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央高度集权经济建设模式的改革尝试

2013-09-25 02:29高萌
学理论·中 2013年8期
关键词:经济建设模式

高萌

摘 要:从赫鲁晓夫时期的经济改革,到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改革均以失败而造终,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度集权;经济改革;经济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42-02

赫鲁晓夫1953年9月3日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从此开始了对中央高度集权经济模式尝试改革,历经了赫鲁晓夫时期的经济改革,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改革,这两个时期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结果,但都没有克服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赫鲁晓夫时期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时期在经济理论上的探讨

1.在社会主义社会所处阶段和战略目标方面

十月革命后列宁曾有过“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实践,但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指出:“作为一个小农国家,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苏维埃俄国是处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斯大林在1936年宣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1939年宣布向共产主义过渡。赫鲁晓夫在1953-1959年,基本上坚持了苏联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阶段的观点。1959年初,他认为共产主义已经不是遥远的理想,而是我们最近的明天。他继续贯彻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方针,准备在二十年内,使苏联的产品按人均达到或超过美国的水平,取得胜利,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1]在社会主义社会所处阶段和战略目标上,并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方针,只是对具体政策的小修小补。

2.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方面

赫鲁晓夫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有两种公有制形式,其中国家所有制是“最高形式的所有制”。“50年代末,他宣布苏联进入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时期以后,声称个体经济残余被消灭。”

3.在分配方面,继续坚持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形式

赫鲁晓夫认为:按劳分配“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实质。”但是,“他强调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经营的基本原则之一。在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报告中,他提出物质刺激与精神刺激正确结合起来。在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的支配下,他后来又强调:精神刺激因素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他又提出发展按需分配因素的方针和缩小工资差距的主张。”赫鲁晓夫认为在分配方面,要继续坚持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形式。

4.在国民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方面

在国民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方面,他主张进行改革试验。主要想解决国家经济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的问题。在1961年召开的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他提出了以扩大企业的权限、加强物质刺激、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各种经济杠杆,以及加强经济核算为中心的比较完善的改革思想和方向。”他说“我们的任务是要更多地利用和完善财政信贷的杠杆、卢布监督、价格、利润。我们应当提高利润和赢利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完成计划,应该给予企业以更多的可能性来支配利润。更广泛地利用利润来激励自己的集体良好的工作,来扩大生产。”[1]

(二)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改革

1.把大量的集体农庄改组为国营农场

在农业改革中,把大量的集体农庄改组为国营农场。“1961年为止改组了18 441个,同时不断扩大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经营规模,全苏农场平均农户从1953年的352户增加到1965年663户,同期农庄的农户从平均220户增加到420户,园地从4211公顷扩大到6100公顷。”在农村所有制模式上,搞“一大二公”的改革,严重的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是不会成功的。

2.在分配方面的改革

“1953年9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专门讨论了农业问题,会后根据赫鲁晓夫的报告立即采取措施,严格按公顷计算向国家义务交售畜产品数量的原则,提高畜产品、蔬菜的征购和收购价格,降低私有牲畜向国家交售的标准,免除宅旁园地交售谷物的义务,取消了以往的积欠。”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分配上改革,主要目的是减轻农民的负担,用物质刺激的措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在农业运行机制方面的改革

鲁晓夫重新规定:“如果在制定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畜牧发展指标时候,集体农庄、国营农场领导人和生产管理局领导人发生分歧,那么最后决定权属于集体农庄管理委员会和国营农场场长。”从而,在农业上改变了过去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制度。

4.农业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

1964年,赫鲁晓夫为改变党管一切的状况,试图依靠专家进行管理。他提出了一个方案,准备建立12个农业委员会,分别指导粮食生产等12项专门的农业工作。

5.大规模开垦生熟荒地

大规模开垦生熟荒地,当时成为急速增加粮食产量的最大举措。从1954年到1960年共开垦生熟荒地4183.6万公顷。1954年到1978年,垦荒地区生产粮食近15亿吨,约占苏联当时粮食总产量的40%;向国家交售商品粮7.215亿吨,约占国家粮食采购总量的50%左右。

(三)赫鲁晓夫对工业、建筑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1.赫鲁晓夫在所有制结构和分配上没有质的变化,只是强调物质激励

