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产业集群视角的农业规模经营实现路径研究*

2013-10-30 03:16姬军荣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要素

姬军荣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经管学院,陕西 杨凌 712000;2.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郑州 451200)

基于农业产业集群视角的农业规模经营实现路径研究*

姬军荣1,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经管学院,陕西 杨凌 712000;2.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郑州 451200)

农业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农业规模经营的关键在于通过生产经营要素配置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内外部规模经济。在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路径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等均面临一定的发展阈值,农业产业集群是弥补农业规模经营传统实现路径不足的有效选择。在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过程中,遵循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发展多形式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性环节。

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集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一、农业规模经营的必要性

农业人口数量巨大、耕地面积的总量限制,以及土地要素的均分机制等因素造成了我国农村改革后人均耕地面积狭小且分布细碎化。在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制度安排下,这一要素配置结构使得农户的决策理性得以充分释放,并在农村改革初期对农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最为突出的表现为粮食产出水平的大幅提升。但这一局面并未持续太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农村改革相关政策的调整,农业产出的效率提升缓慢甚至出现下降。关于其原因的探究,农户小规模分散化经营导致农业生产难以追求规模经济是关注的焦点,如何改变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格局成为制约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基于这一困境,我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实践,其中,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农业经营者的生产规模最能展现规模经营的特征,因而备受推崇。特别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土地流转比重较大,例如2012年浙江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总耕地承包面积的43%,居全国首位。[1]显然,土地只是农业生产要素之一,不能单纯把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作为农业规模经营的判别标志,或把土地规模经营作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唯一途径,而是要从专业化分工、多环节联系、多要素综合的途径来实现或判别农业的规模经营。[2]基于此,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契约农业,以及农户土地入股形成的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等是实现外部规模经济的重要形式,因而也构成了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已登记农民合作社突破60万家,广泛分布在种植、畜牧、农机、渔业、林业、民间传统手工编织等各个产业,入社农户4600多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8.6%。[3]

从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实践看,不同类型的农业规模经营路径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土地流转分散、规模较小、稳定性差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则存在多规模小、质量差、带动能力不强,尚未真正成为经营服务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影响力竞争力较弱等问题。由此也引起学者对通过土地流转和发展合作组织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思考,例如何秀荣认为通过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来使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鼓励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联接农户、发展订单农业等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效果不尽人意。关于土地流转的大规模统计数据分析表明,耕地经营权流转并不能使农场规模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不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作用。而且以小农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合作社患有组织机制和制度费用方面的天生缺陷,并不能解决生产领域的农场规模问题,因此传统农业合作社是缺乏前途的。[4]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此背景下,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带来的农产品刚性需求规模上升、产品结构升级带来的机遇,迫切需要从更广泛的视角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路径。农业规模经营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自身,而应当从更广泛的区域视角、产业链条视角来探索,基于此,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视角探索了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实现规模经营的必要性、优势及关键环节等相关问题。

二、农业规模经营的优势

农业规模经营源自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规模经济表现为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出现要素边际报酬递增。显然在规模经济实现的过程中,生产要素的配置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否则要素同比例增减带来的生产规模变动并不会带来要素作用效率的提升。实现规模经济的要素配置结构升级,既可能源自新生产要素的加入,也有可能要素投入类型不变情况下要素比例的变动。具体到农业生产中,农业规模经济的产生可能源自新种子、生产设备、管理技术等新生产要素参与了生产,使得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得到提升。或者是由于生产要素的构成比例发生了变动,例如土地转入农户中劳动力作用的土地要素规模扩大,劳动力要素的产出效率得到提升,在保证土地要素产出效率不发生递减的情况下,实现了农业规模经济。

在以上两种途径中,一致性之处在于能动性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和先进性生产要素(如新型生产设备)的作用对象在农业生产规模变动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拓展,从而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即不但能动性及先进性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得到提升,同时其他传统生产要素(如土地)的产出水平也得以提升。因此,农业规模经营的本质特征在于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结构的优化,特别是要实现劳动力及新型生产要素作用对象的拓展。

在社会比较认可的土地集中型农业规模经营中,如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股份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劳动力平均土地规模比传统小农有了大幅度提升。而且与作用于分散小农相比,新型生产设备、管理技术等要素在规模经营主体中的作用对象更为集中,因而作用成本更低,产出效率更高。规模经营在实践中不仅有农业产中环节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且有产前、产后诸环节的合作与联合,这同样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率。尽管家庭经营在信息搜集、交易成本、市场地位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统一经营和服务来有效地弥补。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技术协会、订单农业等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形式中,同样表现出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结构优化升级的特征。

