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病中感染病情的诊断治疗体会

2013-10-22 02:29王其珍
糖尿病天地(临床) 2013年10期
关键词:截肢糖尿病足病患

王其珍

糖尿病足病主要形成原因是糖尿病病患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困扰,容易造成下肢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造成下肢病变,形成血栓以及供血不足,极其容易发生感染病情,导致下肢感染、腐烂、坏死、闭塞以及溃烂,最终脱疽,这种病的多发人群是年事已高的老年人,风险比较高,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病患截肢等状况。[1,2]因此,对糖尿病足病中感染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进行研究,具有极大的理论以及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对45例糖尿病足病病患进行诊断与治疗,成果颇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本院进行糖尿病足病感染治疗的45例病患,其中男性为21例,女性为24例,年龄在5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岁,糖尿病病程为1个月~2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4年,糖尿病足病病程为1天~2.5个月之间,糖尿病足病平均病程为21.1天。诱发糖尿病足病主要原因包括水疱、烫伤、脚部损伤、鞋子摩擦等原因,其中水疱10例,脚部损伤21例,鞋子摩伤9例,其他原因5例。糖尿病病患除了糖尿病足病感染病,合并患有的疾病包括高血压、肾病、神经病变以及脑卒中等,其中高血压3例,肾病5例,神经病变21例,脑卒中3例,其他11例,没有其他合并病有2例。一般资料P值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取接受糖尿病足病感染治疗的45例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

1.2.1 诊断方法

包括西医以及中医的诊断方法。[3-5]

首先是西医的方法,主要是是否感染、感染深度的检查。一般诊断要注意观察病征,主要包括是否有疼痛、触痛以及红肿等局部感染的情况,在发生了神经病变的足部出现的主要是渗脓、捻发音等状况,实在无法观察出来,可以采取探针探查的方法,将取出的溃疡底物作为标本,来培养细菌,研究病情。特殊检查主要目的是发现并且确定病患是否存在深度感染,应用的是X光摄片检查,如果发现局部存在组织内气体,说明存在深度感染,发现骨组织侵蚀现象说明存在骨髓炎。除此以外,还可以应用111In标记的白细胞扫描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发现早期糖尿病足感染情况,而核磁共振诊断技术能够显示骨组织、骨关节状态,不失为一种诊断的良好检测方法。

其次是中医诊断的方法。主要是观察病患是否出现组织溃破、有恶臭脓水流出、腐肉不鲜、高热、口渴汗出,心悸气短等症状,以便对症下药。

1.2.2 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血糖控制、抗生素治疗、改善病患血循环、截肢处理。[6-9]

首先是血糖的控制,给予病患胰岛素治疗,不要随便换药以及改变用药量,出现问题随即与护理人员以及医生联系,及时纠正使用,控制好血糖,防止血糖过高或者过低现象产生。

其次是给予抗生素治疗。[10]由于存在感染现象,包括深部脓肿、骨髓炎、深部感染以及组织感染,治疗方法各有特点。对于深部脓肿以及骨髓炎的治疗,可以使用起始联合治疗,同时使用甲硝唑、氨卞青霉素以及悉复欢等,获得细菌培养结果之后可以合理选用抗生素。对于深部感染的治疗,最初静脉联合应用克林达霉素以及头孢霉素这类的广谱抗生素,以后口服此类药,最长的口服期可以达到三个月,由于头孢霉素不能够应对厌氧菌等细菌,因此防止单独的使用头孢霉素,有时候需要结合X光片来治疗,严重的时候要进行外科引流以及截肢处理等。对于一般表浅组织感染的情况,应用的也是联合的广谱抗生素,一般在培养细菌以后决定用药,主要是口服治疗。

接着是改善病患血循环。可以让病患每天花十分钟的时间进行温度在三十八摄氏度左右中性水泡脚,每天进行足部的按摩,适当的让病患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活动不需要太剧烈,类似于太极拳之类的运动比较适宜,病患注意防止餐前锻炼,防止低血糖事件的发生,通过以上各种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病患的血循环问题。

最后,如果感染已经到达了十分严重的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截肢措施。严重坏疽界限清楚之后才能进行截肢,一般在距感染部位十厘米左右的地方,截肢对医生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部位必须估计精确,实施手术的医生技术要娴熟,保证手术高效迅速的完成,防止病患术后感染,缩短病患恢复期痛苦,在进行截肢手术后,要提供给病患相应的心理疏导,因为毕竟截肢以后,的确对病患以后行动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病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患上抑郁症,这时候更需要医生以及相应的护理人员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1.3 临床观察

研究截肢率、足部病变情况、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局部的伤口特征、愈合的相关因素、总有效率、血糖控制情况等指标,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6.0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统计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一般资料的均值和方差之和用±s表示,P值大于0.05,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所有糖尿病足病病患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情况上P值大于0.05,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表1 足部感染治疗效果

经过对糖尿病足病病患感染病情的控制以及治疗,只有2例糖尿病足病病人截肢了,截止率为2.22%,有2例发生了足部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情况中中度以上的有12例,发生率为26.67%。

包括水肿、坏死、腐臭在内的局部的伤口特征表现以及愈合的相关因素与治疗前相比,显著转好,并且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血糖控制与治疗前相比得到改善,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治疗效果见表1,显效以上情况为32例,愈显率为71.1%。

3 讨论

糖尿病足病是我国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残以及致死的原因,据调查我国每年有百分之三十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糖尿病足病不够重视,导致控制不良,发生感染等病情,最终导致截肢,这严重妨碍了糖尿病病患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给他们及其家属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痛。

本文主要取在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本院进行糖尿病足病感染治疗的45例病患,对他们的病情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研究了治疗前后足部病变情况、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局部的伤口特征、愈合的相关因素、愈显率、血糖控制情况等指标及截肢率,最终发现,对糖尿病足病感染病情及时的诊断以及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病患的截肢率,提高愈显率等,效果显著。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对糖尿病足病感染的预防,相关的医护人员可以多进行查房,保证病房环境优雅,空气通畅,多给病患做健康教育,教育病患常换鞋子,剪脚指甲的时候也要多加注意,进行足部保护,防止不必要的足部损伤,指导病患每日进行适宜的运动,主要以散步及慢跑为主,运动要保证定时定量并且足部不存在疼痛感觉,指导病患自己进行脚底按摩以及腿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当然对糖尿病足病的诊断以及治疗的研究目前还不够成熟,但是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一定能够给病患带来福音,降低病患感染的发生,有效治愈糖尿病足病,还病患一个健康的体魄。

1.许樟荣.糖尿病足病变诊断和治疗.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3):180-183.

2.王鹏华,于德民,褚月颉,等.糖尿病足深部感染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6):1828-1831.

3.韩淑梅,荣晓玲,徐栩.糖尿病足的护理探讨.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95-98.

4.王静,邹魁.糖尿病足病理变化特点及伤口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1942-1946.

5.范章云,郭莉,陈书艾.糖尿病患者足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河北中医.2010,32(6):847-850.

6.杨士桂.老年人糖尿病足80例临床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10):835-838.

7.周永焕,张玉周,李德云,周燕.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严重感染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5):3664-3667.

8.陈晓辉.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中国民康医学.2011,23(4):458-462.

9.艾敏,曾炀.浅谈糖尿病足感染后的清创及药物应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8(5):68-72.

10.梁丽荣,赵维彦,邱旭东,等.糖尿病足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3):516-519.

猜你喜欢
截肢糖尿病足病患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