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产业关联性机理实证分析

2013-09-18 09:32
时代金融 2013年7期
关键词:省际敏感度河北

年 炜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101)

一、引言

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研究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京津冀经济圈与珠三角、长三角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经济圈,但从发展情况看,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长期落后于其他两个经济圈,其原因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作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明显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研究范围大多局限在京津冀三地,没有将产业的供求特点放在更大的范围考虑;第二,对京津冀产业关联性缺乏全面深刻的描述;第三,缺乏有效的分析工具。由此,本文应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尝试对京津冀区域间的产业关联性进行更为清晰的刻画,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该区域产业特点对区域关联性的影响。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由Isard在1951年首先开始用于分析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现已成为区域经济分析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该模型可以全面而系统地反映各区域间与各部门间的经济联系,比较不同区域间的产业特征以及分析区域间产业关联程度。近年来,区域间投入产出技术传入我国。国家信息中心(2005)编制了我国第一份典型调查与非典型调查相结合的 8 区域30部门投入产出表。随后我国的一些专家,如张亚雄、赵坤(2006)等,开始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区域间的产业联系进行全面分析。李善同(2010)利用引力模型和交叉熵法对2002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进行了扩展并估算出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本文即以此数据为基础展开相关研究。

二、区域关联性的测算

本文设计使用区域关联指数表示一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区域关联性,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k为某地区与k地区的区域关联指数;Lik为自k地区i部门调入量比重或至k地区i部门调出量比重,具体为:

其中:Xik为自k地区i部门调入量或至k地区i部门调出量。

根据公式计算出北京、天津、河北在省际调入与调出方面区域关联指数最高的5个地区如下表所示。

表1 京津冀的区域关联指数排名

从京津冀的区域关联指数排名上看,三地区在省际调入与调出方面都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只有河北在省际调入方面与天津联系不大。具体而言,北京在省际调入与调出方面与河北的联系最密切,与天津的联系相对较弱;天津在省际调入与调出方面与北京与河北都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河北则与北京联系最密切,与天津的联系相对较弱。总体而言,三地区相互间的贸易量要明显超过与其他地区的贸易量,所以三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区域合作现象。

三、产业特点对区域关联性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的影响

京津冀三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区别。从各行业的产出比重看,北京排名前10的有7个属第三产业,3个属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优势非常明显;天津排名前10的有8个属第二产业,2个属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优势非常明显;河北排名前10的则有1个属第一产业,8个属第二产业,1个属第三产业,其中农业占比超过10%,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均有较明显的优势。三地区在产业上的异构性对区域内产业关联性势必产生重要的影响。

为考察产业结构对区域关联性的影响,我们将产业结构因素作为权重加入区域关联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这里的Lik成为加权后的自k地区i部门调入量比重或至k地区i部门调出量比重,Xik为自k地区i部门调入量或至k地区i部门调出量,Wik为权重,即:

由此计算出京津冀三地区加权平均后的区域关联指数,其中指数最高的5个地区如下。

表2 加入产业结构因素的京津冀区域关联指数排名

加入产业结构因素后,只有天津在省际调入与调出方面和北京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三地区在其他联系方面均有所减弱。以下是对三地区联系受产业结构影响的具体分析。

在省际调入方面,北京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方面的调入量占所有行业调入量的比重最高,达9.3%,而该行业从广东的调入量占比48%,将近一半,因此促使广东成为北京在省际调入方面最密切的地区;另一方面,在农业方面,北京从河北的调入量占15%,居各地之首,但由于北京农业的调入量仅占全部调入量的3.8%,比重偏小,从而使得河北在北京省际调入方面的地位有所下降。从天津的调入情况看,北京在天津的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等调入量比重较大的行业均给予了明显的支持,因此北京是天津省际调入方面最主要的地区。从河北的调入情况看,农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调入量比重较大,但这其中的很多行业北京与天津都没有给予明显的支持,反而是山东在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辽宁在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广东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给予了比较明显的支持,促使河北在省际调入方面与山东、辽宁、广东等地形成了较密切的联系。

在省际调出方面,北京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的调出量占所有行业调出量的比重最高,达18.6%,而在该行业的调出量中有32.8%调往广东,这又一次使广东成为北京在省际调出方面联系最密切的地区。天津的省际调出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中化学工业的调出量主要集中在北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广东,这使得北京和广东成为天津在省际调出方面联系最紧密的地区。河北的省际调出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中化学工业的调出量主要集中在浙江,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调出量主要集中在山东,这就使得山东和浙江成为河北在省际调出方面联系最紧密的地区。

(二)地理位置的影响

在加入产业结构因素之后,我们发现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区域关联性有所减弱,一些在距离上较远的地区逐渐加入了进来。这一现象促使我们进一步考察地理位置与区域关联性的关系。关于地理位置影响的考察包括两部分,一是考察地理位置对产业的影响程度,二是进一步考察地理位置与行业的相关性。

