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的非病原性腹泻

2013-09-26 00:46张冠学
今日畜牧兽医 2013年8期
关键词:消化酶母源母乳

张冠学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监理监测站,内蒙古068450)

仔猪早期断奶已成为养猪业界的一项基本技术措施,它有提高母猪繁殖率、切断母子间疾病传播、利于仔猪生长发育、提高仔猪出栏率等诸多优点,但也易发生一些问题如仔猪易腹泻,采食少,生长缓慢等。尤其自繁自养的养殖户一定有很深的感触。现就断奶仔猪腹泻的诊治做一分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据调查仔猪断奶后一般在5~7天发生腹泻,基本持续7~10天,体重不但不长,而且掉膘很厉害。据调查,几乎30头左右乃至接近百头种母猪场都有此种情况发生,有时还很严重。从发病情况和发病范围看,已成为断奶仔猪的一种常见病。过去传统养猪方式仔猪60日龄断奶,腹泻情况虽时有发生,但比现在的发病率低很多。据不完全统计采取现代饲养方式仔猪21~35日龄断奶,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左右,死亡率10%~15%,死亡率虽不高,但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病情严重的仔猪即使治愈后也会成为僵猪。

1 病因分析

引起仔猪的腹泻的原因很多,如仔猪副伤寒、寄生虫病、中毒性腹泻、猪瘟、传染性胃肠炎等,上述疾病虽同样有腹泻症状,但疾病本身各有其特殊的病因和表现。而本文所述腹泻不是上述疾病引起的,并且发病时间和持续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用抗菌止痢药治疗少数猪见效,但绝大多数仔猪效果不明显,为此根据仔猪发病特点、以及发病规律,通过综合分析,确认此种疾病是一种非病原微生物性腹泻,饲养管理不当和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

1.1 断奶后母仔分离应激反应

断奶后仔猪从分娩栏到保育栏,母仔分离,使仔猪失去了母猪的爱抚和保护,由依附母猪生活变成了仔猪独自生活,并且断奶后仔猪重新组群并窝,仔猪间相互争斗撕咬,再加上猪舍温度低、潮湿、有贼风或消毒不彻底等因素,引起仔猪较强的应激反应而发生肠道功能的紊乱,进而引起腹泻。

1.2 日粮的改变引起

断奶前仔猪主要以母乳为主,采食饲料为辅,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易于消化的酪蛋白。碳水化合物是以乳糖为主,不含淀粉和纤维。而断奶后仔猪离开母乳,要完全从饲料中吸取营养,蛋白质来源于饲料中的植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淀粉和多糖为主,不含乳糖,脂肪含量低,并在饲料中含有仔猪几乎不能消化的粗纤维,因而使得仔猪发生腹泻。

1.3 消化机能不全功能不完善

断奶仔猪胃肠功能不健全,消化酶不足的应激反应。仔猪断奶进入保育期,从吃母乳变成了吃饲料为主,加上断奶应激反应,降低了消化酶的水平。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资料,仔猪断奶后1周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断奶前水平的1/3(要经过两周才能恢复或超过断奶前水平)。使本来就不足的酶含量更少,影响了饲料中营养成份的消化和吸收,因而导致腹泻。

1.4 胃肠道酸性环境的变化

断奶前,仔猪主要是吃母乳,母乳进入胃肠道后,会分解成乳酸,使胃肠道PH值较低,呈酸性环境。乳酸菌最易在酸性环境下生长繁殖,所以此时消化道内的强势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它可减轻胃肠中营养物质的破坏,减少毒素产生,提高胃肠黏膜的保护作用,而其他微生物(包括有害菌)处于被抑制。断奶后,仔猪胃内由于胃酸不足,PH值升高,胃蛋白酶形成减少,活性降低,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降低,而饲料中的粗纤维几乎不能消化,大量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及酸性环境的变化为肠道内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产生了甲烷、硫化氢、腐胺等有害物质,刺激肠蠕动加快,引起肠道渗透压升高,最后导致腹泻。

1.5 缺铁性贫血性下痢

哺乳阶段,仔猪可以从母乳中获得一部分铁元素,断奶后,部分仔猪吃料少或干脆不吃料,引起铁元素缺乏,进而引起红细胞合成受阻,引起腹泻。

1.6 仔猪免疫状态

新生仔猪从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据国内多项临床试验发现,在1日龄时仔猪体内母源抗体达最高峰,随日龄的增加,出生早期进入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通过正常降解逐渐衰减,第3~4周龄母源抗体明显降到较低水平。而断奶又使原本不健全的免疫系统机能有所降低,主动免疫又不完善。在此期间断奶,仔猪容易发病。

2 防治措施

2.1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以提高产仔母猪和所产仔猪的体质及其哺乳能力,为早期断奶做好准备。

2.2 适时断奶

专家研究发现,仔猪在吃料达到600克时,肠胃功能已经接近完善,这时就是仔猪断奶的最佳时间了。

2.3 母去仔留

断奶仔猪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很差,尤其是温度变化.仔猪断奶后,将母猪赶走,让仔猪继续呆在原圈,可以减少应激程度。

2.4 适宜的舍温

刚断奶仔猪对低温非常敏感.一般仔猪体重越小,要求的断奶环境温度越高,并且越要稳定。据报道,断奶后第1周,日温差若超过2℃,仔猪就会发生腹泻和生长不良。

2.5 干燥的地面

应该保持仔猪舍清洁干燥。潮湿的地面不但使动物被毛紧贴于体表,而且破坏了被毛的隔热层,使体温散失增加,原本热量不足的仔猪更易着凉和体温下降。

2.6 避免贼风

据国外研究机构报道,暴露在贼风条件下的仔猪,生长速度减慢6%,饲料消耗增加16%。

2.7 治疗

一旦发生仔猪腹泻病,首先判断清楚病别,不能把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与本病混为一谈,如属于本病可立刻适当减料,补充外源性消化酶之类药物,如多酶片,预防量每头每天口服2次,每次0.5~1片,连服7~10天左右,治疗量每头每天2次,每次2~3片,连服3~4天即愈。除此还可联合服用乳酶生、酵母片等。同时根据仔猪日龄和生理特点还要考虑仔猪胃液中盐酸浓度偏低、抵抗细菌能力稍差等因素,为防止细菌继发症,可使用氯霉素、痢菌净、痢特灵等药物进行注射或灌服。对于已经腹泻时间较长的或已出现脱水症状的,则可用10%葡萄糖10毫升、地塞米松2毫升、10%维生素C2毫升、加入适量抗生素进行腹腔注射或用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温水1000毫升的等渗溶液进行口服补液,延长抢救时间。

猜你喜欢
消化酶母源母乳
洞庭青鲫肠道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三角帆蚌肠道消化酶活力研究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