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自主学习下的外语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2013-10-21 00:57文钟莲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外语教学外语

文钟莲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沈阳 110136)

自主学习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学习理念,它以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作为基础得到飞速发展,又称为学习者自主学习(learning autonomy)。其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1]。西方教育界早已在20 世纪60年代初开始就提倡把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责任心(responsibility),并且把研究重点放在开发学习者自身主观能动性方面的内容上。自主学习主要体现在学习者能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并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可以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等环节。语言自主学习这一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在西方国家的社会与意识形态上带来了众多变化,为其应用于语言教育学领域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2]。自主学习理论认为被传授并不是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学习者还可以通过自我管理的形式来构建知识体系。

1 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人本主义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创立,他们提出人类生下来就本能性地对世界感到好奇,生来就持有潜能的学习能力等10条学习原则。他们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来替代传统课堂模式,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使学习者对自主学习感到具有重要的个人意义[3]。近几年,有关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从发展趋势来看,国内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论、概念的引进与介绍、探讨与初步应用;第二阶段是研究由浅入深,逐步走向成熟。主要代表论文有:李冰冰(2007)、谭红(2001)、沈梅英(2010)、杨瑛、蒋静仪(2001)、段冉(2010)、肖飞(2002)、刘寅齐(2012)等。

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学术论文在外语界引起了新高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综合以上研究,外语自主学习前一阶段的研究方法倾向于非实证性研究,理论建构较弱,其研究方法主要依赖文献理论较多,缺乏实证性研究,存在研究内涵不到位等现象。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1)由于重理论的非实证性研究较多,所以研究成果容易忽视语言习得的内在规律;(2)自主学习模式多种多样,但是目前研究成果的建构多数局限于多媒体设计研究,缺少整体化综合研究;(3)虽然自主学习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对外语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探讨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其研究内容较其他学科发展滞后。尤其是把人本主义自主学习能力与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2 研究目标

以往传统外语教学的特点是过分强调教师对学习者的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培养全球化形势下高素质外语人才的最基本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成为独立学习、自主管理、有效制定学习计划、比较准确地评估学习效果的学习者[4]。教师的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使其具备可持续独立自主学习、发展自我的生存能力。只有具备最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有益的终生学习(lifelong learning),保持自我持续发展的良好学习生态环境。这种教育发展趋势已成为本世纪的一种生存观念。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人本主义自主学习的原则,把学习者的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能力与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建立新型的外语教学创新模式是外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本国的语言,外语教育政策都非常重视,由此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文献 (Crystal1997;Herreras2001;UNESCO2003;Gaffey2005 等)。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外语课堂进行观察,发现国内本科外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理论研究成果与教学经验,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法、明确教学目标及定位,从人本主义自主学习的视角出发,促进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加快落后的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步骤,对我国现行的高校外语教育建设提出几点有效的策略及对策性建议,摸索出基于人本主义外语自主学习的创新教学模式,促进高素质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进展,为提高外语人才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思路、教学法和科学依据,并且为外语教学中较落后的教学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理念和方法。

3 研究方法与分析讨论

本文采取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总体上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本研究中运用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如下:

博弈论方法。创新自主学习能力的外语教学培养模式需要多主体的参与,这些不同的主体之间存在博弈关系。本文将引进博弈论方法,建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各个大学现行外语教育体制、教师与学习者等不同主题之间的博弈关系;

课堂实际调查法。本文从理论结合实际的视角出发,要对高校外语课堂进行观察,判断出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及理念是否遵循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自然规律与教学模式,同时也观察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必备的条件与素养。

通过本次对高校外语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外语学习者没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意识,缺乏自我管理、自我制定学习计划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我评估的学习理念,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也有待于提高等问题。

知识与经济迅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也不断在深入,这种时代发展的趋势对我国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外语教育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5]。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推进了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融入国际化社会的必要性。无论是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还是社会事业发展都无不打上国际化的烙印。这种社会发展趋势要求我国外语教育必须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外语语言基本功扎实、知识结构完善、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跨文化沟通和交际能力较强的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6]。

4 人本主义自主学习下的外语教学创新模式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7]。

图1 人本主义自主学习下的外语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4.1 更新从依赖学习转变到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理念