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角度看,规模扩张带来的产出效率的提升并非其最终目标,如何由更高的产出水平转化为更高的经营收益才是市场化农业经营主体的本质追求。特别是对于收入需求弹性较低的农产品而言,产出水平的提升甚至可能带来“谷贱伤农”的负面冲击。因此,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在获得更高实物产出水平的基础上,更希望高水平的产出能够获得高水平的价值收益。农业产出转化为价值收益的过程,既依赖于稳定的农产品价格市场,同时也可以通过产业链条延伸带来的价值提升实现。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现行的农业规模经营形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集群的特征。农业产业集聚既能通过技术推广、设备租赁等专业化服务优化农业产业的要素配置结构,特别是对于亦工亦农的兼业户而言,有效降低了其农业生产中使用先进生产要素的成本,同时大大提升了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率,无需转出土地情况下也能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效果。对于种植大户、家庭农产、农业合作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而言,农业产业集群中出现的提供专业化服务中介组织,以及农产品加工链条的延伸、区域农业品牌化建设等也有助于其产出及收益水平的提升。

三、传统农业规模经营实现路径的局限性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利用农业生产互助组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进行农业规模经营的有益探索,受制于农业生产合作社自身因素的制约,规模经营效果并不明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制度创新效应激发了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缺陷。随着制度创新效应的释放殆尽以及相关支持政策的退出,农业规模经营在此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各级农业发展政策文件中纷纷制定相关的鼓励措施。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提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区域纷纷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合作社等形式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从实践效果看,在那些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社、订单农业、品牌农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各类型农业规模经营实现路径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各种路径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均面临着一定发展阈值。例如在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的路径中,姚洋的预测表明,[5](P145)即使以高于过去的三十年平均速度计算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增长,到2030年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也只有70%。按人口增长的速度推算,仍有4.5亿人居住在农村,以我国的耕地规模计算,这肯定不足以维持一个人的生计,兼业仍将像今天一样普遍,现实是中国农业现在是、将来也将是小农经济。而且在目前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且不平衡的状况下,在土地为大多数农民提供主要生产经营收入、维持其家庭基本生活消费的条件下,在土地承担着农民核心社会保障功能的背景下,不可能通过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中型的规模经营。[6]

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中,虽然注册合作社数量及入社农户比重不断增长,但从合作组织发展的质量,特别是从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程度的角度看,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并不显著,而且发展的持续性同样面临挑战。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普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规模小、效益差、带动能力弱等问题表现突出,大多数仍停留在提供农资信息、技术服务、购销服务的阶段。受制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未成长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经营服务能力的主体,从而影响了其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带动作用。面对这一发展格局,如何创新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路径,同时整合不同类型的实现路径,使其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是推进农业规模经营过程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四、以农业产业集群路径实现规模经营的优势

农业产业集群是在农业产业范围内,地理上相对集中的农户、企业、政府、资源设施、组织结构、市场等要素通过互替或互补等方式协调发展,产生降低交易费用、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知识技能快速流动等集聚效应,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群落。[7]作为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农业产业集群有助于把中国农业“小而散、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引向专业化产业区,形成区域农业品牌优势,为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一种借鉴思路和拓展模式。[8]通过农业产业集群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一方面农业产业集群有助于新种子、新机械、新管理方法等新要素的投入,以及由此带来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机构的优化,从而提升劳动力、土地、机械等要素的产出效率;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集群带来的标准化、品牌化农业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同时产业集群中要素购置规模的扩大往往带来更低的购置成本,由此提升农业产出的收益水平。农业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提升以及产出收益水平的提升构成了农业规模经营实现的两个关键环节。

图1 农业产业集群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作用机理

从作用过程看,农业产业集群对发展规模经营的作用是贯穿农业生产全链条的。产前阶段农业产业集群中的各类型农户、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生产主体,借助于专业的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引进先进的种子、化肥、管理技术等新型生产要素,通过技术扩散效应实现不同生产环节中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在农业产业集群中,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形成了更多的农业生产经营中介组织。产业集群中空间距离缩短、服务对象扩大、技术扩散显著等使得分工深化的成本更低,更容易形成专业化中介组织。专业化服务组织与分散小农户生产过程相比,更容易实现不可分割农业生产要素作用对象的拓展。一方面,生产要素缺乏者得到新的生产要素;另一方面,生产要素作用对象的增加带来成本稀释效应,由此提升农业生产要素的作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从农产品市场价值实现的过程看,生产环节的地域分布影响农业生产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水平。土地规模经营的目标之一是农业从业者收入水平的提升,产业集群带来的农业生产链条的延长其实是将更多的增值环节留在农产品产出所在地,并使农业从业者能够从农产品加工等增值环节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集群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作用对象因此得以丰富和拓展,由此带动其收入水平的提升。而且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助于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农业产业集群加速了土地集中和经营集中,加速了劳动力流转和劳动力升级;加速了区域城镇化进程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了区域市场交易水平和交易效率,从而根本上改变了原有农业生产要素分散、低效、投入产出转化率低的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集群实现规模经营的优势在于弥补其他途径的不足,或者是弥补了其他途径所不能涵盖的内容,因而丰富了实现路径。从不同实现路径间的逻辑关系看,在农业产业集群中,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重要的组成单元,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的成长是相辅相成的。产业集群弥补了其他实现路径阈值限制所带来的不足,与其他路径间存在替代关系;另一方面,也为其他路径更多运转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体现为互补关系,因而是相互促进的。产业集群为集群内主体带来了节约成本、资源共享、获得技术溢出效益、稳定市场和投入来源、促进技术进步等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

