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是一种态度

2013-10-11 08:38
今日重庆 2013年10期
关键词:杜尚语录艺术品

《语录杜尚》 王瑞芸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看完这本《语录杜尚》,有什么理由不谈谈杜尚呢?

是他第一个给蒙娜丽莎加上两撇小胡子,是他把自己的签名置于瓶架、铲雪机之类的物品上,当成艺术作品堂而皇之拿去展出。他花8年时间做《大玻璃》,被搬运工打碎后反而觉得变成了一件完美的作品。他用人生最后的20年做《给予:1瀑布 2燃烧的气体》,当所有人说那是艺术品时,杜尚只说那是手工—他喜欢工匠这个词,胜过艺术家的称谓。

二十世纪的西方艺术界,马塞尔·杜尚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他以藐视权威和特立独行而广为人知,有人说他是“现代艺术的守护神”,有人说他是“艺术花篮中的毒蛇”。真实的杜尚究竟如何?他怎样看待艺术?通过《语录杜尚》,杜尚的形象已经呼之欲出。

这本书里,杜尚告诉我们:什么都是艺术,什么都不是艺术。

1966年,法国艺术批评家皮埃尔·卡巴纳对杜尚进行采访,《杜尚访谈录》是杜尚惟一一次面对艺评家谈论他的作品以及艺术以外的生活。两年后,81岁的杜尚在其巴黎公寓安然辞世。《语录杜尚》正是撷取此次访谈,让我们得以窥见他的内心世界。无论关于生活还是艺术,其简炼精准的话语,都让人想起那个永远以嘴角的一抹优雅微笑,嘲笑人类认识和对待世界的狭隘和刻板的老人。

“由热衷绘画,学习先进流派,后来却又放弃绘画,甚至放弃艺术构成的。”这是作者王瑞芸对杜尚一生的简要归纳。

24岁时,他决定和传统绘画决裂,那是一种根本上的决裂:摒弃依赖于“视网膜”(视觉)的绘画观念,彻底让艺术的存在脱离过去千年都被纯“感官和感观”束缚的状态。他认为传统的绘画,作为一种个人表达的方式已经破产了。“一幅好画必须要有让人震惊的成分”。

他在玻璃上作画,用数学、物理的方式作画,用工匠的方式制造出一些人们看来是失败的生活用品或者莫名其妙的科技玩意儿,或者就地取材用现成品稍加工就成为作品。但是,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现代艺术之父,太多的艺术流派可以追溯到杜尚,他开启了动态雕塑,开启了现成品,开启了观念艺术,开启了行为艺术……他是艺术者,却“反对艺术”,他崇尚艺术,但也嘲弄艺术。

1913年,国际现代艺术展首次在纽约举办,杜尚的画作《下楼的裸女》首次展出,随即获得“惊世骇俗”的影响;1915年的一天,杜尚在五金制品店买了一把雪铲,让人在铲把上刻下一行字“预防断臂—马塞尔·杜尚”,并将雪铲挂在天花板上,与那些珍贵的画作排列在一起;1917年,将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取名《喷泉》,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1919年,用铅笔给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加上了式样不同的小胡子……类似举动都曾一度被归于荒谬,竟都成了艺术史的“佳话”。

杜尚在身处的那个年代,无疑是艺术家眼中的异类。否定传统,戏谑传统作品,颠覆作品内容,甚至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手段和观念。杜尚的独特之处、也是高明之处恰恰在于,他真正从态度上将艺术从生活中取消了,把自己的生活做成了一个高超的艺术品。正如他所说:我最好的艺术,就是我的生活。

《语录杜尚》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看待世界看待万物的立场:

—活着,呼吸,甚于喜欢工作。

—如果你把一些事重复若干遍,这就形成了趣味。

—如果有人向我展示一些完全新的东西,我将会是第一个想去理解它的人……我总是想着要放下自己已经有的包袱。至少在我看到所谓新东西的时候。

—我有的资本只是时间,不是钱。

—你如果一直战斗,就无法同时发笑了。

—对我而言,取悦当下的大众是危险的,当前的公众会围着你,把你拉过去,给你成功和其他一切。我倒宁可等上五十或者一百年—等我死后的公众……

杜尚的遗孀不止一次地说:对于杜尚,人们有一点总没有弄明白,人们往往朝着复杂里去解释他,其实从根本上说,他是个非常单纯的人,那才是他生存的方式。尽管他做下的那些东西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意味着非同一般,可这个结果并不是他自己要造成的。

然而,杜尚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方式。因为他一生都在追求自由,真正心灵的自由。

猜你喜欢
杜尚语录艺术品
如果垃圾变成艺术品,你还舍得丢弃吗?
恶搞杜尚
“恶搞”杜尚
艺术品
语录
语录
艺术品被盗
看杜尚怎么玩艺术
杜尚: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刘茜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