“在工资方面,主要实行按部门和按地区的统一劳动报酬制度,简化了等级工资制,提高了低工资和中等工资,缩小了工资差别,用计件奖励工资制代替了累进计件工资制,增加了计时工资的比重。”赫鲁晓夫在所有制结构和分配上没有质的变化,只是强调物质激励。

2.赫鲁晓夫在工业、建筑业运行机制方面,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

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编制15-20年的长期经济规划,并以此为依据,将各方面5-7年的计划控制数字,作为整个计划体系的基础。“在物资供应体制方面,从一切为国家调拨,改为产品物资的供销,一般通过供需双方企业直接订立合同的方式解决。但所订合同不能超过上级为他们规定的限额及任务指标。”赫鲁晓夫在工业、建筑业运行机制方面,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

3. 赫鲁晓夫在管理方面,从通过各专业按生产的专业化实行垂直领导的部门管理,改为“分区管理”

中央陆续把计划编制、基建物质、劳动工资等方面的权限,下放给地方和加盟共和国,并相应的调整机构设置,精简人员。赫鲁晓夫的改革,由于缺乏周密细致的准备,有些政策脱离实际,朝令夕改,给苏联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次改革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而夭折,但对于以后的经济改革有很大的影响。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改革

1964年,勃列日涅夫取代了赫鲁晓夫苏共领导地位,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进行了谨慎的经济改革。

(一)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的理论内容

1.在社会主义社会所处的阶段和战略目标方面

在社会主义社会所处的阶段和战略目标方面,勃列日涅夫提出了两阶段论。“第一阶段是建设发达社会主义时期,第二阶段是发达社会主义时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从苏联的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出发,他主张优先稳定的发展重工业,在此基础上保证军事、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注重加强农业、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和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勃列日涅夫打算使经济转向集约化的轨道。

2.在所有制和分配上,从苏联处于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出发,勃列日涅夫主张消灭非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

1965年10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关于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关于生产的经济刺激》决议提出“要使工业工作者的劳动报酬不仅取决于他们个人的劳动成果,而且取决于企业工作的总成果,从过去按劳动的质和量分配到按劳动成果分配,这是按劳分配理论内涵的一个重要的发展。但这个理论并没有成为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思想。

3.在国民经济运行机制上,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思想原则

“1965年9月,苏共中央全会决议中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思想原则:集中计划领导同企业和全体职工的经营的主动性结合;同加强发展生产的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相结合;同完全的经济核算相结合。”[2]这种把集中的计划领导即指令性计划与经济管理方法相结合的思想,较之过去完全排斥经济方法的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初,勃列日涅夫反复的强调高度的组织性秩序和纪律认为这是加速经济发展的源泉。勃列日涅夫总的指导思想是:改进计划工作,改善生产管理,加强物质刺激,认为:经济刺激是发展生产的关键,运用经济杠杆是主要的手段。

(二)新经济体制的实施和发展

1965年9月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新经济体制到20世纪70年代初基本完成,1973年,苏联进入新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新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1.第一阶段在农业上的改革

1965年3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刻不容缓的措施的决议》,决议指出:农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经济规律、集体农庄庄员和国营农场工人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使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正确结合的原则遭到破坏。1966-1970年,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达到每年增长的7.8%的空前水平。

2.第一阶段在工业上的改革

1965年9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决议。具体制定了工业实行新经济体制的各种措施:“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指标:由原来的40多项,锐减到9项;以利润为中心,加强对企业的经济刺激:企业在完成产品销售额等几项指标后可以按比例留成,留成部分可以用于扩大再生产,也可以用于物质激励企业留成从改革前占5%,提高到18%;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有权占有、使用、支配其财产;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从1967年开始调整工业品批发价格,使价格尽可能接近价值。”

但是单纯管理体制权限上的改革,必然出现权一放就乱,一收则死的恶性循环。苏联的经济改革也是这样,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出现了企业谎报成本,单纯追求利润,盲目生产,擅自抬高产品批发价格,工业的增长率高于劳动生产率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伟垣.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的前景[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42-52.

[2]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349.

(责任编辑:田 苗)

猜你喜欢
经济建设模式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在经济建设中运用的设想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