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2013-10-09 09:58高洪英薛芳菁王静连雁韩艳
河北医药 2013年1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难治性支原体

高洪英 薛芳菁 王静 连雁 韩艳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现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93例,约占同期肺炎患儿的26%,其中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1]26例,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肺炎支原体肺炎93例,男53例,女39例;发病年龄:10个月~3岁25例,3~6岁31例,6~14岁37例,平均年龄(6±3)岁。发病时间3 d~1.5个月,平均(10±8)d;住院治疗天数7~25 d,平均(11±4)d。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其中咳嗽90例,发热76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予阿奇霉素抗感染,方法:(1)静脉输液:10 mg/kg,静脉滴注5 d停4 d为1个疗程;(2)口服:相同剂量阿奇霉素口服3 d停4 d为1个疗程。难治性MPP组:静脉输液2个疗程,改为口服序贯治疗2个疗程;普通MPP组:静脉输液1个疗程,口服治疗3个疗程;给予头孢菌素联合抗感染,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住院治疗5~7 d,体温仍高热不退,临床症状无改善,给予丙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其他发热、咳嗽,及合并症均与对症治疗。

2 结果

2.1 辅助检查结果 血常规:血WBC总数(3.80~19.1)×109/L,平均(9±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 7.7% ~87.7%,平均(55±15)%;血小板数(136~634)×109/L,平均(270±82)×109/L。血生化检查:血心肌酶升高78例,肝功能异常10例;低蛋白血症1例。病原学检查:血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93例,其中双份血清抗体阳性8例;抗链“O”滴度增高3例;EB病毒(EBV)抗体检测,其中EBV-IgG阳性39例,EBV-IgM阳性4例;免疫检查:血总过敏原IgE水平升高16例;X线或CT检查:双肺纹理增多紊乱6例,点片状渗出影38例;右肺炎症22例;左肺炎症12例;胸腔积液6例;肺不张3例,右上肺局限性肺气肿1例。心脏超声心动检查: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均正常。见表1。

2.2 肺外合并症 结膜炎8例,中耳炎3例,非感染性腹泻2例,感染性腹泻1例,心肌损伤78例,肝损伤10例,粒细胞减少症26例,贫血1例,低蛋白血症1例。见表2。

2.3 转归 经治疗后好转91例,家属要求自动出院2例。1例MPP合并贫血患儿,住院治疗5 d临床症状渐好转家属要求自动出院;1例难治性MPP患儿住院治疗10 d,体温正常,但肺部仍可闻细小水泡音,家属因经济条件要求自动出院。

表1 2组辅助检查对比结果 例(%)

3 讨论

支原体属生物学特性是最小的细菌属,自身繁殖,缺少坚硬的细胞壁,寄生生存[2]。X线或胸CT显示肺部表现多样,无特异性。本组观察难治性MPP患儿一侧肺大片状高密度影发生率高,可引起胸腔积液,肺气肿等重症肺部病变。而普通MPP组肺间质炎症多见。

人体感染MP后,体内产生特异性IgM、IgG等抗体,由于肺炎支原体抗原与人体心、肺、肝、脑、肾和平滑肌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多系统的损伤[3]。自身抗体的形成是MP感染肺外表现的主要原因[4]。也有学者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如同病毒一样,可发生肺炎支原体血症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各系统器官的病变[5]。本组观察肺外并发症包括心肌损伤,粒细胞缺乏症、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贫血、腹泻、皮疹等;其中心肌损伤78例(占83.88%)为最常见。在26例难治性MPP患儿中其中有2种以上合并症者有25例(占96.15%),提示难治性MPP患儿常合并有多系统受累表现。观察还发现1例难治性MPP患儿,血清IGG、IGM增高,同时伴随ASO滴度非常明显增高,提示可能是合并感染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或自身免疫反应的结果。认为难治性MPP患儿与近期合并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抗体滴度明显增高有关。

MP感染也是哮喘发作的诱因之一[5],本组病例中有3例哮喘发作患儿,以往均确诊为哮喘,1例曾做皮肤过敏原试验阳性,住院治疗期间曾有哮喘反复发作2次,但均为轻、中度发作,给予普米克雾化吸入可缓解。提示MP感染诱发哮喘发作后,常可使哮喘症状反复发作,其可能机制是MP的吸附作用造成了黏膜上皮细胞的破坏,引起组织损伤,这是MP的主要致病方式之一。

因MP是外源侵入感染,社区获得性MPP患儿,常为混合感染,治疗上专家认为使用抗生素后可减轻病情(对消除MPP的症状和体征效果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认为对急性期病情严重者,有肺外并发症者或肺部病变迁延而出现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病例,加用短程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有较好的疗效[7]。通过观察,8例难治性MPP患儿予丙种球蛋白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3 d,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笔者认为对于持续高热、病原微生物抗体滴度明显增高及胸片或肺部CT示一侧或两侧肺大片状高密度影,尤其合并胸腔积液、肺气肿或肺不张者可能是导致难治性MPP的因素,建议在积极联合抗感染的同时早期使用丙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短程冲击治疗,方法丙种球蛋白100~200 mg·kg-1·d-1,甲基强的松龙1 mg·kg-1·次-1或地塞米松0.1~0.25 mg·kg-1·次-1,连用3 d。由于MP感染可能导致气道高反应和气道慢性炎症的持续存在[5],血总过敏原IGE水平增高时,予顺尔宁口服3个月观察,若有反复呼吸道感染,血IGA降低等免疫功能紊乱时,予匹多莫得口服连续2~3个月,调节免疫。

综上所述,小儿社区获得性MPP临床特点,表现多样,无特异性,肺外合并症多,病程迁延,治疗上应在联合抗感染同时进行综合治疗,尤其是了解可能导致难治性MPP的因素,必要时早期使用丙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使患儿早日康复。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主编.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2 万莉雅,陈晓颖.儿童非典型性肺炎病原及治疗.临床儿科杂志,2009,27:608-611.

3 严永东.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匹多莫德的治疗作用.临床儿科杂志,2008,26:570-572.

4 陆怡,王晓红.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2,29:216-218.

5 张晗,尚云晓,王晓芳.肺炎支原体与哮喘的关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8-650.

6 卢远达,何映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河北医药,2012,34:697-698.

7 曹兰芳.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临床儿科杂志,2010,28:94-97.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难治性支原体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