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针法为主治疗少阳经型偏头痛疗效观察

2013-09-25 08:52王伟华焦洋于薇薇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少阳经子午流针法

王伟华,焦洋,于薇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头痛疾病,其病因复杂,多见于青年女性,呈周期性发作,多有家族史。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少数典型病例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障碍等先兆。笔者采用子午流注针法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少阳经型偏头痛,并与常规针刺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30例中,男 16例,女 14例;年龄 14~56岁,平均38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10年。对照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6~54岁,平均36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神经病学》[1]有关标准拟定,TCD检查协助诊断,所有患者TCD提示有颅内血管紧张度增高、痉挛,供血不足,或脑血管紧张度降低、扩张等。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以少阳经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的针刺选穴原则。取太阳、丝竹空、角孙、率谷、风池、外关、足临泣穴。常规消毒后,使用长40 mm毫针,进针得气后,接电针仪,选选密波,频率 30 Hz,留针 30~40 min。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2.2 观察组

采用子午流注针法配合常规取穴治疗。采用徐氏纳甲法,运用子午流注针法按时取穴,时间以本地时间为准,依“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为原则,通过徐凤的“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开穴,如该时无穴可开,即采用合日互用取穴法,但仍可有二十四个闭穴,即通过单氏“一四二五三零”规律进行补穴,将闭穴变成开穴。先针刺所开穴位,行龙虎交战手法;再配合常规取穴针刺,方法、疗程同对照组。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偏头痛疗效判定标准评定[2]。采用计分法,重点观察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同时观察伴随症状。①头痛发作次数以月计算,每月发作 5次以上为 6分,3~4次为 4分,2次以下为2分。②头痛程度,发作时卧床为6分,发作时影响工作为4分,发作时不影响工作为2分。③头痛持续时间,持续2 d以上为6分,持续12 h至2 d为4分,小于12 h为2分。④伴随症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3项或以上为3分,2项为2分,1项为1分。

疗效评定,起点分不能低于7分,疗程短于1个月,不进行疗效评定。

治愈:疗程结束无发作性偏头痛症状,停药1个月不发病。

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50%以上。

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0%~50%。

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0%以下。

3.2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子午流注针法加常规取穴治疗少阳经型偏头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取穴治疗。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偏头痛属中医学“少阳头痛”、“头风”、“脑风”范畴,临床颇为常见。偏头痛病因虽多,但与肝阳偏亢,肝经风火上扰关系最为密切,且偏头痛病变部位常为一侧或者双侧,故本文主要研究针刺治疗少阳经型偏头痛。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气皆交汇于此,脑部脉络失和,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气血不畅,瘀阻脉络,人体脉络失于贯通,不通则痛,因而头痛往往是不同脏腑经络气血凝滞的结果,故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为治疗原则。通过针灸的疏通经络作用,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是一种由于颅内、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发作性头痛。针刺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内源性阿片肽是存在于人体脑神经末梢的吗啡样作用物质,是机体内产生镇痛效应的主要物质之一[4-5],针刺能有效影响头痛发作期和间歇期的脑血流异常状况[6]。往往不同疾病的产生与时间有内在的联系,如哮喘多在寅时发作,五更泻多在黎明前发作,陈国成发现中风的发病以夜间为主(戌时至次日卯时为多,而且病情重、病位深、属中脏腑的也是以夜间发病相对白天略多)[7]。当疾病发生时,人体内气血阴阳的平衡失调,致使邪气入侵,而疾病的产生与时间的内在联系,则说明人体内的气血阴阳变化与时间也存在必然联系。针刺时气血的盛衰,针刺时机的掌握都直接影响着针刺的疗效。子午流注针法是以五腧穴为基础,以时间为条件的一种配穴手法。即以“择时”针刺为特点的传统针法,其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思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观察和认识人与天(人与环境)的关系,运用干支学说进行运算、推演人与天的时空关系,进而推算出人体内气血在不同时期的盛衰变化,从而决定在何时选择何穴进行针刺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8],表现人体气血盛衰与天地运转变化的关系,针刺时选择气血最旺的经穴,以达到疏通气血的作用。本课题以徐氏纳甲法为基础,结合合日互用取穴,及相生相克“闭穴”开穴法补充后,纳甲法每日每时都有开穴,所有开穴的属性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相制)的理论。子午流注针法在操作时,要求有严格的操作手法。实践证明针刺手法对治疗的效果,往往能起决定性作用[9-11],研究证实了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偏头痛能明显提高疗效。运用本法治疗少阳经型偏头痛,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易行,且痛苦小,无毒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

[1] 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5-109.

[3] Dai M, Jin M, Shen WN.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uncture for migrain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9(2):84-87.

[4] 吴月兵,张灿珍,沈丽达.内源性阿片肽与电针镇痛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5,11(1):81-82,89.

[5] Yang ZJ, Bao GB, Deng HP, et al. Interaction of δ-opioid receptor with membrane transporters: possible mechanisms in pain suppression by acupunctur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8,6(5):298-300.

[6] 戴明,靳淼,沈维娜.针刺治疗偏头痛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脑血流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9):3-5.

[7] 陈国成.中风发病与时辰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J].吉林中医药,2006,26(6):14-15.

[8] 朱志.中国古典神奇针法[M].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1993:1-37.

[9] 储浩然.龙虎交战手法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2,11(3):40.

[10] 夏秋芳.头针快速捻转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144-145.

[11] 王登旗.学习朱琏老师针刺手法的体会[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3):1-3.

猜你喜欢
少阳经子午流针法
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少阳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双心病”的临床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少阳经辨治探讨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灵龟八法结合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子午流注选穴艾灸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