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丹到贾柯梅蒂

2013-10-26 03:42黄骞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207
参花(下) 2013年6期
关键词:罗丹雕塑轨迹

◎黄骞(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在19世纪晚期的雕塑史上,罗丹以夸张的比例、粗糙的质感、流动的力量,向传统的雕塑提出告别,架起了一道传统与现代之间承前启后的桥梁。在罗丹之后的雕塑史也继续沿着这条轨迹发展着,直到有一天这条道路出现了一个360°的转弯,雕塑作品的内在的含义已经显得不是那么至关重要,取而代之的是观念和语言引导着雕塑的发展,或者我们可以说每当一种艺术形式发展到极致时,要是按照原有的轨迹发展下去那难免会落入俗套,所以就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而19世纪晚期至今的雕塑史的发展也遵行着这条轨迹。

19世纪晚期至今的雕塑史的发展总的来说是具有突破性、混沌性、包容性以及外在言说性的。在罗丹之前以及罗丹时代雕塑作品都是有内容的,我们暂且不论这种内容的崇高性还是平民化,总之这种内容性是不可忽视和否认的,而且这种具有说教性的含义不需要外在的语言和观念来加以佐证,观者可以根据自身内在的知识或者是作品名字读出创作者创作的意图,或者我们甚至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去解读艺术作品,就算是我们很刻意地解读都不会觉得牵强附会。而之后的立体主义雕塑、构成主义雕塑以及现代主义雕塑都无不是利用“玄”而般的语言和观念来辅助其外在的雕塑作品。其实这已经和雕塑作品的原意走远,雕塑本体论自然而然就失去了其地位。现在我将从罗丹到贾柯梅蒂雕塑发展的轨迹来具体探索其中的改变。

一、打破了雕塑造型的“立体性”,试图变成“平面性”

从罗丹之后的雕塑艺术其整体的作品都呈现出一种很平面化的倾向,这种平面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了解,一是雕塑创作多采用社会上已有的现成物品来组合成雕塑所造成的平面性,例如考尔德《龙虾螯和鱼尾巴》就是采用金属丝线悬挂,形成风动变幻的色块;亨利劳伦斯的《雕塑》用色彩来稳定立体主义雕塑结构。二是这些雕塑都试图采用很极端的造型方式来呈现在我们面前,要不就是很畸形、很另类、很压缩我们的视觉宽度。例如:阿基本科《绿色的凹面》、杜尚维龙《马》、利普希茨《人物》、扎德金《母与子》,这些都是一些我们难以接受的现代化雕塑,我们在欣赏这些雕塑的时候无需从几个侧面去体会其中的感情或是其他内在的事物,因为其外在的形式就已经打磨了我们内心对艺术作品“内容”的思考。

二、驱除雕塑的思想性,恢复人或事物在雕塑作品中的纯洁性

罗丹之后的雕塑家们都集体在驱除雕塑内在的思想性,“雕塑思想性”好不容易被罗丹拾掇起,但是又被无情地抛弃。布朗库西的大多数作品都表现了这个趋向,《吻》就是在天然石料上稍加雕琢而得到的造型,加工的痕迹损之又损,石料的方整形状和体量感都被保存下来了,这与其说是人之吻,倒不如说是石之吻。这或许是继罗丹之后现代主义雕塑唯一令我们我们觉得最能为之感动的。布朗库西在作品中采用原始材料稍加雕琢赋予自然之物以“物之情感”来努力表现人与宇宙世界的基本关系。在亨利摩尔《国王和王后》是他常表现的题材,在作品中我们看到最为原始的人物表达方式,没有一点累赘和多余,简单的造型和简洁的姿态就这样在我们的内心中扎根深基,我们在这部作品中看到好似我们自己的内心,就像摩尔自己说的一样:“一件作品必须先有它本身的生命力,这些并不从属于它所再现的对象。”

三、摒弃雕塑内在的内容性,辅之以语言和观念来言达

摒弃雕塑内在的内容性是这个年代的艺术哲学所提倡的,基本所有的现代的东西都不约而同地打上了“观念”的影子。那句“语言是艺术品之辅助”成就了众多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恪守的艺术格言,就像康德所说:“美的东西在成为美之前往往是要被视为丑的”。从罗丹之后的雕塑都需要“观念”的辅助,我们在欣赏雕塑作品时语言对我们的导向作用很明显,已经压倒了雕塑本体最为直接对我们的打动和影响。这样去说好像显得我个人很无知,对现代的雕塑没有一点“他我”的认识,这种说法也或许是正确的。我在这里对被世界公众所推崇的大艺术家、大雕塑家的作品表示不解,我表示我真的很不自在很缺乏勇气和证词去证实我自己的观点,但是我就是不能说服我自己试图去喜欢它们。我是很难赋予《波浪》以内涵性的意义,我对这种流畅的外表没有丝毫的“动心”,一个木头做的椭圆形,绳子分别牵住椭圆的上端和中部,很多美术评论家说到《波浪》是一座获得了生命的灵性和生命的律动,我无论是从哪个角度都很难领悟到这些。这些所谓对“美”的评定都是通过很严格的逻辑推理和分析的,艺术的“美”是不能想着去有条有理地去推理,也不能经受这样类似自然科学的分析过程,这种不能和不能经受推理并不是代表艺术的“美”经不起欣赏者或者是时间的推敲,而是艺术的“美”根本就不需要这些外人对它强加的语言之争,就像中国的八大山人的写意画一样,我们在八大山人的画面上可以按照自我的需要来理解这些简约的画面形象甚至是很牵强附会地理解我们都不会觉得天马行空。就像柏拉图所说“美是难得”一样,既然美是难得,我们为何还要把语言强加上试图说清楚“美”,这样不但没有起到说明的功效,而且还使原有的“美”都被语言打消磨损了。

猜你喜欢
罗丹雕塑轨迹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轨迹
轨迹
写实雕塑
轨迹
里尔克《罗丹论》节选
罗丹手稿
进化的轨迹(一)——进化,无尽的适应
Significance of Conflict Talk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