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研究

2013-09-25 02:29董亚平
学理论·中 2013年8期
关键词:大众化困境对策

董亚平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首先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科学内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对策:满足群众利益诉求是前提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灌输是有效方法;通俗化是必要形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59-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这一命题进一步明确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一、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首先必须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和重要意义,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正确原则和方向。在价值观念日益多样的现实社会,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前特别要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系统性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价值体系,不是零散地、随意地拼凑在一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基本内容是既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如果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体性,孤立地把作为整体而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瓦解为它的各自相互独立的部分,不仅这些部分将丧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无法统摄和支配多样化的社会主义一般价值目标。内容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进一步高度精练和提升,以便更好地在人民群众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达到人民群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勇于实践的目标。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层次性的理论体系。当前我国社会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必然导致不同的利益主体产生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从而在一个社会形成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多向性和模糊性价值体系。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居于最高层次的基本价值体系只能是而且也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保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具有统摄和支配地位,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社会主义制度将丧失内在精神和兴国之魂。当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提倡和巩固这种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存在和发展,当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违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批判和反对这种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存在和蔓延。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批判性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日益争夺话语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批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种种社会思潮。尽管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大陆新儒学、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广泛传播,“淡化意识形态”、“边缘化意识形态”、“去意识形态化”等观念也沉渣泛起,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的导向性,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社会思潮的影响,抵制和批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腐蚀,避免和防止错误社会思潮的泛滥,凝聚社会全体人民的共识和认同。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的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任务。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奠定打下了坚实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仍然客观存在着不少影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制约因素。

第一,日益争夺话语权的西方意识形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支配地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民的思想入手。”[1]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强势地位,通过各种途径把形形色色的西方社会思潮、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渗透到我国,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争夺话语权,客观地说,当前社会中存在着理想渺茫化、经济私有化、政治冷漠化、生活物欲化、价值功利化倾向,同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渗透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趋利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理论不断创新,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相冲突的一面,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消极作用不能掉以轻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出竞争原则、效益原则、等价原则、物质利益原则,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竞争性,有可能导致社会公众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趋于功利化、务实化和多样化,社会理想、道德理想日益淡漠,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家庭理想日益强化,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道德价值的不良现象。这种对自身价值的过分追求,如果引导不当、不力,很容易使社会公众滑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第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矛盾。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剧烈变化中,也存在不少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社会矛盾问题恰恰是社会公众的思想热点和难点。这种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不仅在制度层面造成新旧体制的摩擦和剧烈冲撞,也会导致社会文化层面的价值观念和不同行为习惯的冲突与矛盾。面对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关系失调、行为失控,心态失衡、规则失范等问题,使得社会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理性怀疑的问题客观存在,导致社会公众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不如前,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的作用。

第四,蓬勃发展的大众世俗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无论是知识分子文化或是国家意识形态文化,还是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都悄然退出或被挤出文化舞台的中央,大众文化迅速勃兴,各种选秀节目、草根现象、畸形情感等粉墨登场。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倾向,张扬的是“以金钱为基础、以消费为中介、以享乐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生存观念和价值观。在市场化导向下的大众文化不直接对精神价值、人文关怀感兴趣,而在日常生活性、娱乐消遣性、复杂多样性的情境中沉醉于形而下的物质愉悦,其取向就是刺激大众对短暂性、片段性和当下性的追求与认同。在这种充分满足人们欲望的平民文化的冲击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人们的行为都受到影响。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作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能在广大人民群众头脑中自发形成,只有选择合理正确的路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人民群众进行有效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一)满足群众利益诉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前提基础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2]17这明确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群众相结合。但理论同群众的结合必须能够满足群众的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286利益关系理论形态认同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满足利益诉求是人民群众对理论形态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当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通过体现某种价值追求的理论得到满足时,就会对理论所体现的价值追求产生认同倾向甚至情感,并逐渐形成稳定的信念和信仰,但当理论所体现的某种价值追求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时,人民群众自然产生怀疑甚至是排斥,因此,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实现大众化,获得人民群众普遍认同并转化为人民群众自觉追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回答和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回应和引导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的理论困惑,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教育群众和掌握群众。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灌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方法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达到内化和外化的有机统一,实现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而在这一过程中,最困难的是解决意识形态内化认同的问题,使人民群众真信、真学、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理论观念或意识形态要为人民群众所普遍认同并接受,一般而言,除了理论观念或意识形态的内在品质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外,对于先进的理论观念或意识形态,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超前性,更离不开理论观念或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引导。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作为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手段。

猜你喜欢
大众化困境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跟踪导练(一)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