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比序列视角下“不是A但是/只是/而是B”之比较

2013-09-21 07:23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标准值单向双向

王 振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 610064)

差比序列视角下“不是A但是/只是/而是B”之比较

王 振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 610064)

语言中的某些词或词组可以形成一个差比序列。将不同差比序列项分别嵌入“不是A但是/只是/而是B”框架,对其嵌入条件、语义内涵和否定类别分别加以比较,可从新的视角发现这三个框架深层次的区别与联系。

差比序列;不是A但是B;不是A只是B;不是A而是B;比较;语用否定

1 差比序列的概念

列文森提出“荷恩等级关系”,用以完善会话含义理论。他指出,<S,W>中,S的信息强度大于W且两者词汇性质相同、涉及相同的语义关系或来自相同的语义场,镶嵌在同一个句子框架内得出两个句子A和B,若句A蕴涵句B,则可构成荷恩等级关系,比如 <all,some>、<know,believe>[1]。这一概念促进了“量原则”的构建,完善了等级含义的推论[2],但似乎尚未在其他方面发挥较大作用。我们结合荷恩等级理论和数学中数轴的相关内容,提出“差比序列”概念,并尝试以此探究汉语中“不是A而是B”、“不是A只是B”、“不是A但是B”三个框架的区别与联系。

汉语中有一些表达同一属性或表示同一事物的词或词组,它们因程度与等级的高低、数量的多少、语义范围的大小、感情褒贬、意义积极与消极等的不同而构成一个差比序列,简称“序列”。按照贾彦德先生对汉语语义场的分类,十类语义场中表等级的顺序义场、反义义场、部分否定义场和两极义场涉及差比序列项[3],但两者并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故本文定义“差比序列”时未借用“语义场”的概念。序列中的每个词或词组都是该序列的项。差比序列有单向和双向之分。一般表示某种属性程度高低或者人的感情倾向的序列是双向的,如“悲痛——伤心——高兴——狂喜”。我们借鉴数学中数轴的相关概念,称双向序列中表示贬义、消极义等的词所在的向为负向,称这些词为序列的负项;褒义、积极义或者中性义的项为正项;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即一般化的情况为原点,它不一定客观存在,或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表示同一序列中等值异向词的中间状态。原点左侧的项为负项,右侧为正项。序列中的项与原点的距离称为值,值的正负与向的正负一致。值的高低反映词义的强弱①有时值难以用一个明确客观的标准加以衡量,故是相对的,是在一个序列中产生、存在、理解与使用的。但由于人们对这些序列具有约定俗成的认知,使用序列中某个项时一般不必说明序列其他项的情况。比如,表示一天中时间段的项“早晨”,究竟是几点到几点并不确定,但它的值一定大于“凌晨”而小于“上午”。又如,“非常粗心——粗心——细心——非常细心”中“细心”的具体标准或者值是多少,也不明确,但是我们的共识是“细心”为正项且值低于“非常细心”。故在使用序列中的某个项时,说话人一般会准确定向而大概定量。,值的正负则反映词义的感情倾向。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或等级的序列多是单向的,如“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这类序列一般只有表示中性义的正项,称为单向正序列。有的序列,如“犯错—犯罪”,只有负项,称单向负序列②因为“原点”是双向序列的特有概念,单向序列无作为中间状态的原点,也不存在以原点为起点的双向增值排列。为了让单向序列简明统一,行文时无论单向正、负序列均按照从左到右的线性增值顺序排列。。综上,差比序列有单向和双向两种,单向又分单向正序列和单向负序列两类。

同一双向序列中同向的项之间或部分同一单向序列项之间可能存在单向衍推关系:若A、B同向,且B的值高于A,表示为A-B,则B衍推A,即B真则A真。如“失望—绝望”、“犯错—犯罪”,若一个人达到了“绝望”的程度,则说其“失望”也不为过,反之则不然;同理,若一个人犯了罪,则他必然也是犯了错。

