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2013-09-14 02:22陆永经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双叶核医学亚急性

陆永经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广西南宁 530001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又称为病毒性甲状腺炎,其早期症状体征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难以鉴别,常引起误诊误治[1],增加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增加了患者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5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核医学系列检查的资料,以探讨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甲状腺专科门诊于2007年1月~2011年6月期间诊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组患者58例(病例组),其中男 16例,女42例;年龄 20~65岁,平均(45.5±10.8)岁;病程最短 7 d,最长 5个月;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发热等症状,体征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且伴有触痛或自觉疼痛。实验室检查显示血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增快。均行甲状腺激素,超敏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超声等检查。本组58例患者均经临床或病理检查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同时选取无头颈部疾病且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无显著差异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检查方法

1.2.1 核医学检查 采用ACSl80 仪(德国拜耳公司),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查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高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采用FH-458型甲腺功能仪(北京核仪器厂)测定6 h 摄碘率(RAIU/6 h),在患者空腹口服131碘10 UCi 后进行测定[2]。采用Sopha DS7 型SPECT 仪器(法国进口)行甲状腺核素扫描,在静脉注射99Tcm185~259 MBq 后,30 min 开始显像,扫描判断标准:①甲状腺部位未见单叶或双叶甲状腺显影,颌下腺及腮腺等部位显影清晰为甲状腺不显像[3]。②甲状腺单叶或双叶显影时间延长,隐约可见甲状腺腺影,本底高,放射性分布不均匀,其他部位显影尚清晰为甲状腺显影不良。

1.2.2 超声检查 采用东芝SSA-34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患者取平卧颈部过伸位,探头频率为7.5~10 MHz,对甲状腺局部行连续纵行及横形扫描,测量甲状腺的厚度与宽度,以颈前肌及颌下腺为参考记录回声特性,同时注意观察甲状腺血流情况[4]。

1.3 观察指标

患者均行 ESR、FT3、FT4、sTSH、RAIU/6 h 及甲状腺核素扫描,将测定结果与正常值进行比较,超过正常值即判定为阳性。观察比较两组受试者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组患者核医学检查结果

58例病例组患者,35例 FT3、FT4、均增高,8例患者单纯FT3增高,10例患者单纯FT4 增高,余5例患者见FT3、FT4正常。38例sTSH 降低。RAIU/6 h:55例 <8%,3例为8%~11%。58例患者ESR 均增高,甲状腺核素显像:8例单叶不显影,18例双叶不显影;14例单叶显影不良,10例双叶显影不良,8例显影正常。以甲状腺激素(TH)与RAIU/6 h分离现象和(或)核素显像阳性判断疾病诊断阳性,本组58例病例组患者核医学检查阳性率94.85%(55/58)。见表2。

2.2 病例组与对照组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对照组甲状腺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左叶和右叶宽度与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左右叶宽度和厚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病例组超声影像学特征:①散发,多发,片状低回声,甲状腺单叶或双叶不均匀弥漫性肿大。②整个回声增强伴片状或点状低回声区,甲状腺单叶或双叶弥漫性肿大。58例病例患者组患者,超声诊断40例为双侧病变,6例为单侧病变,诊断阳性率为79.31%。

表2 58例病例组患者核医学检查结果

表3 病例组与对照组甲状腺大小超声测定结果比较(cm,±s)

表3 病例组与对照组甲状腺大小超声测定结果比较(cm,±s)

组别例数 宽度 厚度宽度 厚度病例组对照组58 50 t 值 P 值2.40±0.28 1.30±0.20 38.89<0.05 2.45±0.42 1.42±0.31 23.49<0.05 2.32±0.32 1.33±0.35 20.00<0.05 2.54±0.51 1.42±0.33 23.99<0.05

3 讨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破坏甲状腺滤泡,使甲状腺释放出胶体,继而引起甲状腺异物反应,最终引起甲状腺炎症细胞浸润[5]。临床实践表明,亚急性甲状腺炎常继发于流感和病毒性腮腺炎,以30~50岁人群多见,好发于冬季,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之比为 1∶3~1∶4。

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表现较为多样化,典型的病例其临床分期可分为四期:①急性炎症期;②甲状腺功能短暂恢复期;③甲状腺功能一过性低下期;④甲状腺滤胞修复期[6]。在急性炎症期时,由于甲状腺滤泡被大量破坏,使得大量的甲状腺激素进行血液循环,即血液中FT3和FT4 会大量增加,反馈性地引起TSH 降低。本组58例病例组患者中,53例FT3 和(或)FT4 增高,38例sTSH 降低。同时,RAIU/6 h 明显降低,甲状腺核素功能显像即可表现为摄取Tcm能力降低,随着患者疾病的发展,实验室及超声检查均会有异常结果显示[7]。若甲状腺滤泡进一步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发生纤维化改变,甲状腺显像无Tcm摄取,则可引起甲状腺素降低,反馈性地引起TSH 升高,此时即形成了暂时的甲状原功能减低状态[8]。本组58例病例组患者,50例显影不良或无显影,说明患者出现了血液内甲状腺素升高,Tcm摄取功能降低及RAIU/6 h 降低的分离现象,也就是SAT 患者的典型特征[9]。本组病例组患者中89.66%的患者出现典型分离,以TH 与RAIU/6 h分离现象和(或)核素显像阳性判断疾病诊断阳性,本组病例诊断阳性率为94.85%(55/58)。

超声检查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甲状腺形态检查的首选方法[10-11],从两组受试者超声检查结果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甲状腺左右叶宽度与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左右叶宽度与厚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超声检查典型特征为甲状腺单叶和(或)双叶弥漫性肿大,本组超声检查对病例组诊断阳性率为79.31%。核素扫描用于评价甲状腺功能和形态,结合超声检查,可提高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率。

综上所述,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应用于SAT 的诊断,可通过评价甲状腺功能与形态提高诊断率,利于将本病与其他甲状腺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降低率的误诊误治率。

[1]刘世娟,于金华,冯志徐,等.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7,29(2):173-174.

[2]廖珂华.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7):2762-2763.

[3]郭洪亮.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9):85-86.

[4]饶国辉,刘生,吴克宁,等.核医学系列检查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188-3189.

[5]谢昌辉,马志海,朱琳,等.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核医学分型诊断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13):16-20.

[6]赵侃.2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核医学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4):55.

[7]叶万忠,谢天豪,范益军,等.亚急性甲状腺炎99mTcO4-和99mTc-MIBI联合显像的临床评价[J].中国辐射卫生,2011,20(2):242-243.

[8]陈敏华.3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07,19(1):52-53.

[9]张清贵,王涛,陈雪辉,等.亚急性甲状腺炎36例误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4):127.

[10]陈遵义.亚急性甲状腺炎2例误诊分析报告[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7):90.

[11]张定华,史晓伟.亚甲康加减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46例[J].西部中医药,2012,25(10):88-90.

猜你喜欢
双叶核医学亚急性
核桃低聚肽对亚急性肾衰老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双叶茶治肺热咳嗽
全国核医学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李 浩 董双叶美术作品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同指不同蒂双叶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
鼻唇沟双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中美临床核医学现状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