通常的外语教学均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授课的传播形式来进行。这种“主动”和“被动”现象严重阻碍了外语学习的拓展及学习者掌握知识得到发展的可能性与空间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当前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学习者在校期间掌握文化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知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的外语教学要解决被动传授知识的课堂依赖现象,使学生从依赖学习转变到自主学习,并指出培养学生自我监管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具体方法,着重研究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4.2 解决落后的外语自主学习策略及外语教学培养模式

自主学习并非意味着学习者要完全脱离教师进行学习活动。其学习主要根据个人的外语水平、能力、爱好、时间等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时间和地点、监控学习效果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组织、协调、指导的作用。根据客观与主观条件,教师把自主学习材料与学生以模块化、个性化来进行分类,给学习者提供一个丰富的多媒体平台,可以把平台内容分为“听、说、读、写、译”等多种训练模块,注重多媒体网络平台中各个模块的知识链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学习状况进行选择性的训练与提高。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个性化特点及优点,满足不同的学习动机和需求,更加促进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3 解决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个国家的外语普及程度往往反映出公民的国际意识、国家的国际化程度、预示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中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体上与西欧学生相比有单项能力的不足与强项,其差异形成的原因由社会及文化心理因素、语言能力、教学管理等多种因素构成。中国学生融入性动机不够强,在课堂与课外中与教师的交流不够充分,缺乏在学习中冒险探索的良好习惯,被动选择学习材料现象比较严重,缺乏自主权,过分强调单纯语言知识的习得,忽略了对文化的了解[8]。通过文献与实际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国内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外语教学理念及教学法、明确符合全球化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提高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应用能力的教材质量,加快高校外语师资队伍建设。

4.4 建构重视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外语教育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在基础教育改革、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外语专业教育改革等不同领域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课程设置、教材评估、师资培训、教学质量等问题也不少,这些问题要求各个高等院校立足本院校的实情,切合实际情况建构符合本校的外语教育体系。高校外语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外语综合能力,使他们步入社会之后在各自的工作和各种社会交往中能够使用所学的外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上的信息交流,给社会及自己所属的集团创造各种效益。在校期间,高校外语教育体系应该增强学习者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社会所需求的综合文化素养,大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际交流所需要的国际化外语人才。这种由原来强调语法、翻译、阅读等能力的传统式外语教学模式转变到重视“听、说、读、写、译”等外语综合能力的新型外语教育模式的过程必然会对现行的外语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外语教育的第一线上探索出更加满足时代需求的新型培养模式。

4.5 建构重视语言文化体系的培养新模式

外语学习者用外语进行语言交际时,由于目的语与母语的语言结构不同,过多受母语语言文化的影响甚为严重。这种现象容易给对方带来不快的印象,造成正常交流的障碍。重视培养外语人才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外语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科学体系的建立是相关学科交叉和整合的发展结果。语言文化教学体系即狭义的应用语言文化学,从理论上讲,它既是语言文化学的分支,又是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它涉及的学科有语言学、文化学、交际学、教育学及其分支语言文化学、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心理语言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等。目前,在我国本科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以上所述的外语教育仍处于弱势,导致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缺乏应用交际能力。

4.6 建构提高外语学习效率,发展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

网络等多媒体材料设计多样、难易程度各不相同,能够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富有趣味的学习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趣味进行选择。这种做法比过去传统的单一教学法更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及效率,能够充分激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被动传授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个性化学习的发展[9]。

5 结语

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当前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10]。本文通过对高校本科外语课堂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发现本科外语教学中存在各种不同程度不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方针的教学法。身为外语教育者,教师应以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己任,在传授外语知识的同时,要为学习者培养独立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与技巧指导,并且从外语教学“听、说、读、写、译”根本性教学任务出发,要建构符合本校外语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积极探寻其改革创新模式。

(References):

[1]Holes H.Autona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23-25.

[2]Benson 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15.

[3]周晓玲.模块化、个性化、动态化和协作化:基于人本主义和建构注意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51-54.

[4]李冰冰.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3):135-136.

[5]戴炜栋,王雪梅.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J].外语界,2006(4):2-12.

[6]曹德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创新型国际化外语人才[J].外语界,2007(4):2-5.

[7]文钟莲.外语习得过程中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实证性研究[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6):45-48.

[8]张立新,李霄翔.中国-西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比调查研究[J].外语界,2004(4):15-23.

[9]吴玉伦、李哲.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7-119.

[10]段冉.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J].海外英语,2010(6):22-23.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外语教学外语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也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本主义路径——兼与董涛博士商榷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