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3-10-15 08:38林裕锋黄幸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2期
关键词:口病心电图心肌

林裕锋,黄幸红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529500)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其主要致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常在婴幼儿造成暴发流行,临床表现为病初低热、口腔黏膜小疱疹,后转变为小水疱(较水痘质硬),3~48h后轻者可自行吸收,不留瘢痕,该病多数预后良好。有文献报道HFMD流行时伴随较高的病死率[1-2],亦有文献报道该病可引起心脏损害[3]。因此本文选择收入本院的51例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肌酶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8月收入本院的HFMD患儿51例,均符合2009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的诊断标准[4],其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6月至7岁,平均年龄2岁6个月。所有病例均具有发热、口腔疱疹或溃疡和典型的手足皮疹。健康对照组为同期健康儿童30例,近期无特殊疾病史,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2岁8月。

1.2 方法 两组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L,分离血清,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以及hs-CRP,试剂购自上海科华公司,心肌酶谱参考值:AST 0~40U/L,LDH 103~227 U/L,LDH-1 23~72U/L,CK 24~170U/L,CK-MB 0~25 U/L,α-HBDH 74~220U/L,hs-CRP 0~3mg/L,高于正常上限为异常,并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结果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t检验判断组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肌酶谱检测结果 手足口病患儿组AST、LDH、CK、CK-MB、LDH-1、α-HBDH 活性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并且患儿组心肌酶谱升高的比率很高,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各组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心肌酶谱及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比较(x±s,U/L)

2.2 hs-CRP检测结果 手足口病患儿组超敏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异常率为56.8%,测定结果见表1。

2.3 心电图检测结果 手足口病患儿心电图有异常改变者18例,主要表现为T波倒置,ST段低平,心律不齐和心动过速等,心电图检测异常者其心肌酶和hs-CRP改变亦较明显。

3 讨 论

手足口病(HFMD)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我国1981年在上海首次发现该病。其主要由柯萨奇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另外柯萨奇A5、A9和A10也可致病,其中CoxA16和EV71感染对机体的损伤更大,不但病程较长且并发症多[4],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多见于4岁以下小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炎和手足皮疹。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人,包括患者和健康携带者,患者的唾液和鼻咽部分泌物中的病毒可经空气飞沫传播,被带有病毒的疱疹液、唾液或粪便污染的食物、餐具、玩具及床上用品、内裤等传播,通过日常接触可经口感染。本病具有自限性,轻者可自愈,但部分患儿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心肌炎、脑干脑炎、急性脊髓炎、肺水肿和类小儿麻痹症候群等。2000年招远市王晓华[5]报道1 698例手足口病患儿,3例死于暴发性心肌炎,故应引起临床重视。

心肌酶谱 AST、LDH、CK、CK-MB、LDH-1、α-HBDH 的活性与心脏的损伤密切相关,其中CK-MB是心肌特异性同工酶,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正常血清中含量极微,当心肌细胞受损时释放入血,对判断心肌损害具有高度特异性[6]。血清中CK-MB升高是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确定有无心肌坏死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心电图无Q波的急性心肌梗死和再发性心肌梗死,血清中CK-MB升高具有决定性诊断的作用。

LDH-1是LDH的一种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当心肌梗死和心肌炎时升高,CK-MB和LDH-1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心肌方面疾病的诊断。CRP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不仅结合多种细菌、真菌及原虫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在钙离子的存在下,还可以结合卵磷酸和核酸,结合后的聚合物具有对补体系统的激活作用,可引发对侵入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和吞噬作用而表现出炎症反应[7]。超敏的方法检测到更低、更精密的C反应蛋白浓度即称为hs-CRP,其半衰期仅5~7h,并且不受全血、抗炎药物和激素因素的影响,能与炎症同步变化,在感染早期血清hs-CRP水平即迅速升高,升高程度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8]。

手足口病为一种病毒感染,心肌酶谱和hs-CRP检测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患儿组 AST、LDH、LDH-1、CK及 CK-MB活性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患儿组心肌酶谱升高的比率很高。另外,心电图检查发现患儿组心电图异常率为30%,且心电图检查有异常者其心肌酶改变亦较明显。结果显示心肌酶谱和hs-CRP的联合检测能及早发现心肌损伤,并且也提示HFMD患儿切不可认为其是自限性疾病而轻率对待,对其要仔细询问病史和查体,一旦出现心慌、气急、嗜睡或发现难以解释的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和窦性心动过速等心肌受损表现,应及时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和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心肌损害,并早期治疗,避免造成永久心肌损伤。

[1] McMina PC.An over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enterovirus 71and its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significant[J].FEMS Microhiel Rev,2002,26(1):91-95.

[2] Ho M.Enterovirus 71:the virus,its infection and outbreaks[J].J Microbiol Immaanl Infection,2003,33(4):205-209.

[3] 李爱敏,孙洪亮,于慧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

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8):464.

[4] Mcmnn P,Lndsay K,Perepra D,et al.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enterovirus 71strains isolated during linked epidemics in Malaysia,Singapore and Western Ausralia[J].Jvirol,2001,75(16):7732-7738.

[5] 王晓华.小儿手足口病1 698例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4):242.

[6] 肖曙芳,刘益林,杨芸风,等.58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测定及临床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1999,17(4):224.

[7] 俞钱,石冬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应用探讨[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7,17(2):301.

[8] 李维春,黄圣东.心肌肌钙蛋白I、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伤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4):550-551.

猜你喜欢
口病心电图心肌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小鼠心肌组织中4.1 R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