关于地理位置对产业的影响程度,我们以某地区与k地区省会城市之间的距离作为两地区之间的距离,通过eviews软件测算地理距离对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省际调入(调出)总量的影响程度。测算结果表明,地理距离对一产调入与调出总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对二产调入与调出总量的影响均显著,对三产调入总量的影响显著,但对三产调出总量的影响不显著。

关于地理位置与行业的相关性,首先对距离向量与i行业省际调入(调出)向量求皮尔逊相关系数,其次将京津冀三地区的进行平均计算出该区域距离向量与i行业省际调入(调出)向量的平均皮尔逊相关系数。由此计算出的结果显示:(1)在省际调入方面,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很多第二产业部门与区域距离有比较明显的负相关性,说明这些部门在省际调入方面对区域距离比较敏感,受距离远近的影响较大;(2)在省际调入方面,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旅游业及一些第三产业部门与区域距离的相关性很弱,说明这些部门在省际调入方面对区域距离不敏感,受距离远近的影响小;(3)在省际调出方面,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等很多第二产业部门与区域距离也存在比较明显的负相关性,说明这些部门在省际调出方面对区域距离也比较敏感,受距离远近的影响较大;(4)在省际调出方面,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旅游业及很多第三产业部门与区域距离的相关性也很弱,说明这些部门在省际调出方面同样对区域距离不敏感,受距离远近的影响小。可见,不同行业部门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不同,因此一个地区对行业部门的选择也会对其区域关联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对k地区区域距离向量与各行业省际调入(调出)向量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以产业结构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可以计算出该地区产业整体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结果显示,在省际调入方面,天津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最高,北京次之,河北第三;而在省际调入方面,天津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最高,河北次之,北京第三。究其原因,天津的主导产业是化学工业等第二产业部门,这些部门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较高造成了天津产业整体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高;而北京的主导产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部门,这些部门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较低造成了北京产业整体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也较低。河北的情况则比较特殊: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河北除与北京、天津相邻,还与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辽宁相邻,这使河北可以在更大的空间范围选择合作对象;其次,从产业供求上看,北京和天津无法在第一和第二产业方面对河北形成有力的支撑,致使河北必须转向其他临近地区寻求合作,从而降低了对京津的依赖程度。

(三)产业优势的影响

为反映一地区产业的比较优势,我们使用区位商指标。区位商表示k地区i行业在本地总产出中的份额与整体行业占全国经济总产出的份额之比,计算公式为:

为考察i行业产业优势与i行业省际调入的关系,我们对由i行业区位商向量与i行业省际调入向量求皮尔逊相关系数,再将京津冀三地区的进行平均计算出该区域i行业区位商向量与i行业省际调入向量的平均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结果表明,科学研究事业、旅游业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区位商向量与省际调入向量相关系数最高,接近或超过0.8。前文已提到旅游业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很低,显示受区域距离影响小的行业更倾向于选择具备产业优势的地区进行合作,而受区域距离影响大的行业选择具备产业优势的地区进行合作的难度也比较大。

四、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京津冀地区产业的结构与特点对该地区产业关联程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产业的异构性决定了该地区产业关联程度与长三角存在很大差异。首先,主导产业的特点决定了一地区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相对而言,第二产业的多数部门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较强,而第三产业的多数部门与第二产业的少数部门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较弱。由此,像北京这样主导产业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较弱的地区对临近区域的依赖性较低,更有可能与更远的地区发生产业联系;而像天津这样主导产业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较强的地区对临近区域的依赖性较高,与更远地区发生产业联系的可能性就比较低。其次,主导产业的特点决定了一地区对具备产业优势地区的选择权。如果主导产业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较弱,该地区就更有可能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选择具备产业优势的地区,从而进一步提高在该产业上的生产效率;反之,如果主导产业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较强,该地区就不太可能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选择具备产业优势的地区,从而对该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可见,京津冀地区产业关联程度较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三地在产业上的异构性是造成区域关联性弱的主要原因。北京在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的很多行业与天津、河北关系密切,但北京的主导产业是第三产业,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较弱,所以与区域距离较远、但具备产业优势的地区联系更密切。天津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较强,所以与北京、河北的联系最为密切,对北京、河北的依赖程度也最高。河北的主导产业是第一、二产业,对区域距离的敏感度也较强,但与京津相比,河北相邻省份更多,进行区域合作的范围更大,所以对京津的依赖程度较低。

从趋势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交通方式的改变,一些新兴产业已经对以空间距离为主要约束条件的传统区域合作理念提出了挑战,空间距离的约束性日趋弱化。在这种情况下,一地区在进行产业升级时更应着眼于如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弥补与其他地区在产业优势上的不足,才能进一步体现出其在空间距离上的优势,从而构建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模式。

[1]李善同.2002年中国地区扩展投入产出表:编制与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省际敏感度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偏序集的省际碳排放效率评价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孙婷婷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开放与我国居民收人增长*——来自2001~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考察
Diodes高性能汽车霍尔效应闭锁提供多种敏感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