此外,差比序列可长可短,至少由两个项组成;同一差比序列中不同的项亦可简可繁,可以是词或者词组。

荷恩等级是较早关注差比序列现象的理论,其排列顺序是<强,弱>,我们所谓差比序列按照数轴增值顺序排列,距原点越远值越大,以求与人的一般认知经验相吻合。其次,荷恩等级将同一序列的正、负向分离,使之成为两个等级序列,比如<empty,emptier>,<fuller,full>[4],我们将其纳入同一序列以保证序列语义的完整性,按照数轴规则进行线性排列:emptier—empty—full—fuller。

2 差比序列项嵌入“不是A但是/只是/而是B”框架的考察

嵌入框架结构中的差比序列项可能是同序列的,也可能是跨序列的;可能属于单向序列,也可能属于双向序列;可能是双向序列中同向的项,也可能是异向的。以下将对此进行分别考察,重点分析其嵌入条件和语义内涵。为方便考察,我们将“不是A但是/只是/而是B”框架中的A定义为前项,B定义为后项①框架中“不是”表示否定词,可为“不是、并非、并不、不”等,框架成句时依句法限制而灵活选择。。

2.1 同序列项的嵌入条件和语义内涵

2.1.1 不是A但是/只是B

先看下面的句子:

(1)他不是局长,但是/只是个科长。

(2)他不算英俊帅气,但是/只是五官端正。

(3)他表现不是很差,但是/只是有点儿差。

句(1)的前项和后项属于同一单向序列,(2)的前项和后项是同一双向序列的正项,句(3)的前项和后项是同一双向序列的负项。三句都是前项值大于后项值。

再看下面的句子:

(4)*不是多半如此,但是/只是全部如此。

(5)*他并不失望,但是/只是绝望。

(6)*老板不是有钱,但是/只是非常有钱。

这三句都是框架中前后项同向且前项值低于后项值,句子不成立。从形式逻辑角度看,将某一差比序列中的两个同向词抽象化为:A—B,令B的值高于A,则B→A(如果B,则A)成立,其等价命题-A→-B(如果非A,则非B)成立,那么-A→B(若果非A,则B)不成立,故“不是 A,但是/只是 B”也不成立,因为无论“但是B”还是“只是B”都含有“是B”的意思。所以,当同一序列同向词嵌入“不是A但是/只是B”框架中时,若前项值低于后项值则句子不成立。以上是就同向词而言的,下面再看异向词的例子:

(7)*他不漂亮,但是/只是丑陋。

(8)*今天不冷,但是/只是很热。

这两句中的前、后项均不同向。这种序列项嵌入“不是A但是/只是B”框架中,不能构成正确的句子,这是由逻辑语义重复所致。因前项与后项方向相反,一正一负,前项受到“不(是)”的否定之后则与后项的方向相同,从而导致语义重复,不能构成语义转折,因而不符合“不是A但是/只是B”的转折属性,故句子不成立。

综上,同序列项嵌入“不是A但是/只是B”的条件是:前项与后项同向;前项值高于后项值。

两者的嵌入条件相同,但是语义内涵不一。解释语义内涵前先引入两个概念:心理标准值(S)和现象值(O)。S是一种下限值,若S为A,A为正项时,S即说话人可以接受、认可的最小值,即大于或者等于A的情况是可以接受的;若A为负项,S是说话人不可接受的下限值,即若说话人不接受A或大于A的情况。O是说话人所陈述的他所认为的客观值,也是逻辑真值,不涉及主观期待或认可。由于每个句子都是出现在一定的上下文或者语境之中的,为了语义内涵考察的准确性,现将框架置于具体对话之中加以分析:

(9)a.他混了那么久,还没混到个局长!

b.他不是局长,但是/只是个科长。

(10)a.他从小就想当局长,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局长了。

b.他不是局长,但是/只是个科长。

(11)a.看他这气派,应该是个局长!

