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左心衰的近期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2013-10-31 09:10陶江富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6期
关键词:心肌病心衰血浆

陶江 富蓉

急性左心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病引起的严重而突发的左心室排血不足或左心房排血受阻(左心房衰竭)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综合征,是临床医 生面临的最常见的心脏急症之一,其发病率高,常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心衰属于中医喘证之范畴,由多种疾病引起,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喘病位在肺,虚喘病位在肺、肾,严重阶段影响到心,导致心气、心阳衰惫,出现喘脱之危证[1]。急性左心衰相当于中医的喘脱之证,本研究旨在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短期疗效及急性左心衰患者入院后72 h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60例,符合欧洲心血管协会急性左心衰诊断标准[2],NYHA分级均为Ⅳ级,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5±8.2)岁,其中缺血性心肌病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4±8.4)岁,其中缺血性心肌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肥厚型心肌病、心包积液、急性心肌梗死、多器官功能衰竭、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肺心病,急慢性肝、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脓毒败血症、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因病情而需要进行外科或心脏介入治疗则终止观察,最大限度控制因治疗差异对预后的影响。未完成2次BNP检测的患者也终止观察。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洋地黄制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吸氧等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推注参附注射液20 ml/次,2次/d,连续使用3 d。观察入院后72 h的心功能情况,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入院后72 h时的血浆BNP浓度及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

1.2.2 BNP的检测 分别于急性左心衰患者就诊时,人院后72 h取静脉血2 m1,加入含有15%EDTA的试管中,采用美国Biosite Diagnostics公司生产的Triage BNP测试仪,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操作,测量血浆BNP水平。

1.2.3 疗效判断标准 入院后72 h心功能改善≥Ⅰ级的为有效,心功能没有改善的为无效(心功能分级采用NYHA分级)。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后72 h心功能改善情况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入院后72 h心功能改善情况的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的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的比较 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4.95±2.25)d,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7.65±2.0)d,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的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0 h、72 h BNP浓度的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72 h的BN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0 h、72 h的BNP水平及差值比较(±s)

表3 两组0 h、72 h的BNP水平及差值比较(±s)

注:治疗后72 hBNP浓度的比较,P<0.05

组别 0 h的BNP值(pg/ml) 72 h的BNP值(pg/ml) 治疗前后差值(pg/ml)治疗组815.57±78.29 606.54±75.44 209.04±41.68 812.50±85.63 557.7±70.81 254.80±53.87对照组

3 讨论

BNP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是通过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发挥利尿、利钠和扩张血管作用,从而实现对血压、血容量以及水、钠的调控。左心室容积增加和压力负荷过重引起心室壁的张力增加,是促进BNP分泌、释放的主要原因。BNP与钠尿肽A受体结合,通过3'-25'-cGMP介导产生抑制肾素分泌和抗细胞分裂等生物学作用[3]。BNP基因核酸包含不稳定的TATTAT序列,当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心室 BNP mRNA快速转录,突发性合成BNP[4]。

BNP与心衰时血流动力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正在得到广泛的认识,BNP血浆浓度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BNP在心力衰竭的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也得到了肯定,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较高的BNP浓度往往提示预后较差。Tsutamoto等发现:BNP是最好的评价心衰预后的神经激素标志物,与其他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BNP是唯一独立的预测因子。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BNP水平每升高10ng/L,其27个月内的死亡危险增高约4%,而且BNP水平与心脏性死亡等事件的出现时间也相关[5]。何玲玲等[6]证实:动态监测血浆 BNP水平可作为监测住院期间急性左心衰治疗疗效和预测其预后的重要、可靠指标之一,并对患者死亡风险评估也有一定的价值,入院后72 h的BNP水平对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意义较高。

本研究证实:参附注射液可以明显降低急性左心衰患者入院后72 h的BNP水平并改善其心功能,缩短其住院时间,但没有明显降低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可能和样本例数少有关。提示参附注射液可以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短期预后,值得进一步研究。

[1]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5-76.

[2] NIEMINEN M S,BOHM M,COWIE M R,et al.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heart failure:the task force on acute heart failur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ur Heart J,2005,26:384-416.

[3] Yandle TG.Biochemistry of natriuretic pep tides.J IntMed,1994,235(6):561.

[4] Nakagawa O Ogawa Y Itoh H et al.Evidence for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s an emergency cardiac hormone against ventricular overload J Clin Invest 1995,96(3):1280.

[5] Tsutamoto T,Wada A,Maeda K,et al.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as a biochemical marker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or minimally symptomatic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Eur Heart J,1999,20:1799-1807.

[6] 何玲玲,余国龙,高琪乐,等.血浆B型利钠肽动态变化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短期预后及死亡风险预测价值.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3):216-218.

猜你喜欢
心肌病心衰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