干扰素主要对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及轮状病毒、口蹄疫、蓝耳病等都具有明显的药效。

首先是对干扰素治疗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治疗方式通常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3d。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添加复方穿心莲和双黄连等药物,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次是干扰素对于蓝耳病的治疗,通常情况下同样是选择肌肉注射,注射药剂的剂量每千克生猪按照0.1m1的剂量注射,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3d。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配合复方灵芝多糖或者复方柴胡一起注射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但在应用干扰素治疗蓝耳病等病毒性疾病的情况下,如果在病毒没有完全形成的情况下,仅使用干扰素就可以抑制病毒产生。但当病毒形成之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其他药物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然后是干扰素治疗口蹄疫。干扰素治疗口蹄疫的方式同样是采用肌肉注射,将干扰素和转移因子一同注射到动物体内,每两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3次。同时可以采用复方灵芝多糖与干扰素一同注射。猪的口蹄疫感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需要及时发现并治疗。

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干扰素在治疗生猪病毒性疾病中发挥巨大作用,同时使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疾病需要注意以下4点:第一,由于干扰素能抑制病毒复制和繁殖,对动物疫苗,特别是弱毒活性疫苗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注射干扰素96h内禁止注射各类疫苗。第二,必须选择已经彻底灭菌的注射用水或者生理盐水稀释干扰素,从而保证干扰素的活性。第三,干扰素的使用对于猪任何阶段都可使用,不会产生有毒的副作用。第四,干扰素的使用只能使用一次,解冻之后必须使用,不可重新冷冻二次解冻。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耳病口蹄疫干扰素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猪场猪蓝耳病感染状态的国内外评估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干扰素 你了解吗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
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