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决普通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的施工技术

2013-10-31 03:24陈明俊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8期
关键词:防水层刚性屋面

陈明俊

由于北方地区四季温差大,屋面漏雨是当前房屋建筑中最为突出的质量问题之一,国家将其确定为重点防护通病已有多年,但屋面渗漏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造成渗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设计不规范,施工队伍素质差,不按要求施工。现行防水材料种类繁多,其中普通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所用的材料易得,价格便宜,耐久性好,维修方便,适用于屋面温差较大的地区。所以仍广泛应用于北方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主要适用于非松散材料做保温层,或基怪为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屋盖的建筑,当基层为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屋盖的建筑,当基层为装配式屋盖时,应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20的混凝土灌缝,以提高结构层的整体刚度。但由于普通细石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刚性防水屋面所用材料密度大,极限拉应变小,易受混凝土或砂浆的干湿变形,温度变形及结构变位影响而产生裂缝。所以对其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下面将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主要的设计要点及施工要求分别阐述如下:

1.普通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的设计要点

(1)普通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一般适用于平屋面的屋面防水,但必须保证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坡度不能过大,普通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的坡度宜为2%-3%,并应采用结构找坡。否则混凝土防水层不易浇捣,坡度也不能过小,否则不利于排水,也达不到防排结合的目的。刚性屋面采取结构找坡,易使防水层厚度一致,同时增加基层的刚度,也利于节约材料,经济上合理。

(2)普通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厚度不应小于40mm,并应在配置直径为4mm-6mm,间距为100mm-200mm的双向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普通细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目前国内的细石混凝土的防水层厚度为40-60mm,如厚度小于40mm时,混凝土矢水很快,水泥水化不充分,降低了抗渗性能;另外,由于防水层过薄,一些石子粒径中能超过防水层厚度的一半,上部砂浆收缩后容易在此处出现微裂,而造成渗水的通道。双向钢筋网片的钢筋间距为100mm-200mm时,可满足各类刚性屋面的构造要求,也可满足计算要求,分格缝处钢筋断开,以利各分格中防水层自由伸缩,防水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时,防水性能不能满足要求,而且结构层的强度等级都是大于C20的。

(3)普通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应设置分格缝,分格缝应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并应与板缝对齐,其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分格缝内应嵌填密封材料,做柔性密封处理。

设置分格缝是为了避免防水层因基层变形及本身的变形而引起混凝土开裂。其位置应该是变形较大或较易变形的屋面板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其分格间距不宜大于6m,这是因为考虑到我国工业建筑柱网以6m为模数,而民用住宅建筑的开间模数多数也小于6m,以柔性密封材料嵌填,以柔适变,达到减少裂缝和增强防水的目的。

(4)普通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与基层间宜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可采用纸筋灰、麻刀灰、低强度等级砂浆、干铺卷材等材料。

由于温差、干缩、荷载作用等因素,使结构层发生变形、开裂,而导致刚性防水层产生裂缝,在防水层和基层之间设置隔离层,使两层之间不粘结,这样防水层可以自由伸缩,减少了结构层变形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

2.普遍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的施工

(1)混凝土水灰比不应大于0.5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最小用量不应小于330kg;含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应为1:2~1:2.5。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风化能力和减缓碳化速度,也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水灰比是控制混凝土密实性的决定因素,用于水泥水化作用所需用量只相当于水泥质量的0.2-0.25,从理论上讲用水量少则混凝土密实性好,过多的水分蒸发后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的孔隙,为方便施工,限定最大水灰比为0.55,最小水泥用量、含砂率、灰砂比的限制都是为了保证形成足够的水泥砂浆包裹粗骨料表面,并充分填塞粗骨料的空隙,形成足够的水泥砂浆包裹粗骨料表面,并充分填塞粗骨料间的空隙,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渗性。

(2)普通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中的钢筋网片,施工时应放置在混凝土中的上部。

由于刚性防水层表面比下部更容易受干缩变形,温度变形影响发生裂纹,因此钢筋网片位置应尽可能偏上,但又必须保证足够的保护层厚度,以减少因混凝土碳化而对钢筋的影响。

(3)防水层的分格缝宽度宜为20mm-40mm,分格缝截面宜做成上宽下窄,分格条安装位置应准确,起条时不得损坏分格缝处的混凝土,分格缝中嵌填密封材料,下部铺贴防水卷材。

(4)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分钟,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和离析,每个分格板块的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施工缝,抹灰时不得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混凝土收水后,应进行二次压光。

普通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如果留设施工缝,往往因为接搓处理不好,形成渗水通道,导致屋面渗水。防水层施工时,任意洒水加铺水泥浆,或撒干水泥做表面处理,只能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层浮浆,其硬化后,内部与表面的强度和干缩很不一致,极易产生面层的收缩龟裂、脱皮现象,降低防水层的防水效果,收水后二次压光是保证防水层表面密实度的极其重要的一道工序,可以密封毛细孔,提高抗渗性。

(5)混凝土浇筑12-24小时后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小于14天,养护初期屋面不得上人。

防水混凝土早期脱水,会由于干缩而引起混凝土内部裂缝,使抗渗性大幅度降低,所以在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养护,养护初期强度较低,应严禁屋面上人、踩踏,避免防水层受到损坏,影响防水效果。养护方法可采取洒水,湿润养护,也可覆盖塑料薄膜,喷涂养护剂等,但必须保证细石混凝土处于充分的湿润状态。

以上对普通细石混凝土的设计要点和施工要求,分别进行了阐述、解析,只要严格按照设计要点和施工要求,并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屋面渗漏问题就会被有效遏制。

猜你喜欢
防水层刚性屋面
夏热冬暖地区老旧建筑屋面的防水翻修
屋面渗漏修缮的基层要求及施工规定
陶瓷压机机械结构刚性对能耗影响的研究
技术创新能力刚性陷阱与超越路径分析
浅谈防水层的设计与施工
不锈钢屋面防水处理
光伏屋面及其安装
室内装修时,防水施工为什么很少选用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