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改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来自广州的证据

2013-09-26 08:49何一鸣高少慧
城市观察 2013年4期
关键词:自由化市场化广州

◎ 何一鸣 高少慧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掀起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这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历程中,处于中国南大门的广东为中国贡献了“深圳速度”、“珠江模式”和“前店后厂”,提供了改革开放的经验模式。尤其是作为广东省会城市的广州,在实施市场化改革策略的同时,享受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技术和信息革命的好处。因为以WTO和IMF为框架的世界市场体系在空间上获得巨大的拓展,这给开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州本土企业提供了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一方面,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加剧了广州企业的竞争程度。在国际上,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广州企业正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全球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两者汇聚到一点就是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竞争因而更加剧烈;另一方面,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当代科技革命继续向纵深发展,变化速度加快、学科交叉更多点位,网络交互作用增强、变化形式更加多样,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因此,本文将把市场化作为研究广州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性解释变量。

在早期的研究文献中,Baker(2000)[5]、Byrd and Turner(2001)[6]、Sambamurthy and Kirsch(2000)[7]、Stirling、Petty and Travis(2002)[8]、周艺艺和平新乔(2007)[4]等认为市场化(或市场竞争条件变化)都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此外,在研究市场化与企业技术相互关系的实证文献中,大多学者认为前者对后者会产生正效应,例如:毛其淋(2010)[2]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计量方法对进口贸易市场化与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发现:贸易市场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对高水平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冯宗宪、王青和侯晓辉(2011)[1]的实证分析也证明了市场化对创新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它对规模效率的影响却是显著为负的。不过,何一鸣(2012)[3]在关于本地的市场化研究中发现,广州在成功实现了从计划向市场的经济制度转轨过程中,道德规范、价值信仰、意识形态等文化价值观念起着主导性作用。

本文在上述文献研究基础上,尝试运用广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数据,实证分析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广州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除本节外,本文的内容结构安排如下:由于要进行实证分析,所以第二节首先给出统计描述,主要包括数据来源、变量选择和指标设计以及统计数据特征分析等内容;第三节综合各种市场化变量与广州企业技术创新指数进行误差修正回归分析;最后一节对计量结果作出总结和分析,从而得到相关结论。

二、指标选取与统计描述

(一)数据来源和工具运用

本文运用的是广州市自1981年到2010年间共3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企业的技术创新数据是通过计算而得到的,基本数据来源于《广东科技年鉴2011》;其他描述市场化改革的变量,包括国有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总产值、海关进出口总额、地区GDP、政府预算内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均来源于1985至2011年的《广州统计年鉴》。

此外,本文为保证结论的精确度和科学性,将运用EVIEWS7.0经济计量软件实证分析以得到可检验的经济学含义。

(二)变量选择和指标设计

1.被解释变量的选择

企业技术创新所涉及的变量有很多,有企业的生产要素质量变化、知识进步、规模节约等内容。为方便分析,本文不妨采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来近似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记为TECHNOLOGY。

2.解释变量的指标设计

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含义,是国有经济形态转向非国有经济的过程,是市场机制在经济协调过程中逐渐发挥作用、政府调节经济的程度不断减弱的资源配置过程。所以,选用了非国有化程度、贸易自由化程度和政府退出程度作为广州市场化改革的特征刻画。

(1)非国有化程度

广州作为广东市场改革的前沿阵地,是发生产权制度变迁最频繁、最活跃的城市,私有财产的积累逐渐形成非国有经济的产权基础,并与国有企业一起成为市场博弈的主体。特别是在市场化的驱动下,非国有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其成长更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程度。为反映非国有经济的市场份额,本文用广州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近似代替,记为FGYH。

(2)贸易自由化程度

广州除了是我省改革的排头兵之外,还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依靠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优势”,广州的对外贸易气象一新,在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下,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此外,衡量一个区域的对外贸易自由化程度,主要看该区域贸易市场的开放度,这可以通过外贸依存度来反映。换言之,外贸依存度越高,说明该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从而与外国市场的联系就越紧密,即对外贸易市场化的程度越高。因此,选择外贸依存度作为测量贸易自由化的指标,它其实是海关进出口总额占地区GDP的比例,记为WMYC。

(3)政府退出程度

基于财政压力,中央自1980年起便对广东省放弃过去“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制度,代之以 “划分收支,定额上缴,五年不变”的财政包干制。其实,财政收支乃地方政府作为理性人进行成本-收益计算的决策基础,因此,财政管理体制的变迁可以理解为地方政府调整其预算约束空间以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从而构成各级地方政府转换经济职能、退出经济领域并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过程。通过计算政府退出指数ZFTC(1-政府预算内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从另外一个维度初步反映广州市场化进程。具体参见表1。

(三)统计性描述:市场化改革对广州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影响

数据的特征分析是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基本统计方法,可以对变量的原始数据的基本特征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从而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这里,主要进行均值及其方差、最小值和最大值等统计分析(表2)。

1.非国有化程度与广州企业技术创新

图1给出了广州的非国有化程度FGYH与企业技术创新支出TECHNOLOGY的散点图。

表1 变量的指标设计

表2 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

图1 广州的非国有化程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支出的散点图

该图表明,非国有化程度与技术创新支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非国有化程度的提高,广州企业技术创新支出也大幅度增加。这意味着,当广州企业的非国有产权制度比重已经上升到差不多与外围国家或地区的一样高时,这些拥有私有产权的企业便有动力将其企业资源运用到对其评价最高之处。但该过程受到资源稀缺性的制约,企业要通过各种方式包括技术创新才能竞争到市场的地位和份额。这样,市场竞争这一约束条件迫使企业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来维持和扩展市场规模,企业的技术创新支出因而增加。

