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的艺术遗产庆阳香包的文化发展

2013-09-29 07:47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艺术系甘肃兰州730000
大众文艺 2013年1期
关键词:香包庆阳刺绣

郭 荣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艺术系 甘肃兰州 730000)

庆阳香包地域文化特色浓厚,包含着中华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民族情感。香包作为一种历经数千年漫长历史而经久不衰的民俗文化奇葩,而今更加生机盎然、蓬勃发展。庆阳香包工艺精湛、立体感强、民俗意识深厚,有着美好的象征性。它寄托着人们心灵深处的美好诉求,作为端午节的民间传统饰物,件件都展现了生命活力,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朴实、健康、积极的精神。

一、庆阳香包浅析

在甘肃庆阳地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儿童、老人有戴“香包”、搓花线绳、插艾蒿的习俗。庆阳香包又称“绌绌”,庆阳农村称为“耍活子”“荷包”“楚儿”。是庆阳地区做工精美且最具传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是人们寄托希望、祈祷幸福的产物,凝聚着人们的勤劳和智慧。

庆阳香包首先是根据剪纸的图样,在丝绸等布料上用彩色丝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香料,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

二、 庆阳香包的独特魅力

庆阳香包有着自身独特的地域特色:既粗犷豪放,又精细纤丽;既浓烈娇艳,又清纯素雅;既是大写意,又是纯工笔。其构图简洁明快,寓意传统古老;色彩大红大绿,过渡跨越色谱;绣面厚实沉重,形态稚拙传神;绣工细密精整,针脚平整如画;针法丰富多变,品种千姿百态。

其针法主要有齐针、辫针、缉针、掺针、抢针、挽针、缠针、藏针、织针等40多种。绣法有铺绣、箔绣、堆绣、雕绣、织绣、裰绣、贴绫、挑花、盘金、钉线等10大类。技法特点可概括为“平、齐、整、匀、顺、密、满、繁”8字。常见的有《福寿娃娃》《十二生肖串》《祝寿堂幅》,各类香包及针扎、挂件以及鞋垫等生活用品。其类型有五种类型:头戴型、肩卧型、胸挂型、背负型、脚蹬型。庆阳香包以古拙质朴、富有原始文化遗存和手法奇特而区别于国内其他香包。

《福寿娃娃》

《十二生肖串》

(一)浓厚的原始文化

庆阳位于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远古文化积淀深厚,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民间工艺刺绣中大量蕴藏着人类童年期的多神崇拜和以"龙蛇虎鹿"等为图腾的原始文化痕迹,很多香包中渗透着巫神文化和古代阴阳平衡的哲学观念。如用绿布卷成盘蛇,再扎上几个梅花,便是龙的化身,它是龙蛇崇拜和以龙蛇为图腾的原生态文化在民间刺绣中的具体表现。

(二)表现手法奇异多样

庆阳香包刺绣手法多变,不讲透视,不求比例;不求形似,只求神似;夸张变形,突出头身。各种动物香包,或大头小身、有头无尾,或有头无足、有头有身无腿,或身长蹄短,以爪代腿等。如肩头狮虎,一般头比身大,既不是真实形象,又不合形体比例,完全由刺绣艺人随思刺绣。

(三)比喻象征,托物言志

祛邪祈福,是庆阳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题,以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则是庆阳香包的主要表现手法。比如借老虎狮子的勇猛威武,祛除邪恶之气,保护自身安全;借鱼儿钻莲喻男女爱情;借葫芦、石榴多籽,盼望多子多福;借大枣、花生、桂圆、莲子之名,取其谐音,寓早(枣)生贵(桂)子之义等。

(四)审美观点独特

庆阳的人们对生活、环境观察相当熟稔。她们把身边最常见、最丰富的素材,比如花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风云、楼台亭榭、几何图案以及人物都作为自己绣制的范畴。通过一针、一线、一把剪刀,将活灵活现的龙、凤、金鱼、胖娃娃、小老虎、狮子、老鼠、蛇、青蛙、螃蟹等常见的图案,刺绣在小小的香包之上。

之所以庆阳香包有如此久远的历史,主要是因为庆阳有着浓郁的农耕文化习俗。庆阳的农耕文化是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古时候的庆阳人就体现出了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那时的生产力较为发展的前提下,女人们除完成织布缝衣外,还做一些工艺品、礼品用来点缀生活,联络感情,香包也就由此而生并广为流传。这些香包给人以原始生命的壮美感,包含和浸透着古代哲学的神秘色彩,内容无所不包,多以人类文明童年期的多种崇拜和原始图腾为主题。在庆阳,香包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它挂在农村老汉的旱烟袋上,戴在乡里孩子的头上,穿在农家姑娘的身上。端阳节这一天,大小孩子都要戴香包,前胸、后背、肩上缀满了各种各样表示吉祥祝福、驱邪镇恶的香包。这一天的庆阳,大街小巷和岭上塬下,犹如一个香包的博览会,城镇乡村香气四溢。

三、庆阳香包从悄然起步到长足发展

庆阳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远离省会中心。地理位置偏僻显得它在地图上是那么的渺小,甚至无人知晓,靠着自身的传统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庆阳人着力探究香包的经济、文化内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和文博会的成功举办,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平台,为广大群众开通了一条把艺术品变成商品,由家庭生产到市场销售的渠道,使香包生产能够就近销售,增加了收入。同时,香包节也成为向外界展示庆阳形象、加快招商引资、抓项目促发展的广阔平台,促成了一批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签约,仅2007年的文博会期间共签约项目75个,签约总额25.48亿元,其中合同项目31个,总额13.79亿元;协议项目44个,总额11.69亿元。

通过节会的举办和民俗文化的展示,极大地提高了庆阳的知名度,使更多的人们对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庆阳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庆阳香包发展的前景

庆阳香包作为庆阳民俗的标志,近些年虽有长足发展,但无论是在形式上工艺上还是商业拓展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形式上可以借鉴当代其它门类的民间工艺的艺术养分再创新,工艺上亦是如此,也需大胆创新,商业拓展方面需要开放思路,开阔视野进行多层面、多角度、跨地域的宣传推广,从而为庆阳香包民俗文化的长久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总之,庆阳香包,让今日的庆阳开始走上世界的舞台,展现着庆阳人民淳朴、积极、美好的精神风貌,更加提升了庆阳的经济发展,成果显著的香包文化节提醒了典型封闭地区的庆阳人民,只有不断地扩大、充分挖掘优势资源,不断创新,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发展。

[1]鲁军虎.庆阳香包产品录[M].中国甘肃庆阳民俗工艺开发中心.2003(6)

[2]黄钦康.中国民间织绣印染[M].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2)

[3]于振乐.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品图典[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2)

[4]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M].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猜你喜欢
香包庆阳刺绣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Our Best Friend
端午香包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向阳如葵 奔腾似海
刺绣新生
庆阳文化推广综合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