b.他不是局长,但是/只是个科长。

这三段对话中,前项A均为局长,后项B均为科长。b是含框架的句子的发出者,称之为“说话人”,则a就是b的“听话人”。

就框架“不是A但是B”而言:(9)中,a的心理标准值为A,即其所能接受的是“他至少要当局长”,b的心理标准值为B,即其认为“他当了科长”是可以接受的;就现象值而言,a是 -A,b是 -A&B②“-A”表示“不是A”或者“否定 A”,“B”表示“是 B”或者“肯定 B”,“&”表示“并且”。,即a陈述的事实是“他不是局长”,b陈述的事实是“他不是局长”和“他是科长”。(10)中,a的心理标准值和现象值均不明,记为空值,用φ表示,b的心理标准值为B,现象值为-A&B。可用符号表示为:a—S—φ,b—S—B;a—O—φ,b—O— -A&B。同样,(11)可表示为:a—S—A,b—S—B;a—O—A,b—O—-A&B。据此可站在说话人的立场,从“值”的角度总结,“不是 A但是 B”的语义内涵即:说话人的心理标准值是B,现象值是-A&B,重在表现说话人的心理标准值和现象值B。

如果说“但是”表示强转折,“但是B”是对“不是A”的颠覆,那么“只是B”则只能算是对“不是A”的补充,表明说话人对B的不满,而A主要表明的是听话人的心理标准值或者某种疑惑,故只能推断说话人心理标准值高于B,现象值则与“不是A但是B”完全相同。故“不是A只是B”的语义内涵为:说话人的心理标准值高于B,现象值是-A&B,重在表现说话人的现象值为-A、心理标准值高于B。

2.1.2 不是A而是B

“不是A而是B”的用法比前两者自由许多,不仅用于同向且前项值高于后项值的情况,也可用于前项值低于后项值以及跨向的项之间。当前项值高于后项值且两者同向时,“不是A而是B”的功能就是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基本无主观性。其语义内涵是:说话人的心理标准值是φ,现象值是-A&B,强调说话人的现象值B。可见,同序列、同向且前项值高于后项值的条件下,“不是A但是/只是/而是B”的心理标准值的精确性渐低,依次为:B、高于B、φ。即从一个具体值,到范围值,到空值。换言之,此时三个框架心理标准值的精确度或者主观性高低可以形成一个连续统,分别为:不是A但是B>不是A只是B>不是A而是B。

当前项值低于后项值时,如:

(12)他不是很好,而是相当好。①邵敬敏[4]指出,“不是A而是B”假性否定中有一类是递进性的,即否定程度低的来凸显程度高的,这个递进也可以递退,如“他不是犯罪,而是犯错误”。我们认为,表示递退的“不是A而是B”中前项值高于后项值,属于真值否定而非假性否定,与“不是A但是/只是B”类似,亦可说“他不算犯罪,但是犯了错”、“他不是犯罪,只是犯了错”。

这与前一种情况类似,重在说明现象值的准确性,其语义内涵是:说话人的心理标准值是φ,现象值是-A&B,强调说话人的现象值B的准确性和A的不适宜性。

当前后项不同向时,如:

(13)他不是很好,而是很差。

此时重在某种正反的对比,其语义内涵是:说话人的心理标准值是φ,现象值是-A&B,强调说话人的现象值-A和B的对立。

2.2 跨序列项的嵌入条件和语义内涵

2.2.1 不是A但是/只是B

首先看下表(表1):

表1 跨序列项嵌入“不是A但是/只是B”的四种情况

上表中成立的句子所包含的A、B两项分属于两个双向序列,且A、B同向。因为“不是A但是/只是B”否定前项,肯定后项,使得原本同向的两个项变得异向,故构成转折,否则不能构成转折。此外,A和B语义上还应密切关联。具体而言,不同单向序列之间往往语义关联性极小,一般不能嵌入“不是A但是/只是B”中;双向序列也要求语义关联性强方可,比如,“愚笨—聪明”是内在秉性或智商,“丑—美”是外在长相,两者都是形容人的序列,具有静态性、稳定性,语义关联性较大,故一般可用于同一框架。而长相序列与心情序列虽皆可形容人,但是长相难变是静态的,心情多变是动态的,语义关联性较小,故一般不可跨用。如:

