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汉语文学语言性质探讨

2013-10-26 03:42尹艳燕
参花(下) 2013年6期
关键词:朗朗上口文学语言古汉语

◎尹艳燕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一、语言文学的质性

文学语言的性质特征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意向性的,可以把语言表现得更直观,易于理解。另一个就是暗喻性,可以更深刻地表达需要表现的美。

文学语言还有着能把所要表现的与文字所要表现的所指达到统一、意识与认知的统一,现象美与抽象美的统一等等特质。

二、语言文学的层次

对于文学语言的理解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就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生活用语,另一个就是用于文学著作教育方面等的语言。两个层次没有先后都是人们常常用到的。但是前者要受牵制于后者,后者领先于前者,所以在后者出现的情况下难免会令人感到对人们基础用语的偏差。但是文学语言又是从日常生活用语中提炼出来的,是经过文人墨客观察生活之后所得出的总结,所以他必须得比日常基础用语精炼又具有意向性,他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描写使人能想象到超越生活本身的意向。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都有着自己语言的独特的美,古汉语也是这样的,我们古汉语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千千万万文人骚客前仆后继的推进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古汉语的美体现在许许多多的方面,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古汉语的美可能是齐齐整整的规矩的美,也可以是随着音调和句意抑扬变化的美,还可以是循环排比绵绵不绝于耳的回环美。别的不说就说古时候的诗歌,经过对古汉语的精心使用,会发现那一片都是那么的朗朗上口,快人心脾,每一句都可以令人在细细品味时对其中的意味回味无穷。

三、规矩之美

就好像所有的乐章都由音符组成一样,古汉语都由音节以及由逗句号分割的句子组成。古汉语的音节都不是复合的,而是一个个独立的,每一个他的音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音,但也有着与其他音节相似的发音,这是音节的整合和组合的基础。一个个孤立的音节组成了一句句语调丰富的语言,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规矩之美是因为一句话出现的前后相似的语音,连起来使人感觉到一种规矩感。试看这样的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

这样的语句读起来很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而且优秀的白话文读起来也体现规矩之美,像:

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郁达夫《故都的秋》)

2.抑扬顿挫升降无常之美

汉语的四个音阶使汉语的抑扬顿挫表现得淋漓尽致,由四种变化的声调组成的语言产生了变幻莫测的抑扬顿挫。我们所说的“抑”是指语调短而急促,并且伴随着降调;我们所说的“扬”就反过来了,是语调上扬并且扬长不断。像这样富有音乐韵律的朗朗上口的感觉与唱一首歌一样明快。像这样的韵律感体现在平仄的使用上面。请看下面的例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这其中有的字在古现代的读声中有着不一样的读音,有的字就会读入声,算作仄声中,但是现在仍可按现在的读声发音。读这种需要严格遵照平平仄仄的诗文,需要注意其中的韵律的停顿、抑扬等变化,那么当我们读这种严格按平仄规则写的诗,一定要注意语音的长短、高低,平声上扬而悠长,升降的变化,仄声下降而短促,才能更加接近于古诗原来的声律要求,展现抑扬之美,又不完全拘泥古人严格的格律。

那么,在当今社会的白话诗和白话文中,这种平仄的要求不再这么严格,但那种原来的抑扬之美不能丢弃,只不过是表面样式发生了变化,但那种根本的并没有变化。例如: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从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平仄错落有致,估计当时作者并不是有意“遵循”了平仄律,但却具有声律之美;两个对称句在开头,读起来简短有力,紧跟一个19字的长句,阅读起来比较舒服。特点就是变化多端,紧舒有致,展现了新型汉语的抑扬顿挫。

3.萦绕回旋之美

我们都知道古代诗词讲究押韵。那么到底什么是押韵呢,押韵就是句尾的元音都一样。押韵使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顺口,这就是回环之美。

中国古汉语博大精深。根据传统语言学理论,词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那到底什么是实词和虚词呢?实词是可以独立担当句法成分的词,一般来说意义较具体实在,能单独回答某种问题(朱: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开放与封闭)。反之则是虚词。虚、实两大部类之下分别包含了其他类词,但具体类别则有些争议。《现代汉语》(寥黄本):实词——名、动、形(区别词近年独立出来)、数、量、代、副、叹、拟声;虚词——助、介、连、语气。胡裕树本把叹词、拟声词放在虚词类。朱德熙《语法讲义》归副词为虚词,又把叹词和拟声词独立与虚词、实词并列的第三大类。但是任何一种事物都不能独立地存在,因此,每一类词都有它们意思和用法上的共同性,我们为了更好地理解说明词义和用法,所以给词进行语法分类。

猜你喜欢
朗朗上口文学语言古汉语
现代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研究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浅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干一碗朗朗上口的毒鸡汤
童年
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整合现状简析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
古汉语中表反问的一组能愿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