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肺癌疗效对比分析

2013-10-31 05:47谢友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3期
关键词:供血肺动脉支气管

谢友发

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2003年全世界有60万人死于肺癌,而且每年人数都在上升,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死亡率是 110 万/年[1,2],本文分析了2002年4月至2009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77例病例资料,旨在比较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统计的资料对象来自于2002年4月至2009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77例病例资料,其中包括男45例,女32例,年龄范围30~70岁,平均年龄为(44.82±22.87)岁。统计资料入选标准:参与调查患者经痰脱落细胞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取病理学检查以及对肺穿取细胞学的X线影像学确诊为肺癌患者。病理类型检查的分类结果:小细胞癌者21例,大细胞癌者4例,腺癌者18例,支气管腺癌者1例,鳞癌者20例。77例患者根据其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方法治疗的单介入组40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的双介入治疗组37例,统计学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单介入治疗组的患者经皮股动脉穿刺后插入支气管动脉导管,选择性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在证明血管无误后注入化疗药物,双介入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对侧股静脉进行穿刺,引入肺动脉球囊导管后,在下腔静脉出注入造影剂(剂量以充盈球囊为准),经三尖瓣进入肺动脉后,抽出一半量的造影剂(此时球囊减少),从而有利于进入肺动脉的分支,治疗后按统计指标进行统计。

1.3 统计指标 77例患者治疗后分别统计各组患者在1年时,2年时,3年时的生存率,同时计算平均生存时间,最后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指标间的差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的平均生存指标经平均值计算后,录入SPSS 16.0统计学软件包中进行统计学检验,t检验方法检验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单介入组三年生存率分别为73.2%,55.6%,36.6%,平均生存期为(25.58±12.29)月,与双介入组相比,统计学结果表明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表

3 讨论

虽然肺癌患者的支气管供血情况已经公认,但是医疗工作者对于肺动脉是否能够同时参与肺癌的供血关系的看法仍不统一,因此对于正确选择给药的途径和给药手段,对治疗肺癌患者的疗效优劣和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3]。本例7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中有38例患者双介入治疗者的肺动脉造影并未见肿瘤的染色现象,只有2例患者可见肺动脉受压移位的现象,笔者分析可能是由于肺内肿瘤压迫(侵犯肺动脉)所致。最后,通过对37例双介入治疗患者的治疗后随访统计表明:双介入治疗并不能延迟患者的生产期,只是双介入治疗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这均为不必要的。

[1] 肖湘生,欧阳强.肺癌血供的DSA研究及临床意义.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31(1):446.

[2] 高广如.支气管肺癌供血的DSA的研究.江苏医药.2008,18(2):60.

[3] 逢毳华.肺癌血供的DSA研究及介入治疗.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10,5(6):5.

猜你喜欢
供血肺动脉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