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脂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3-09-15 08:02胡文辉
中国药业 2013年23期
关键词:缺氧性神经节脑病

李 彪 ,胡文辉

(1.贵州省沿河县人民医院儿科,贵州 铜仁 565300;2.浙江省台州医院儿内科,浙江 台州 317000)

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是指围产期宫内窒息引起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病情重,病死率高,存活者常会遗留脑性瘫痪、共济失调、癫痫等后遗症[1]。研究发现,此病发病过程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2]。神经节苷脂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保护和修复药物,具有营养、保护及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功效,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安全有效,但对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国内外报道较少[3]。本研究观察了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在两院儿科住院治疗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80例。纳入标准: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科组制订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及分度标准[4];经颅脑CT检查明确诊断。排除标准:先天性、内分泌、遗传性及代谢性疾病;颅内出血、败血症和肺炎等疾病。知情同意下将患儿分成神经节苷脂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足月儿 17例,早产儿 25例;出生体重1.7~4.6 kg,平均(2.8±0.9)kg;临床分度,轻度17例,中度19例,重度6例。对照组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足月儿16例,早产儿22例;出生体重 1.7~4.7 kg,平均(2.9 ±0.8)kg;临床分度,轻度 16 例,中度17例,重度5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出生情况、体重及临床分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惊厥、控制颅内压、维持血压、血糖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批号为 100829,规格为 0.25 g/2mL)0.125 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 d;治疗组加用神经节苷脂(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规格为20mg/2mL)2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血浆IL-2,IL-10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血浆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取股静脉血3~5 mL,常规分离血清,-70℃冰箱保存待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IL-2水平,试剂盒由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浆IL-10和TNF-α水平,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5]:显效为治疗5 d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意识转清,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为治疗10 d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意识转清,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为治疗10 d后未达到上述标准、自动出院或死亡。除无效外,其余归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变化(±s)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变化(±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0.05,△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 <0.05。

组别对照组 治疗前(n=38)治疗后治疗组 治疗前(n=42)治疗后IL-2(μg/mL)1.84 ± 0.34 2.12 ± 0.58*1.79 ± 0.41 2.39 ± 0.51△▲IL-10(pg/mL)307.04 ± 87.13 265.09 ± 69.72*295.27 ± 71.56 191.84 ± 68.65△▲TNF-α(pg/mL)91.04 ± 28.16 70.69 ± 21.72*90.52 ± 27.12 52.81 ± 16.24△▲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宫内窒息的常见严重并发症,是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病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炎症细胞及其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IL-2,IL-10和TNF-α在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起重要作用[2]。IL-2主要由CD4 T淋巴细胞合成分泌,可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及活化,产生淋巴细胞因子,同时能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增强其杀伤作用,在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6]。IL-10主要由Th2淋巴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细胞免疫反应抑制剂,可抑制炎症细胞分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和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抑制炎症细胞迁延、聚集及活化,减轻大脑缺血后的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具有神经系统保护作用[7]。TNF-α是一种多效能炎症因子,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浆TNF-α水平常异常升高,增加了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使炎症细胞因子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神经组织内,加强局部炎性反应,且能使髓鞘损伤,诱导脑细胞的凋亡和死亡,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8]。

神经节苷脂是体内的一种含唾液的酸碱性鞘糖脂,在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修复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神经节苷脂可通过血脑屏障嵌入损伤的脑细胞膜的表面,具有类似内源性神经节苷脂的功能,可保护和修复脑细胞[3]。杨海军[9]研究发现,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抑制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浆TNF-α和IL-6水平,产生抗炎作用。翁蕾蕾[10]研究发现,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及体征,其作用与调节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10 d后,神经节苷脂组患儿血浆IL-2水平上升的幅度,IL-10和TNF-α水平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且神经节苷脂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表明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明显优于胞二磷胆碱,无明显不良反应,作用机制与其能调节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产生抗炎作用有关。但外周血IL-2,IL-10和TNF-α的改变是否与中枢神经系统一致,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Xu Y,kituda M,YamaguchiM,etal.Increase in bFGF - respensive neural progenitor population following contusion injury of the adult rodent sepinal cord[J].Neurosci Lett,2006,397(3):174 - 179.

[2]王 健,陆 勤.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细胞因子表达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6):341 -342.

[3]刘静炎.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0):77 -78.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科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2):97-98.

[5]姚玉霞.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3 -54.

[6]李杨方,蔡芝兰,潘晓洁,等.新生儿HIE、感染性疾病及早产儿IL-2、IL-6检测[J].小儿急救医学,2003,10(2):96-97.

[7]王会民,刘克宇,张重梅,等.血清脂联素和IL-10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6):1 837-1 838.

[8]王 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294-295.

[9]杨海军.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TNF-α、IL-6影响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47-49.

[10]翁蕾蕾.神经节苷脂对HIE患儿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60-61.

猜你喜欢
缺氧性神经节脑病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高原病缺氧性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重症急性高原病缺氧性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