(14)*她不漂亮,但是/只是很高兴。

总之,跨序列项嵌入“不是A但是/只是B”的条件是:双向同向性和语义关联性。

就语义内涵而言,跨序列嵌入的项重点是“向”的正负而不是“值”的高低。“不是A但是B”的语义内涵是否定A的向,凸显B的向,且A所在序列表示的内容在说话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低于B。如:她不漂亮,但是聪明。既凸显了其聪明,也表明说话人认为内在秉性或智商比外在长相更重要。“不是A只是B”的语义内涵是在肯定B向的基础上凸显对A向的否定,且A所在序列表示的内容在说话人心目中的重要性比B高。同样如:她不漂亮,只是聪明。强调了她的长相不美,且说话人此时认为长相比智商重要。同样是[-漂亮][+聪明],“不是A但是B”凸显了[+聪明]以及智商的重要性,“不是A只是B”凸显了[-漂亮]及长相的重要性。

2.2.2 不是A而是B

“不是A而是B”的跨向嵌入与同向嵌入很不同,其嵌入条件与“不是A但是/只是B”一致,如:

(15)他不是漂亮,而是聪明。

(16)他不是长得丑陋,而是性格孤僻。

(17)*他不是长得丑陋,而是性格开朗。

(18)*她不是漂亮,而是高兴。

例句(15)、(16)中的前、后项属于不同序列且都同向、语义关联性强;(17)中,前、后项语义关联性也强,但是异向,句子不成立;(18)中,前、后项同向,但是语义关联性不强,句子不成立。故此时“不是A而是B”嵌入跨序列项的条件与“不是A但是/只是B”一样,要求双向同向性和语义关联性。但“不是A而是B”语义内涵为否定前项的向,肯定后项的向,并未凸显前、后项所在序列表达的内容在说话人心中重要性的高低。

3 三个框架中前项的否定类别

否定分为两种:如果事实上,C≠A,那么命题“C不是A”即为真值否定;如果事实上,C=A,那么命题“C不是 A”即为非真值否定或假性否定[5]。前者也称语义否定;后者也称语用否定,是对语句适宜条件的否定[6]321。

“不是A但是/只是 B”中的否定都是语义否定;“不是A而是B”则可以进行语义和语用两种否定。

沈家煊对此做了相应考察,并提出了“量级”的概念。他认为,“用‘但’连接的句子总是涉及一个p>q的量级”。如:“*她不漂亮,但是她很吝啬。”“她不漂亮,但是她很聪明。”沈家煊先生认为,前句不成立,因为“漂亮”和“吝啬”难以组成一个量级,但他并未就量级的组合条件作出明确阐释;而后句成立,因该句也可说成“她不是又漂亮又聪明,但是至少聪明”,从而抽象出量级<又漂亮又聪明,聪明>,这样便符合 p>q的原则[6]329。我们认为,“她不漂亮,但是她很聪明”中直接涉及的序列项是“漂亮”、“很聪明”,属于不同的序列,其量级并无可比性。若人为将“不漂亮”改成“不是又漂亮又聪明”,其语境条件、语义内涵和语用效果也可能随之改变,且把原先的无标记否定变成了有标记否定[7]。本文认为,应当立足“她不漂亮,但是她很聪明”这句话的自身原型去从双向同向性和语义关联性的角度加以解释。结合语义否定的概念,从本文所提出的“值”的角度来看,“不是A但是/只是B”中,就说话人而言,O=-A&B,其中A>O,B=O,即 A 不符合现象值或者逻辑真值,对A的否定就是语义否定;从另一角度看,因为“不是A但是/只是B”的嵌入条件是A>B,故A衍推B,即A真则B真,但A假则B在逻辑上可真可假,所以否定A、肯定B是合乎逻辑的,也是符合合作原则中的“量原则”的,对B的否定是正常的语义否定。

