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64排螺旋CT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2013-10-20 08:51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102300续秋艳刘淼武侠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16期
关键词:积气附图气胸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102300)续秋艳 刘淼 武侠

胸部外伤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多见,且常合并较重的复合伤。64排螺旋CT检查时间短,获取信息量大,具有多种先进的后处理重建功能,对胸部外伤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欢迎。我院对88例临床体征明显的胸部外伤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探讨64排螺旋CT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影像科检查的88例胸部外伤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30例,年龄11~88岁。外伤原因:交通伤42例,殴打伤26例,坠落伤10例,挤压伤8例,锐器伤2例。其中,开放性损伤2例,闭合性损伤86例。主要临床表现有胸痛、胸闷、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

1.2 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位,采用东芝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肝下缘水平,重建层厚5mm,层间距5mm,原始数据层厚0.625mm,根据诊断需求,在工作站上应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

2 结果

88例胸部外伤患者,螺旋CT扫描均显示肋骨骨折,其中合并胸腰椎椎体及附件骨折20例,肩胛骨骨折2例,锁骨骨折3例,肺挫裂伤28例,气胸、液气胸18例,心包积液1例,胸腔积液48例,脾挫裂伤1例。

3 讨论

普通X线平片是胸部外伤检查常规手段,而CT则具有更大的优越性[1]。与以往单排螺旋CT比较,多排螺旋CT具有扫描时间更短、层厚更薄、覆盖范围更大、图像重建质量更好等优势。胸部外伤常见表现及64排螺旋CT在胸部外伤中的优势分述如下。

3.1 胸部外伤常见表现

3.1.1 胸廓骨折 肋骨骨折最为常见,约占61%~90%,以4~9肋骨最易发生骨折[1]。可单发,也可多发。临床上,X线胸片通常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但由于其密度分辨率低、组织结构相互重叠,肋骨曲面走行等众多原因,很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有学者认为,X线平片检查膈上肋骨骨折漏诊率达20.5%,膈下骨折漏诊率达33.3%[2]。64排螺旋CT具有薄层扫描优势,显示肋骨更加清晰准确,能够多方位、多角度观察一处骨折,全面显示骨折线、骨碎片及断端分离情况,尤其对轻微骨折、小褶皱较好显示,对轻微不完全骨折显示率为98%[3]。本组病例中有25例X线胸片未发现明确肋骨骨折,漏诊率为28.4%,64排螺旋CT扫描则显示有轻微骨折(附图1和2)。结合MPR、MIP、VR等技术可使胸廓结构立体显示。3D图像任意角度观察肋骨解剖结构和轻微损伤,可以明确骨折范围、程度,又可明确骨折肋骨排序。

严重胸部外伤在多发肋骨骨折的同时常合并胸骨、椎体及附件、锁骨、肩胛骨骨折等,64排螺旋CT扫描呈现的清晰图像,对上述部位骨折能很好显示,避免遗漏病变及重复检查。此外,由于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可以减少因患者呼吸配合欠佳产生的呼吸运动伪影,避免了误诊的发生。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显示左肺撕裂伤及肺气囊形成

附图4 MPR矢状位清楚显示正常膈肌

3.1.2 肺挫裂伤 包括肺挫伤与肺撕裂伤。肺挫伤是指肺组织血管破裂引起肺泡和间质出血、水肿,伤后4~6h出现。早期CT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磨玻璃密度影,随病情进展,表现为片状致密影,病变可不按肺段或肺叶的范围分布,影像表现与受伤部位有关,还应注意受伤对侧是否同时受损伤;肺撕裂伤是肺撕裂后气体或血液溢入裂隙中,周围肺组织的弹力回缩作用形成局灶血肿和肺气囊[4]。CT表现为创伤性肺囊肿、液气血肿和肺实质血肿[5]。对于小的肺挫裂伤(见附图3),64排螺旋CT能清楚显示病灶部位、性质、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3.1.3 气管、支气管撕裂伤 多为严重外伤引起。发现肋骨骨折、气胸、纵膈积气时,应警惕气管、支气管撕裂的可能。64排螺旋CT的优势在于,薄层扫描及支气管三维重建看清楚显示支气管撕裂口的位置、形态及成角等改变[6],明确损伤部位与气管隆突的关系以及远端支气管和肺的情况,方便临床制定麻醉方法和手术计划。

3.1.4 胸膜损伤 常见,包括气胸、液(血)气胸。气胸CT表现为胸腔内无肺纹理区,并可见被压缩肺组织边缘;伴胸腔积液或积血时可见气液平。多层螺旋CT密度分辨率高,可发现X线胸片不能发现的少量气胸和胸腔积液,可根据CT值分辨出积液或积血。

3.1.5 肺不张 气胸、胸腔积液等对肺组织的压迫可造成压迫性肺不张,CT表现为致密的实变影,其内可见含气支气管影。

3.1.6 纵隔积气及皮下积气 由于多排螺旋CT密度分辨率高,可发现X线胸片难以显示的少量纵隔和皮下积气。发现少量纵隔积气的意义在于除外气管、支气管撕裂的可能。

3.1.7 心包积液(血) CT表现为心影增大,心包腔内可见液性密度影,CT值约35~70HU。

3.1.8 外伤性膈疝 CT表现为膈肌轮廓不完整,胸腔内出现充气或含液平的胃肠影及横隔上疝入的网膜影。外伤性膈疝多发生在左侧,由于右侧有肝脏保护,很少发生,死亡率可达30%[7],故对其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64排螺旋CT的冠状位、矢状位MPR可清楚显示膈肌(见附图4),如膈肌有损伤时可清楚显示破损口。

3.1.9 腹部脏器损伤 严重胸部外伤,常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由于扫描范围至肝脏下缘,包括腹部大部分脏器,如发现腹部脏器损伤,可立即加扫腹部CT,减少了搬动病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赢得了宝贵抢救时间。

3.2 64排螺旋CT临床应用价值 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完成整个胸廓扫描只需8s~10s,较大程度地避免了患者屏气不足产生的伪影;采用大范围容积扫描,在胸部检查的同时,能及时发现腹部损伤,利于临床快速制定诊疗方案;采取薄层容积扫描,有极高密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清晰的图像利于小病变的检出,在显示轻微骨折、少量气胸、纵隔少量积气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其强大的后处理重建技术,可多角度、多方位显示病变,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如X线片为阴性,临床症状较轻,当事人存在纠纷时,及时行64排螺旋CT检查,可明确病变,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出现。对于危重患者,64排螺旋CT以其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好,可同时观察多个器官等显著优势,同时对其他部位检查可一次完成,避免了过多搬动患者,应作为首选。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在胸部外伤中发现病变敏感性高,能明确病变部位、性质,能做到快速、准确诊断,在胸部外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积气附图气胸
附图
管道积气对泵组振动的影响
附图
附图
附图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及术后门静脉积气发生情况分析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超声诊断小儿门静脉积气1例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