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3-10-09 09:58石战英戚岩雅健赵建辉王虹宋铁鹰朱玉权朱芳华彭云水
河北医药 2013年1期
关键词:儿茶酚胺咪啶围术

石战英 戚岩 雅健 赵建辉 王虹 宋铁鹰 朱玉权 朱芳华 彭云水

手术创伤可诱发多种应激反应,强烈的应激反应可抑制免疫功能,加重炎性反应,不利于患者预后。右美托咪啶应用于椎管内麻醉手术中,具有镇静效果好,呼吸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并可提高麻醉质量,减少镇痛药的需求,已得到临床麻醉医师的普遍认可[1,2]。本研究拟探讨右美托咪啶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2012年1月至6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手术40例,年龄50~64岁,性别不限,体重50~75 kg,麻醉ASA分级Ⅰ或Ⅱ级,所有患者未见冠心病史、排除术前心动过缓(<55次/min)、心脏传导或节律异常、精神障碍、肝肾功能严重异常、术中输血 >200 ml的患者。

1.2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应用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C组)。入室后监测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血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患者静卧10 min,记录各项监测指标的基础值(T0)。麻醉诱导:D组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0.1μg·kg-1·min-1,C组同样速率输注0.9%氯化钠溶液,10 min后2组均依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6μg/kg,丙泊酚1.0~1.5 mg/kg,罗库溴铵0.6~1.0 mg/kg,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静脉输注丙泊酚3~8 mg·kg-1·h-1,舒芬太尼0.1 ~0.3μg·kg-1·h-1,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0.3 mg·kg-1·h-1。术中维持 BIS值40~60,切口缝合时停用所有药物。于 T0、T1、T2、T3、T4、T5、T6 时记录 SP、DP、HR,同时采集右颈内静脉血4 ml入抗凝管后混匀,以常温低速离心机3 000 r/min的条件下离心5 min,取血清浆置-40℃冰箱保存备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监测血浆肾上腺素(A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浓度。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2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n=20,±s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n=20,±s

D组57±4 64±5 220±15 C组58±4 62±7 219±13

2.2 2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T0时2组SP、HR、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D组SP、HR、DP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n=20,±s

表2 2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n=20,±s

注:与D组比较,*P <0.05

C组 80±12 94±21* 92±18* 88±21* 84±13* 85±15* 96±18*

2.3 2组患者各时点儿茶酚胺水平的比较 T0时2组NE、AE、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D组NE、AE、DA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各时点儿茶酚胺水平的比较n=20,pg/ml,±s

表3 2组患者各时点儿茶酚胺水平的比较n=20,pg/ml,±s

注:与D组比较,*P<0.05

C组 75±6 97±9* 98±9* 97±9* 86±9* 90±9* 100±7*

3 讨论

血浆儿茶酚胺(AE、NE、DA)浓度是可有效的反映围术期机体的应激反应水平[3],已广泛用于对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本研究选择了T0~T6时点进行观察,即时监测插拔管及术中的心血管反应变化,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儿茶酚胺浓度,以保证研究结果准确、可靠。

直肠癌根治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对患者产生的应激刺激大,围术期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高。盐酸右美托咪定为新型高选择性α2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4],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作用,还具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5]、改善手术期心血管稳定性等药理作用[6]。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减轻应激,从而降低患者体内儿茶酚胺的浓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C组相比,D组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明显降低,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减少围术期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应激反应较小,提示右美托咪啶有益于减缓围术期恶性应激反应的发生。本研究结果亦显示,与T0相比,D组T1~T6并未完全避免心血管反应的发生,其可能原因为右美托咪啶0.1μg·kg-1·min-1剂量选择不合适。最佳剂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啶用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能减少围术期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未能完全避免。

1 黄辉,刘陕岭,王世端,等.硬膜外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右美托咪啶与异丙酚镇静效果的比较.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5282-5285.

2 Esmaoglu A,Mizrak A,Akin A,et al.Addition of dexmedetomidine to lidocaine for intravenous regional anaesthesia.Eur J Anaesthesiol,2005,22:447-451.

3 王建光,房明,严相默.全麻复合上胸部硬膜外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应激反应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382-383.

4 Katarzyna R,Piotr K,Hanna M.The effect of dexamedetomidine sedation on brachial plexus block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Eur J Anaesthesiol,2009,26:851-855.

5 王吨卫,金立民,韩伟,等.右美托嘧啶用于非插管患者的镇静研究进展.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1,19:156-157.

6 Keane MJ.Dexmedetomidine and procedural sedation.Anaesth Intensive Care,2011,39:133-134.

猜你喜欢
儿茶酚胺咪啶围术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围术期儿茶酚胺的影响研究
Detecting liars wisely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液相色谱串联电化学检测器测定人体血浆和尿液儿茶酚胺浓度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啶辅助在改善全麻病人麻醉后寒战中的作用
右美托咪啶在ICU镇静作用的临床效果分析
外源性棕榈酸减轻儿茶酚胺和血管紧张素II共同介导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损伤机制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