五、通过产业集群的形式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关键环节

在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实现规模经营过程中,首要的制约因素源自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及农业生产传统的依赖性。从我国农业产业高效发展的典型区域看,具备一定规模经营、竞争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集群往往同本区域的优势农业资源、农业生产传统等要素密不可分。究其原因,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农业劳动力技能结构、农产品市场化发展水平等息息相关。因此,在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过程中,首先要依据本地区的优势农业资源、农业生产传统、农产品市场水平等特征,确定农业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利用本地农业资源禀赋,吸引更多的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农业产业集群参与主体,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营销等环节的规模经营。

其次,在通过农业产业集群实现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农业产业链与其他产业链发展特征的差异增加了其对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的依赖性。在人类消费的食物中,既包括农业直接产出的水果、蔬菜及其他可供直接食用农产品,也包括经过通过工商业活动加工而成的食品。同二三产业中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相比,前一类食物的供给所涉及的产业集群对涉农企业,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间分工协作的依赖性较弱,更多的表现为同质性的农产品供给主体。特别是在我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格局中,农户往往是小而全的传统生产主体,同更重视分工合作的现代市场主体间存在较大差距。在小规模分散经营中,新型生产要素因其作用空间不足、使用频率低下等原因往往面临高成本、低收益的发展困境,影响了推广范围。因此,在通过提升新型农业生产要素的应用规模、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等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发展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

最后,在通过农业产业集群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在区域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典型的实现形式主要表现为农户同农业龙头企业签订农产品生产订单,由企业负责农资供给、技术服务、产品加工、产品营销等过程,农户主要承担生产管理的责任。种子及农资供给、技术研发、生产培训等环节既可能通过龙头企业提供,也可能由龙头企业协调专业的农资生产、技术研发、培训机构、合作组织等实现。无论何种形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进而实现区域农业规模经营的过程中都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六、结语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弥补现阶段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传统农业规模经营实现路径中的不足,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协调的区域农业规模经营实现路径组合,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选择之一。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农业龙头企业、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等行为主体间的分工合作是核心要素。另一方面,政府的农业产业政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市场化建设等要素的有效供给,是充分发挥农业产业集群中的分工合作效应、人才集聚效应、技术扩散效应、品牌发展效应,更好的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

[1] 汪苏.浙江解“三农”[EB/01].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3-05-03/100523304.html,2013-05-03/2013-05-05.

[2] 黄祖辉.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8,(11):4-7,26.

[3] 杜芳.如何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N].经济日报, 2013-04-17.

[4] 何秀荣.公司农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未来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9,(11):4-16.

[5] 姚洋.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6] 王志刚,申红芳,廖西元.农业规模经营:从生产环节外包开始——以水稻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1,(9):4-12.

[7] 胡雅蓓.基于竞合关系的产业集群网络治理机制研究——以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为例[J].江淮论坛,2012,(5):41-48.

[8] 李春海,张文,彭牧青.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及其导向:组织创新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1,(3):49-58.

AgriculturalManagementofScaleBasedonAgriculturalIndustryClusters

Ji Junro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000, China;Zhengzhou Chengg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hengzhou 451200, China)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of scale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achieving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of scale, the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 contracted management righ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etc. are faced with certain development threshol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s an essential way of achiev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productive factor allocation structure. The key is to foll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 endowment, develop various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service organizations, and foster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ed leading enterprises.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of scale; agricultural clusters; the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 contracted management right

D509

A

1672-335X(2013)06-0051-05

责任编辑:王明舜

2013-08-21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现状评估及升级研究”(112400440029);河南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知识网络视角下河南产业集聚区创新机制构建研究”(2011GGJS-234);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郑州市产业集聚区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及升级研究”(SKL-2012-2819)

姬军荣(1974- ),男,河南郏县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战略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集群要素
基于价值链的农业产业优化路径分析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四川美丰拟投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