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西林溶液的制备方法改进及稳定性评价

2013-09-15 08:02庆格乐
中国药业 2013年23期
关键词:恒温常数制剂

石 嫱,庆格乐

(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药剂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呋喃西林通过干扰细菌的糖代谢过程和氧化酶系统而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干扰细菌糖代谢的早期阶段,导致细菌代谢紊乱而死亡。呋喃西林溶液具有局部抗菌作用,对组织刺激性小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常用于伤口感染或腔道冲洗,是临床常用的医院外用制剂。《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2002版)》[1]和《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2]配制的呋喃西林溶液浓度为0.02%,呋喃西林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24%,已近饱和。在长期的配制、贮存或运送过程中,温度稍有降低,溶液中便会出现深黄色或棕黄色的沉淀和结晶,振摇不溶解,加热亦不能溶解。经测定发现,呋喃西林在溶液中的含量依据结晶的多少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影响制剂质量,使疗效降低。《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的用法与用量解释呋喃西林用于腔道冲洗时,可用灭菌0.9%氯化钠注射液将0.02%呋喃西林溶液稀释为0.001% ~0.01%的溶液,遮光密封保存,对贮存期无明确规定。呋喃西林溶液在我院主要用于腔道冲洗,笔者参照文献[1-2],改进了其配制方法,降低了呋喃西林溶液的浓度,并对其稳定性和贮存温度进行考察。

1 仪器与试药

UV-24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电热恒温水浴箱(山西文水医疗器械厂);SC-329GB型透明立式冷柜(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呋喃西林原料(济南金达药化有限公司,批号为20101204);氯化钠(中盐宏博集团云梦云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20100429)。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溶液制备

取呋喃西林0.1 g,氯化钠8.5 g,溶解于适量的热纯化水中,加纯化水1 000mL,搅匀,G3滤球过滤,分装于500mL输液玻璃瓶中,丁基橡胶内塞,压盖密封,100℃流通蒸气灭菌30min,即得0.01%呋喃西林溶液。成品外罩黑塑料袋。

2.2 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本品3mL,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7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6H6N4O4的百分吸收系数(E11%cm)为790计算含量。含呋喃西林(C6H6N4O4)应为标示量的90.0% ~110.0%。

2.3 稳定性评价

稳定性试验:取100mL样品置输液瓶中,盖上胶塞,压盖,分别置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箱中闭光进行加速分解试验,设定温度为 65,75,80,85 ℃,分别于 0,24,48,72,96 h 时取样,冰水终止反应。按2.2项下方法测定含量,并计算供试液的相对百分含量。相对百分含量=供试液的含量/零时刻的含量×100%,结果见表1。

表1 加速分解试验中呋喃西林溶液相对含量的变化(%)

反应级数确定:根据表中各恒温条件下的加热时间与含量的变化,以lg C-T(C为浓度,T为温度)作图,结果显示为直线,说明其变化过程属于一级反应。

反应速率常数 k值的计算:根据表中各恒温条件下,不同加热时间与相对浓度对数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得各直线的斜率,进而按lg C=lg C0-(k/2.303)T进行计算,其中 C为浓度,C0为反应初始浓度,k为反应速度常数,T为温度,求得相应 k值。结果见表2。

表2 各恒温条件下测定数据的线性回归方程及 k值

25℃室温时 k值计算:处理表2中的有关数据,结果见表3。根据 Arrhenius指数定律lg k=lg A-E/2.303Rt,其中 k为反应速度常数,A为频率因子,E为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以lg k对1/t作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lg k=-396 8.2/t+8.5895(r= -0.99200)。室温 25℃时,以 t=298.2 代入,分解速率常数 k25℃=1.9156 ×10-5/h,有效期t205.℃9=0.1054/k25℃=5501.95h,即室温(25℃)贮存期为7.64个月。

表3 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

2.4 留样观察试验

将呋喃西林溶液成品置5℃和10℃冷柜中保存,于1,3,6,9,12个月分别取样,样品溶液无结晶和沉淀产生,其含量变化见表4。呋喃西林溶液放置12个月含量仍然合格。

表4 置5℃和10℃呋喃西林溶液留样观察含量变化(%)

3 讨论

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和《中国医院制剂规范》,将两种呋喃西林溶液的配制方法结合起来,降低呋喃西林的含量,加入氯化钠调节渗透压,去掉防腐剂,直接制成0.01%呋喃西林溶液。由于用于腔道冲洗的制剂对无菌要求较高,应采取终端灭菌工艺。这样可直接将呋喃西林溶液用于腔道冲洗,既减少了临床科室使用时再次稀释药液可能导致溶液被污染的危险,又保证了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

加速分解试验表明,在25℃时本品可保存7.64个月,在留样观察试验中,5℃和10℃留样观察,放置12个月,呋喃西林含量保持在合格范围内,无沉淀和结晶产生。因此,规定0.01%呋喃西林溶液有效期为6个月,在5℃以上室温保存。

在北方春季或秋季,供暖或停暖前后温度起伏变化大时,室温均可保持在5℃以上。在不能保证呋喃西林溶液在贮存时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直接配成浓度为0.01%的溶液,可减少因温度变化其溶解度减少而引起的沉淀和结晶,可充分保证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

呋喃西林溶液对光和热不稳定,其降解速率由光强和温度决定。成品外罩黑塑料袋,可充分避光,避免北方紫外线强度大引起的分解速度加快。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2002年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9.

猜你喜欢
恒温常数制剂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基于PID控制的一体化恒温激光器系统设计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和绝热可逆过程功的比较与应用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基于单片机的恒温自动控制系统
万有引力常数的测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曲札芪苷的解离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