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体系助推低碳发展

2013-10-15 06:07刘清芝刘文博张小丹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4期
关键词:建筑评价产品认证温室

刘清芝 张 宇 刘文博 张 欢 张小丹

(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低碳发展涉及经济、能源、环境与生活等各方面,如何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提出适合地区的低碳发展目标及具体措施,是一项全新的挑战。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开展低碳试点工作,低碳发展成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实践。第一批试点省市覆盖我国的东、中、西部“五省八市”,2012年第二批试点覆盖了29个省市。综观这些试点省市的低碳发展规划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包括命令工具、经济激励工具、自愿性工具等。一种典型的自愿性工具就是在特定行业建立认证体系。

低碳发展规划中的认证体系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三个大的方面:一是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二是低碳产品认证制度,三是低碳企业认定标准。下面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在首批试点省市低碳发展工作方案中,无一例外地均提到了“低碳建筑”的发展规划。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涉及新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各环节,以及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多方面的能源使用。在推动建筑节能及低碳建筑方面,试点省市的主要措施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出台或严格执行新建建筑标准节能标准对公共机构进行节能改造和用能监测,在建筑领域应用可再生能源及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等。

在建筑节能方面,各试点省市广泛推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天津市将制定滨海新区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要求新建建筑应本着最大限度地节能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原则,为市民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湖北省和厦门市均颁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认证体系,并按照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对通过绿色建筑认证的建筑项目按照项目等级给予奖励。

该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其中,控制项为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绿色建筑应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一星级和二星级评价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省直辖市建设主管部门委托专业的社团机构负责管理,三星级评价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负责。

该标准中规定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以下简称“评价标识”,如图1所示),是指对申请进行绿色建筑等级评定的建筑物,依据上述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确认其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一种评价活动,标识包括证书和标志。建设部负责指导和管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制定管理办法,监督实施,公示、审定、公布通过的项目。对通过审定的项目由建设部公布,并颁发证书和标识。

标识持有单位应规范使用证书和标志,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本着分阶段鼓励的目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修订)》明确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单位可分别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区别如下表1所示。

表1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区别

图1 绿色建筑标识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在引导我国绿色建筑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一方面通过标识信息的公示,加强了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权威的标识评价,帮助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提高建造绿色建筑的技术和技能。随着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久的将来,绿色建筑将会成为我国建筑发展的主旋律。

2 低碳产品认证制度

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之一,就是“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十二五”质量发展纲要》,也提出了建立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在辽宁省、重庆市、杭州市和保定市的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都针对低碳试点发展,提出了要开展低碳产品认证,选择部分行业和产品,初步建立低碳标准和标识的认证制度。

2013年2月,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规范低碳产品认证活动,引导低碳生产和消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了《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3]279号)。该暂行办法规范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的低碳产品认证活动,并明确了低碳产品的定义:是指与同类产品或者相同功能的产品相比,碳排放量值符合相关低碳产品评价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的产品。低碳产品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碳排放量值符合相关低碳产品评价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

国家建立统一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实行统一的低碳产品目录,统一的标准、认证技术规范和认证规则,统一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国家低碳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发布。产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可以委托认证机构进行低碳产品认证,具体而言,用能产品将采取“实验室检测”加“现场核查”和“追踪检查”的认证模式;非用能产品将采取“现场核查”加“跟踪检查”的认证模式。

企业生产的产品,若属于低碳认证目录内、并依据低碳产品评价标准或都技术规范、通过了被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的合格评定,即具备了宣称为低碳产品的资格,可以使用低碳产品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进行宣传和推广。

根据该暂行办法的规定,我国低碳产品认证证书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认证委托人名称、地址;(二)产品生产者名称、地址;(三)被委托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四)产品名称和产品系列、规格/型号;(五)认证依据;(六)认证模式;(七)认证结论;(八)发证日期和有效期限;(九)发证机构;(十)证书编号;(十一)产品碳排放清单及其附件;(十二)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

低碳产品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前,应当依据低碳产品认证规则的规定进行再认证。

低碳产品认证标志的式样由基本图案和认证机构识别信息组成,基本图案如图2所示,其中ABCDE代表认证机构简称。

获得低碳产品认证的产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应当在获证产品或者其最小销售包装上加贴、印刷、模压低碳产品认证标志。可以在获证产品广告、产品介绍等宣传材料上印制低碳产品认证标志,并可以按照比例放大或者缩小,但不得变形。

图2 低碳产品认证标志式样

通过低碳产品认证,无疑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增强消费者和需方使用该产品的信心,提升企业的形象,促进产品的销售,并将帮助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产品认证证书还可用于参加政府部门或需方的采购招标活动,用于证明企业能够提供持续满足采购方质量要求的产品,以达到增强认证产品竞争实力的目的。

3 低碳企业认定标准

首批低碳试点省市中,杭州市提出要参考ISO14064、PAS2050标准,研制碳排放测评和管理标准,建立碳排放自助测算平台,制定“低碳企业”地方认定标准。北京市也正在研究、确定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服务量)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另外,未列入低碳试点省市的郑州市也于近日发布了该市“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要推动行业开展减碳行动,比如制订食品、造纸、交通、铁路、建筑等行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方案,按照先进企业的排放标准对重点企业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研究确定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服务量)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同时,选择重点企业试行“碳披露”和“碳盘查”,开展“低碳标兵活动”。