此外,我们认为,存在p>q的量级,则可以用“不是p但是q”表示一种语义否定,但是并非所有“不是p但是q”都存在一个p>q的量级,如沈家煊先生的另外一例“张三不是北京人,但(他)是天津人”[6]330,其中涉及“北京人”、“天津人”两个项,按照p>q的观点,“北京人”>“天津人”。可是我们同样可以说“张三不是天津人,但(他)是北京人”,是否又意味着“天津人”>“北京人”?这样一来,量级颠倒,便无法说明量级高低究竟如何确定了。我们认为,“北京人”和“天津人”不能构成量级,或者说,它们是并列的等比序列,而非差比序列。“张三不是北京人,但(他)是天津人”一句是等比序列嵌入“不是A但是B”框架的例子,说明用“但”连接的句子并非总是涉及一个p>q的量级,这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不予详述。

“不是A而是B”的情况略显复杂。若A、B同序列、同向且A>B时,“不是A”为语义否定;A、B同序列、同向且A<B时,为语用否定,因为此时B衍推A,B为真,则A为真,A为假,则B为假,“不是A而是B”意味着A假B真,则对A的否定就不是对真值条件的否定,如例句(12)中“他不是很好,而是相当好”,“相当好”的人则一定也是“很好”的,反之则不成立①关于语用否定,沈家煊[6]曾举过这个例子:她不是什么“女人”——她是我妻子!因“妻子”为真,则“女人”也为真,肯定“妻子”的前提下否定“女人”的则并非对真值的否定,故属于语用否定。我们认为,此句并非典型的语用否定。因为这里的两个序列项不是“女人”和“妻子”,而是“什么女人”和“妻子”。这里的“什么”不可忽视,它并非句法强制性成分,但是具有重要的语义约束功能。原句如果说成“她不是女人,而是我的妻子”,则会令人感到十分别扭。“什么女人”这里指示“情妇”或者“第三者”之类的人,并非女性的泛指。;A、B同序列、异向,则A、B语义相反,逻辑上必有一真一假,故B为真时,A为假,对A的否定就是语义否定;A、B跨序列时要遵循双向同向性的原则,此时由于前、后项分属不同序列,表达不同的内容,不存在衍推关系,肯定B时并不意味着A也为真,故此时“不是A”为语义否定。总之,只有当A、B同序列、同向且A<B,或者说B衍推A的时候,“不是A而是B”属于语用否定,其余均为语义否定。

4 结语

本文提出了差比序列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对“不是A但是/只是/而是B”三个框架结构进行了多角度区分,重点探究了同序列和跨序列嵌入式的条件和语义内涵,并分析了三个框架中“不是A”的否定类别。具体考察结果见下表(表2):

表2 差比序列项嵌入“不是A但是/只是/而是B”的考察结果

[1]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5.

[2]徐盛桓.论荷恩的等级关系: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系列研究之十[J].外国语,1995(1):11.

[3]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2-175.

[4]易仲良.论级阶数量含义的语用功能[J].外国语,1994(3):4.

[5]邵敬敏,王宜广.“不是 A,而是 B”句式假性否定的功能价值[J].世界汉语教学,2010(3):325.

[6]沈家煊.“语用否定”考察[J].中国语文,1993(5).

[7]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58.

Comparison of“Bu Shi(不是)A Dan Shi(但是)/Zhi Shi(只是)/Er Shi(而是)B”from the View of Semantic Gap Sequence

WANG Zhen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China)

Some words and phrases can form a semantic gap sequence.By inserting different items of the sequence into the structures of“bu shi A dan shi/zhi shi/er shi B”,this paper compares their inserting conditions,semantic connotations and negative categories,finding out some underly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hree structures from a new angle of view.

semantic gap sequence;bu shi A dan shi B;bu shi A zhi shi B;bu shi A er shi B;comparison;pragmatic negation

H109.4

A

1009-3907(2013)11-1435-05

2013-08-04

王振(1990-),男,山东巨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

柳 克

猜你喜欢
标准值单向双向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用“单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指标体系问题研究
从单向到双向的合作治理及实现路径
浅析风电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设立与监控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一种工作频率可变的双向DC-DC变换器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