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反拨效应研究述评

2013-10-20 04:54萍,申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听力效应大学

龚 萍,申 丽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222)

大学英语网络考试是信息技术和语言测试结合的产物。2008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在作为第一批试点院校的50所高校展开。而2009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试点院校已经增加到180所。这标志着教育部实施的“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型题库建设和考试系统建设”项目已经全面进入试点阶段[1],也预示着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迈入了自其创建以来又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作为一种全国性的外语测试,对大学英语教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反拨效应的研究逐渐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为了使研究者了解国内大学英语网考反拨效应研究的发展现状,从而促进对大学英语网考反拨效应的深入研究和英语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刊载的大学英语网考反拨效应研究文章进行了系统的回顾。

1 研究现状

本研究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2009年至2012年间关于大学英语网考反拨效应研究的论文,文献检索与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由表1发现,这4年间有关大学英语网考反拨效应研究的文章数量颇多,共计42篇,尤其近2年论文数量增幅较大,占总数的62%。下面本文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等3个角度做进一步分析。

表1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反拨效应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情况 篇

1.1 研究方法

目前关于外语教学科研方法的分类,国内外研究者对此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采用高一虹等[2]的界定,将研究方法分为实证性研究和非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并对其加以系统分析;非实证性研究则是不以系统采集的材料为基础的研究,如个人观点、经验总结、理论反思、具体操作性描述和评价等。

在采集的42篇文章中,就其研究方法来看,属于理论及应用、操作描述、个人经验与观点的非实证性研究的文献有21篇,属于实证性研究的文献也有21篇,各占论文总数的50%。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两类论文数量总体上平分秋色,但它们在不同年份的分布展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即实证性研究在2011年和2012年有很大幅度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2009年和2010年相关研究以非实证性研究为主,实证性研究仅有4篇,占27%。而2011年和2012则恰恰相反,实证性研究论文达到17篇,占2年论文总数的63%。例如:蒋业梅[3]的研究以系统的、有计划的材料采集和分析为特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测试数据分析等方式就四级网考对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反拨作用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更高。而这一阶段非实证性研究有10篇,仅占2年论文总数的37%。例如:卢丽萍等[4]用思辨的方法就大学英语网考听力测试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反拨效应进行描述以及对教学的影响做出了经验总结和反思。

这表明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反拨效应的研究正在向实证化、定量化方向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外语界研究者对研究方法规范化的呼吁,特别是实证化、定量化的研究方法日益兴起;另一方面还是由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要考察测试对教学的影响主要还是要用事实说话,通过教学实验、课堂观察、访谈、数据分析等实证性的方法来增强研究的可信性和科学性。

1.2 研究对象

在所收集的42篇相关文献中,以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考察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的相关文章占主导地位,共计19篇。以教师单独为对象研究的文章次之,共计15篇,以学生单独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共计8篇。

1.3 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笔者把大学英语网考反拨效应的研究分为3个类别,如表2所示。

表2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反拨效应论文研究内容分类情况

1.3.1 整体分析网考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整体上分析了网考的考试内容、题型设计以及考试方式等方面对教和学的影响。沈菊芳等[5]以Alderson和Wall提出的15个“反拨效应假设”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四六级网考将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网考使教师与学生在加大听力培训的同时,把多种语言技能结合起来训练,培养学生在网络上阅读、写作和看新闻的能力。庞科等[6]以武汉科技大学参加CET-4网考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调查问卷和网考与纸考成绩对比分析两种研究方法,探讨了大学英语网考对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反拨效应。其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都更加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习素材的多元化和原始化。

1.3.2 网考对听力教学的反拨作用

由于四六级网考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听力是‘纲’,说、读、写、译是‘目’,以考核学生听懂为主,通过听懂,再考核学生其它几个方面的能力,做到纲举目张。”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四六级网考中听力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听力为纲的测试内容对当前的听力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网考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反拨作用也是研究者比较关注的方面。曹勤[7]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从教师对大学英语四级网考听力测试了解程度、对听力测试的态度、对听力教学的态度、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共5个维度探索了四级网考听力测试对教师教学的反拨效应。其研究结果显示,四级网考听力测试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其主要产生了正面反拨效应。在网考背景下,教师更加重视听力教学,并对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做出了重大调整,但关于听力学习策略的讲授变化不大。焦培慧等[8]从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运用策略及教学评价等5个方面,研究了四六级网考反拨效应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并从视、听、说教学改革的角度探讨了发挥网考正面反拨效应的途径。

1.3.3 网考对自主学习的反拨作用

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9]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为了配合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在教育部高教司的直接领导下,全国大学英语指导委员会与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四六级网考。由此可见,四六级网考设计初衷之一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研究所收集的42篇文献中,有4篇文献探讨了大学英语四级网考对自主学习的反拨效应。其中,孙惠莉[10]思辨性地从自主学习的态度、内容和策略3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四级网考对自主学习的反拨效应。杨雪[11]分析探讨了四级网考对体音美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拨作用,她认为四级网考对于体音美学生这一特殊的教学对象的自主学习产生了明显的反拨效应,而不断完善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则有利于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推广应用。在教师和学生逐渐适应网考的同时,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将会不断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研究反思

根据上文分析,我们看到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反拨效应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从研究方法来看,虽然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反拨效应的研究中,实证性研究已经逐渐取代非实证性研究,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实证性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样本小、研究周期短、定量与定性两者结合的研究少,共时研究偏多、跟踪调查式的历时研究偏少,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推广性。另外,很多研究结论都是基于间接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多样化、科学化。

从研究内容来看,涉及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对教学产出的反拨效应的研究尚属空白。研究者们对教学参与者和教学过程研究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对教学产出的关注度。从收集到的文献来看,还没有学者采用对测试成绩统计分析等手段研究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是否对学生的产出产生反拨效应。其次,相关研究主要从微观上考察四六级网考对个体(如教师、学生)的反拨效应,而从宏观上研究该测试对教育体制和社会的影响的文献非常缺乏。

3 结束语

目前,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反拨效应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方面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笔者希望更多学者参与到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及其反拨效应的研究中来,使其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1]金艳,吴江.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的设计原则[J].外语界,2009(4):61-68.

[2]高一虹,吴红亮,李莉春.关于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调查[J].外国语,2000(1):65-72.

[3]蒋业梅.网考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拨作用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1(3):73-76.

[4]卢丽萍,卢建波.CET网考听力测试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反拨效应[J].琼州学院学报,2012(3):99-100.

[5]沈菊芳、邱俏宏.四六级网考对大学英语教学影响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12):60-65.

[6]庞科.CET-4网考对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反拨作用研究[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3):60-63.

[7]曹勤.大学英语四级网考听力测试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J].外国语文,2009(10):164-168.

[8]焦培慧,郭常红.四六级网考反拨效应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J].外国语文,2011(12):155-157.

[9]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孙惠莉.大学英语四级网考对自主学习的反拨效应[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10):141-142.

[11]杨雪.四级网考对体音美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拨作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9):128-130.

猜你喜欢
听力效应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懒马效应
大学求学的遗憾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