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当下的高中教育

2013-10-18 07:41石国权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5期
关键词:分数学校老师

石国权

在“素质教育”、“新课改”口号喊得震天响的今天,作为一线教师,我对当下的高中教育深感困惑: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素质的提高,而是为了考分;学校的发展不是为了给社会培养需要的有用人才,而是为了向社会证明学生考得有多棒;好学校的标准不是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上干出了一番什么事业,为社会作出了多少贡献,而是考上了多少重点大学、名牌大学。

在这样的环境下,衍生出了一系列虚假的教育现象:

学校的优劣——以招生人数、在校生数、升学率和收入的高低来判定。忽略了教育教学根本的质量指标应是学生的成人、成才率,动脑动手能力,后进生的转变率,学生的违法犯罪率,青少年的发明创造,学生突出特长的发挥等等。

教师的水平——以考上多少大学生来评定,基本不问学生入学时的基础。如果入学时学生底子就差,是因为在老师的教育培养下才表现变好,考分提高的,这本应是老师的功劳,然而这样的老师却很难以得到应有的肯定和鼓励。因为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分快班慢班、好办差班的,你教慢班,不管怎样是考不上多少重点的,即使你的学生确实提高了,确实变好了。

学生的素质——完全用分数来衡量,只要考得好,分数高,各种荣誉、奖励都会接踵而至,特别是有希望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学校更是会待如“国宝”。而大多数人都会对学生的篮球、足球、绘画、唱歌、舞蹈、人际交往、个性情感等等方面的素质不以为然,因为你学生艺术、体育方面有特长,最多也就考个艺体方面的学校,而很多学校是不算这方面成绩的。

由此就演变出了——题海战术——教学的“便捷”和“负责”。题海战术在本质上是心理学中的“训练的特殊迁移”,但长期使用会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如今却变成了老师职业倦怠后的一种“简便”,也一直被认为是教师负责的表现,不这样做反而要受到责难,老师们被迫习惯于通过大量的题海来赢得社会和家长的认同,认同即合理,哪怕严重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的基本规律:

优质课——变成“做课”、“作秀”。一堂优质课是通过无数次的模拟演练,在师生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所提问题乃至过度性语言都烂熟于心的前提下才“粉墨登场”的。

因材施教——就是编快慢班,或者宏志班、重点班、平行班、艺体班等三个甚至四个层次。对最差的班,基本上就是只要不出问题,能顺利毕业就行,还可以为学校增加收入。

探究性学习——就是分组讨论。

课堂对话、师生互动——就是教师问、学生答。

保护学生自尊——就是一味表扬。

家校共育、社区教育——就是写在计划总结上,纸上谈兵,有名无实。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如何多让几个学生考上重点大学,考不上几个重点人民就不满意!

对学生负责——就是要把学生当做学习的机器,就是要“五加二(星期一至五加周末两天)、白加黑(白天加黑夜),时间加汗水,日光加灯光”。一句话,只要把升学率搞上去,就可以不把学生当人。

于是还有了一套所谓成功的经验: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送。

……

面对这样的教育,我们不仅要问:我们是在重视教育还是在重视考试?是在重视人才还是在重视名次?是在尊重教育规律还是在追求急功近利的分数?这林林总总的虚假教育现象是当前人才选拔制度的必然结果。“学而优则仕”,上大学就跳出农门——干轻松活,赚大把钱,只动口、不动手,只指挥、不干活等既不合适宜,也不科学的观念盛行,把上大学看成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看成是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

从社会学角度看,父母为了孩子,教师为了工资,学校为了发展,国家为了经济腾飞,这些仿佛都是天经地义的,但其结果就是:重点大学挑“状元”,基础教育战线漫无边际地挖生源,不择手段“掐尖”,家长选择学校,老师挑灯夜战、学生只为分数不重品德养成……这种明显的不道德、损道德行为,这种明显扭曲的理念却依然扎扎实实地得以推进,使教育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其实,任何一个社会主体都是从自身利益角度来看待教育,尽管谁都明白教育的虚假,但谁也不肯去吃第一只螃蟹。父母有急功近利之心作怪,学校有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老师在家长和学校的夹缝中生存,而这两方面都以分数为目标,老师要生存,必然以此为出发点来工作,在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老师以市场经济的原则选择了后者。虽然教育有太多的虚假,但实际上,我们老师奉献教育事业的心是真的,我们流的汗是真的,我们披星而出、戴月而归是真的,不过我们是用真心办了假教育。

猜你喜欢
分数学校老师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学校推介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