2.贸易自由化程度与企业技术创新

一般地,贸易自由化主要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贸易管制的放松、关税和运输成本的下降,以及国际产业分工日益深化等原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参与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逐步下降,所生产的货物和服务与国际市场的联系逐步加强,贸易量逐步增加的趋势。因此,它可以用一个地区的货物和服务的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图2给出了广州的贸易自由化程度WMYC与企业技术创新支出TECHNOLOGY的散点图。

图2 广州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支出的散点图

图2结果表明,广州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与技术创新支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支出也大幅度增加。这是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围地区的企业为了使他们的产品市场范围进一步扩展,将通过如媒体、国际商务和交流培训等各种途径把关于其市场竞争环境的各种信息传递到南粤大地的每个角落,这给广州企业带来一种竞争的市场氛围。这样,广州的市场竞争环境与外部经济环境之间相互融合,并促使后者为前者提供企业生存发展所需的知识、信息或技术等有利的创新元素。

3.政府退出程度与企业技术创新

图3为广州的政府退出程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支出的散点图,可以看出,广州的政府退出程度与技术创新支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政府退出程度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支出也大幅度增加。具体就广州地区而言,其市场化程度与外围市场经济地区就存在一定差距,若没有政府的退出并转换自身经济职能让位于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仅靠企业自身力量是一时难以形成与现代企业技术和国际商业习惯等相一致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促使广州的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技术的研发和集成。

图3 广州的政府退出程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支出的散点图

三、市场化改革对广州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计量检验

以上讨论使我们知道,广州的市场化改革是通过非国有经济的成长、贸易自由化的加快和政府退出经济领域等方式而引起企业在技术创新的研发上进行竞争。这里,本文将综合考虑非国有化程度、外贸依存度和政府退出程度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

(一)平稳性检验

如果直接对数据进行回归的话,很可能造成伪回归的问题,从而影响实证分析的准确性,所以,本文先检验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为保证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将同时采用ADF和PP检验法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当我们对各个序列的水平值进行检验时,检验结果均表明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各序列均是非平稳的;当对各个序列的一阶差分进行检验时,检验结果仍不能显著地拒绝原假设;而当进行二阶差分检验时,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序列均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所以,我们可断定样本中的各个序列均为非平稳的I(2)过程。这样,不能采用普通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而应该用协整方法进行检验(见表3)。

(二)协整关系检验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道,TECHNOLOYG、FGYH、WMYC和ZFTC及其一阶差分形式均为非平稳的序列,而它们的二阶差分形式为平稳序列,我们通过Johansen方法检验三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结果见表4。

表3 单位根检验

表4的结果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至少有两个协整关系。具体地,TECHNOLOYG、FGYH、WMYC和ZFTC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具有长期的直接作用机制。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诚然,由于协整关系只能说明变量之间至少存在单向的长期均衡运动关系,并不能具体指出何为因、何为果,因此需要进一步检验TECHNOLOYG与FGYH、WMYC和ZFTC之间的因果方向。那么,Granger因果检验如下:

检验结果说明在5%显著性水平上,FGYH是引起TECHNOLOYG提高的Granger原因;在10%显著性水平上,WMYC和ZFTC是引起TECHNOLOYG提高的Granger原因。

表4 TECHNOLOYG、FGYH、WMYC和ZFTC的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表5 TECHNOLOYG和FGYH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表6 TECHNOLOYG和WMYC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表7 TECHNOLOYG和ZFTC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四)单方程误差修正回归模型

在进行Granger因果分析后,我们最后对TECHNOLOYG、FGYH、WMYC和ZFTC进行误差修正回归分析,结果如表8。

表8的回归结果表明:在长期中FGYH、WMYC和ZFTC的变动可能导致TECHNOLOYG的不断提高。

四、结论

本文运用广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市场化改革给广州企业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影响,其逻辑思路见图4。

具体地,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非国有化程度与技术创新支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非国有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支出也大幅度增加。

表8 单方程误差修正回归估计结果

图4 市场化改革对广州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传导逻辑简图

第二,广州的贸易一体化程度与技术创新支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贸易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支出也大幅度增加。

第三,广州的政府退出程度与技术创新支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政府退出程度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支出也大幅度增加。

总而言之,市场化改革引起的竞争加剧是广州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1]冯宗宪,王青,侯晓辉.政府投入、市场化程度与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4):3-17.

[2]毛其淋.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效应——基于动态面板数据GMM 方法的经验分析[J].财经科学,2010,(4):94-101.

[3]何一鸣.广州文化演进与经济制度转轨[J].城市观察,2012,(1):57-65.

[4]周艺艺,平新乔.产品市场的竞争与企业研发[J].产业经济评论,2007,(6):20-39.

[5]Baker, S.Getting the most from your intranet and extranet strategies.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2000,21(4):40-43.

[6]Byrd, T.A.and Turner.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the skills of IT personnel: Their relationship to IS infra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Decision Sciences, 2001, 32(1):21-54.

[7]Sambamurthy and Kirsch,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process,Decision Science, 2000, 26(2):391-410.

[8]Stirling M., Petty D.,and Travis I., A methodology for developing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s based on ERP package,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12(5):45-98.

猜你喜欢
自由化市场化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探索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
略谈金融自由化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