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支持对门诊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作用

2013-09-21 07:27叶基财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压病人

叶基财

(梅县梅南镇卫生院,广东梅州 51477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血压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有效控制血压可显著减轻高血压的危害,降低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公认的高血压发病是超重、高盐膳食及中等以上饮酒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病人的非药物治疗控制血压的依从性行为直接关系到高血压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2]。改善生活方式不仅是轻度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式,也是中高度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础,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干预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门诊高血压综合防治家庭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研究于2010年7月-2012年7月对我院门诊收治的58岁以上的43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家庭支持与老年高血压病人非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干预措施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筛查 对在我院门诊建档的6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筛查,选择其中符合条件的435例患者,纳入标准:在本地区居住1年以上,年龄≥58岁(最大87岁),有高血压病史(病程1年以上,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定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瓣膜病、心肌病、妊娠、哮喘、心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纯收缩期高血压等患者。

1.2 研究对象分组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定版)-非药物治疗部分自制患者非药物治疗依从性问卷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①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婚姻、职业、文化程度等;②调查病人非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家庭支持情况。根据家庭支持情况分组:有家庭支持的为实验组(171例),无家庭支持的为对照组(264 例)。

1.3 干预方法 435例患者建立基础档案和高血压专档,自制简单易行的健康行为日历台,以周为单位记录患者非药物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内容包括膳食限盐、减少膳食脂肪、适量运动、心态乐观、减轻体重、戒烟戒酒等6个项目,发放台历435份。干预人员为我院心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统一培训后,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随访、健康讲座等。实验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每月定期随访和家庭支持因素干预,对家庭成员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教育,使家庭认识到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对照组,仅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不对家庭成员进行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非药物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情况。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调查43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58-87岁,男256例、女179例,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占68.5%(298/435),文盲占7.6%(33/435),初中以上占23.9%(104/435)。实验组171例患者,年龄58-82岁,男63例、女性108例;对照组264例,年龄58-87岁,男122例、女142例。

2.2 两组患者非药物治疗依从性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非药物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监测血压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非药物治疗依从性[例(%)]

2.3 两组患者的血压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压( ±s,单位:mmHg)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压( ±s,单位:mmHg)

组别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实验组 171 157.23±5.05 93.16±4.22干预前 对照组 264 153.29±6.18 95.08±3.99 P >0.05 >0.05实验组 171 136.20±4.92 76.18±3.16干预后 对照组 264 158.16±6.84 94.32±4.36 P <0.01 <0.0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干预后非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监测血压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国内外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糖尿病、肿瘤的发病率并延长人的平均寿命;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收缩压下降10-20mmHg或舒张压下降5-6mmHg,3-5年内脑卒中、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和冠心病事件分别减少38.0%、20.0%和16.0%,心力衰竭减少50.0%以上[3-4]。

高血压发病与高盐饮食、缺少运动、肥胖、吸烟等有关。本研究发现,干预后两组患者限盐、减轻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限盐、减轻体重尚未引起高血压患者的重视。分析原因,一是患者家庭的饮食结构难以改变,我国传统的膳食偏咸,而且少有分餐制,这样不利于高血压患者控制盐的摄入;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腻饮食和食盐的摄入量普遍过多。二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晚餐以肉食为主,使胆固醇在夜间的合成增加,从而导致肥胖和腹围增加,不利于控制体重。因此,要加强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饮食教育,嘱其多食优质植物蛋白、蔬菜、水果,食盐的摄入量以≤6g/d为宜。

高血压家庭支持是门诊干预的一部分,家庭功能与个体心理和身体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5-7]。许多老年高血压病人因为年龄大,记忆、认知与行为能力受损,不能长期坚持合理饮食和有氧运动,而且对降压药物的品种、剂量、使用方法、服药时间记忆不清,容易出现误服、漏服、多服等现象,从而导致血压控制不佳和不良生活事件的发生。

通过对病人和家属共同进行认知、心理及行为等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和家属对高血压病知识的认知,家属参与到病人的治疗和监测中。一方面,家属在对饮食种类的选择、烹调、盐的控制等方面能积极配合,选择低脂、低糖、高纤维,降脂、降压等食物,而且还能指导与督促病人戒烟限酒,指导病人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快走、打太极拳、跳舞等。家属还可督促病人按时、准确地服药,定期给病人监测血压,发现问题随时打电话向医生咨询;及时调整降压药物的用量和种类,防止因病人误服、漏服、多服发生低血压或高血压急症等不良生活事件,为安全有效地降压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另一方面,家属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提高,可减少或避免让病人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大悲大喜、焦虑、愤怒等)以及家属负面情绪的影响,为病人创造一个温馨轻松的家庭氛围,使病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病人血压的稳定。

家庭支持能够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不良生活行为,提示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向高血压患者详细解释危险因素的危害性和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从而使高血压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降低血脂和体重指数,减少不良生活事件的发生[8-9]。对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干预改变的不单纯是病人的生活方式,还有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使病人的整个家庭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利于患者稳定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家庭是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依托,无论社会保障体系多么完善,都无法代替家庭的作用[10-11]老年高血压病人由于身体状况、社会角色和生理环境的变化,更加需要家庭的关怀与照顾。在对老年病人进行医疗护理时,应充分考虑到家庭对病人的影响从家庭的因素中寻找老年病人存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实施系统化、个体化的家庭照顾。强调家属的参与和监督,改变整个家庭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病人血压的稳定性和降压的有效性、安全性,使病人的病情得到良好控制,从而减少不良生活事件的发生,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综上所述,目前人们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认知还不够,包括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特别是非药物治疗依从性低。因此,医务人员要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完善门诊支持系统,让有限的医疗资源惠民及全民。

[1]李惠.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58.

[2]赵庆华,刘剑,方琴,等.高血压病人非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4):12-13.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2-168.

[4]刘保连.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J].全科护理,2009,7(11):990-991.

[5]吕岩玉,李子贵,王利红,等.北京市中关村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方案实施效果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 26(6):400-403.

[6]彭燕.基层医院高血压治疗现状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28-129.

[7]潘根富,江灵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达标的作用[J].上海预防医学,2009,21(5):239,248.

[8]符可文,陈赤霞,赵亚丽,等.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 30(14):1776-1777.

[9]McDonald-Miszczak L, Wister AV, Gutman GM. Self-car among older adults: an analysis of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 illness contexts [J]. J Aging Health, 2001, 13(1):120-145.

[10]张桂娟,马民.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34-36.

[11]陈首英,尹博英,李贞洁,等.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因素调查[J].高血压杂志,2003,11(5):486-488.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压病人
谁是病人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病人膏育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