低碳企业是指对企业各个碳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依据相关国际、国内标准核算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且其排放符合一定阈值要求的企业。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又称企业“碳盘查”,是以企业为单位,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14064-1:2006《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以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和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发布的《温室气体议定书-企业核算与报告准则》,根据企业自身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情况设定边界、拟定基准年、识别排放源,通过持续监测某一年度该企业运营边界内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等三个既定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出排放清单。同时为了确保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可靠性,企业应建立温室气体管理和监测体系。最终,由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依据国际ISO14064-3:2006《对温室气体声明进行审定和核查的指南性规范》,对企业温室气体管理和监测体系的运行情况以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准确性进行核查核证并出具报告。

在完成了碳盘查后,企业还可以选择通过产品碳足迹和碳标识,引领企业更积极地应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挑战,使企业低碳发展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产品碳足迹和碳标识可引导企业绿化其上下游供应链,从而使企业的低碳发展如同“水纹”效应一样扩展开来;产品碳足迹和碳标识将量化企业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从而为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提供依据,而消费者的低碳选择将成为企业低碳发展的又一动力来源。

全球已有900多家世界知名企业率先建立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并管理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壳牌石油公司、通用电气、美国能源公司等。在亚洲地区,也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泰国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企业相继建立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管理温室气体风险。如香港的国泰航空、中华电力以及台湾的宏基、鸿海、台积电、华硕等率先国际化的企业,为了顺应国际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已先后建立了温室气体清单,一些企业还以经核证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为基础,推出了企业的低碳发展路线图。

当然,获得低碳认定称号的企业,首先应是生产行为守法达标、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或地方质量标准的企业。在如何通过信息公示渠道、展示企业的产品和生产守法形象方面,国家也早有系列认证标准推出,并在社会上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我国已有的认证体系如下:国家强制性认证,如CCC产品强制认证;自愿性认证,主要认证领域和类别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认证(QMS)、环境管理体系认证(E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OHSMS)、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软件过程及能力成熟度评估、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有机产品认证、食品质量认证、绿色市场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饲料产品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如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等。在这些认证领域内,我国通过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效认证证书近65万张,累计获证组织约40万家。

所以,基于各种管理体系认证为基础、融合国家已有的强制性或自愿性产品认证,通过碳盘查、碳中和、碳标识等碳排放测评和管理标准,可促进企业低碳发展核心战略的建立,帮助企业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迎接碳机遇,提升竞争力、发展力和创造力。

4 研究结论

低碳发展要求给试点省市来了挑战、压力、机遇和创造力。认证体系作为自愿性工具,在所有的低碳试点工作方案中均有涉及,且将成为所涉及的特定行业、企业化解压力、迎接机遇、在低碳发展道路上乘胜发展的桥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帮助行业企业应对法规、市场风险。法规风险主要是针对政府制定的与气候变化相关政策所引起的风险。低碳发展试点已经启动,企业必须接受碳盘查、强制性地控制碳排放。市场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消费者态度及需求的变化、金融机构投资方向的转变、企业声誉风险产业链上下游的低碳转型所导致的营商环境的改变、技术的更新与替代,这些风险会因涉及的不同业务而有所差别。当然有风险,一定也会存在机遇。新的发展机遇包括引入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国内碳市场的发展、规范的技术激励机制、强制执行的工艺流程或产品标准和新型财政奖励机制等。

第二,促进行业自主节能降耗管理。认证体系能帮助企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从最初的设计到最终的产品及服务都考虑减少污染的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和对环境的影响负责降低,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节约、废物的回收利用等环境因素,避免污染物和二氧化碳超标排放的行政性罚款,节省支出,降低成本,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第三,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促进行业转型。低碳发展中设计的认证体系融合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低碳发展管理方面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操作性强的体系。行业企业通过获取认证证书,不但顺应国内外在节能减排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增加了企业获得绿色、优惠信贷和保险政策的机会,有效地促进企业环境与经济的协调与持续发展。认证体系作为一个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必将提升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行业转型。

[1]崔晓冬,张晓丹,刘清芝.企业低碳发展与低碳认证[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37(1):63-66.

[2]马岩,等.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与完善我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37(1):67-69.

[3]周泓,李在卿.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升环境管理绩效[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2):100-103.

[4]钟玲,宗佺,李江等.论我国印刷行业的绿色转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2):46-49.

[5]唐丁丁.《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引领可持续消费》(J).环境保护,2010年16.

[6]齐晔.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3):政策执行与制度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唐丁丁.全面推进可持续消费促进“十二五”环保目标实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4):5-10.

[8]刘志全.我国“十二五”环境服务业发展需求与思路及重点工作[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6):5-7.

[9]唐丁丁.强力推进环境标志环保认证和绿色印刷业发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6):8-10.

[10]原庆丹.我国环境服务业发展急需政策发力[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6):14-16.

[11]唐丁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37(1):5-9.

猜你喜欢
建筑评价产品认证温室
基于健康光环境设计运维的WELL建筑标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上海市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
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角度分析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2016年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名录(三)
2016年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名录(一)
我国颁发首批低碳产品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