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清洁生产是促进我省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由之路

2013-09-17 08:43闫兰娜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标准煤排放量河北省

闫兰娜

(河北科技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18)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研究表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正面临着贫困、住房短缺、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由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所导致的气候变化。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导致CO2的排放量快速增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和相应的CO2排放量也在快速增加。在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低碳城市的建设是核心所在。

一、低碳城市内涵界定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提出源于全球气候变化。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为指导思想而发展起来的。要界定低碳城市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体现了人类能源利用价值观和发展观的重大变革,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之路的必然选择[1]。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低碳经济得到各国重点扶持,迅速成长,具有以下典型特征:政府主导与市场推进相结合、充分体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技术进步为核心动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通过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经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许多城市开始以“低碳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低碳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河北省工业生产能耗现状

河北省既是一个能源大省,也是一个能耗大省,节能减排的形势严峻。河北省的工业结构以火电、钢铁、化工、造纸等行业为主,这些都属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但同时也是推动地方GDP增长的主导产业。目前,河北省在冶金、建材、化工交通、服务等领域拥有企业20000余家,是构成河北省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企业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推进节能减排,不仅对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而且也是促进我省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措施。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0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显示,2008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1.102吨标准煤/万元,下降4.5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18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8.43%;单位GDP电耗为1375.29千瓦时/万元,下降3.30%。其中,按照从高到低排序,河北省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与湖北省并列居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第八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居第一位;单位GDP电耗下降幅度居第十五位[2]。河北省11个设区市2000、2005-2008的总人口、GDP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如图1。其中,全省碳排放量Ct=∑Ejt*ηj(Ct为第t年碳排放总量;Ejt为第j种能源第t年能源消费量;ηj为第j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①原煤:0.7476吨碳/吨标准煤;原油:0.5854吨碳/吨标准煤,天然气:0.4479吨碳/吨标准煤。。

图1

可见,河北省11个设区市地区中,从2000年总人口、GDP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都有所增加,同时,人口的数量变化不明显,但GDP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20.95%,能源消耗量增长率为116.38%,碳排放量增长率为116.38%。可以总结出,2005年以后,我省能源消耗量还在逐年增长,但碳排放总量增长较缓慢。2008年河北省单位GDP能耗为1.727吨标准煤/万元,下降6.2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315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4.33%;单位GDP电耗为1492.81千瓦时/万元,下降5.50%。这表明我省的低碳建设虽见成效,但仍需进一步控制[3]。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96吨标准煤下降到1.57吨标准煤,降低2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由2005年的77立方米下降到49立方米,降低36%。“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149.1万吨减少到127.1万吨,化学需氧量由2005年的66.1万吨减少到56.1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削减15%以上。“双三十”单位累计关停淘汰落后产能项目达到1222项。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初步扭转了高消耗高污染的被动局面。

三、实行清洁生产的路径

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常规的节能手段大都付诸实施,能够核减减排量的项目多数已经建成,一大批落后产能被关停或调整,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及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已经下了很大的力气。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既要削减存量又要控制增量,加之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节能减排已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但从2012、2013年1-2月的雾霾天气可以看出,能源煤的燃烧是形成雾霾的最主要原因,占雾霾颗粒物的70%以上,工业企业污水是造成河流水系污染主要污染源。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我省企业的特点是以中小型企业居多,约占60%以上,部分企业存在工艺比较落后,管理比较混乱,污染物治理措施不能稳定达到国家标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些企业有着清洁生产的机会和巨大的潜力。目前是一个相对关键的时期,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是我们今后的奋斗目标,推行清洁生产也是民营企业响应党的号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一)担当责任进一步落实清洁生产审核

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目前,我省每年安排700余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其中50%~60%为民营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大大提高了清洁生产水平,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但是个别企业仍然存在走过场,应付上级检查的现象,没有起到清洁生产审核的目的,因此,应进一步增强企业责任担当的意识,认真从八个方面寻求清洁生产机会,对所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定期进行督察,进一步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

(二)加强管理落实节能减排措施

进一步紧扣年度目标任务,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进一步分解节能目标,对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改造项目逐一督察,确保按时投入运行。及时转发国家淘汰目录产品和设备,鼓励企业新上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节能改造项目,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推广工作,狠抓节能效果,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工作。对已明确规定淘汰的产品和设备,坚持限期淘汰,并完成规定数量,强化责任,抓进度督察,全力以赴抓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按照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狠抓落实。

结合企业特点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分明、一级考核一级”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落实责任,严格督查。按照《节约能源法》的要求,逐步配备具有相应技能和资格的人员,承担能源管理减排工作和技术工作。督促和帮助重点用能单位建立节能减排工作机构,明确管理制度、管理网络和能源统计、计量体系,强化能源利用状况和污染减排工作分析,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管理措施,强化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三)加强政策支持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健全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进一步严格节能管理制度,明确节能执法主体,强化政策激励,加大惩戒力度。研究制订有关节能的配套法规。加快组织制定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能耗准入标准、节能设计规范,制定和完善主要工业耗能设备能效标准以及用能设备运行标准。各企业要研究制定本企业、本行业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限额。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等,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强化企业和公民的节能减排责任,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减排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企业和个人共同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为节能减排作贡献。

(四)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推动节能减排

进一步组织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营造“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时时讲节约”的良好氛围。重视和加强对广大企业职工的节能减排教育和培训,突出节能减排工作重点、难点,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增强节能减排的危机感,掀起人人为节能减排献计,个个为节能减排支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节能减排的氛围。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消费理念,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与实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

(五)惩奖结合防止污染型企业反弹

从污染减排来看,出现“拐点”难,巩固良性走势、实现污染减排的目标更难。由于利益驱动和投资冲动,保证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防止污染企业死灰复燃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所以,应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加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力度,提高项目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和“两高”行业项目资本金比例,引导金融机构严格限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议对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给予重点扶植和奖励。

总而言之,建设河北省低碳城市,改造居民生存环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除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外,我省还需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予以调控,才能逐步走向低碳城市之路。

[1] 左其亭.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河北省人民政府.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R/OL].htt p://www.hebei.gov.cn

[3] 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标准煤排放量河北省
作者更正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河北省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低碳生活专栏
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
江苏省火力发电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