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药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的效果

2013-11-08 03:40汪彦欣洪奎贤张舟娜李阿根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吡蚜毒死飞虱

汪彦欣,陈 瑞,洪奎贤,吴 耀,张舟娜,李阿根

(1.浙江省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0;2.余杭区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管理总站,浙江 余杭 311100)

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是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具有典型的隐蔽性、暴发性和毁灭性,只要寄主和气候条件适宜,可在短期内迅速繁殖,引起稻株倒伏,导致减产甚至绝收[1-3]。2012年杭州地区褐飞虱大发生,为了有效控制病情,进行了防治褐飞虱的药效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在杭州市余杭区洪桐村余杭植保站病虫观测圃内进行。水稻品种为航香18,栽培方式为直播。用药期间水稻处于孕穗期,褐飞虱为6 (4)代低龄高峰期。试验前和试验中未施用其他农药。

1.2 供试药剂

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先正达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0%啶虫脒可溶粉剂,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4 g·L-1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30%乙虫·毒死蜱悬浮剂,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 氰虫·啶虫脒悬浮剂,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2%甲维氟酰胺悬浮剂,中国农资集团。

1.3 处理设计

按每667 m2用量,试验设50% 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20% 啶虫脒可溶粉剂50 g,24 g·L-1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5 mL,30%乙虫·毒死蜱悬浮剂80 mL,40%氰虫·啶虫脒悬浮剂50 mL,12%甲维氟酰胺悬浮剂10 mL 和清水作对照共7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 次,共21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50 m2。各处理于2012年9月3日按试验设计要求施药1 次,采用WS-16 型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每667 m2用水量45 kg。

1.4 试验调查

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3,7,14 d 观察水稻生长情况,看是否有药害发生,并分别进行调查。调查时每小区平行跳跃法调查5 点,每点2 丛,采用白瓷盘拍水稻基部,记录虫量,计算防效,并采用Duncan 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效

从表1 可知,6种药剂对褐飞虱均有防效,但不同药剂的防效差异较大。药后3 d,24 g·L-1氟啶虫胺腈悬浮剂防效最好,达到90.69%;其次是30%乙虫·毒死蜱悬浮剂的防效,为84.06%;40%氰虫·啶虫脒悬浮剂的防效仅49.52%。药后7 d,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4 g·L-1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30%乙虫·毒死蜱悬浮剂防效较佳,均达到70%以上;药后14 d,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乙虫·毒死蜱悬浮剂和24 g·L-1氟啶虫胺腈悬浮剂防效依然保持在60% 以上,表现出了较好的持效性。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速效性一般,但持效性较好。结合速效性和持效性分析,以24 g·L-1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30%乙虫·毒死蜱悬浮剂对褐飞虱的防效为好。

2.2 安全性

药后3,7,16 d 观察水稻生长情况,各处理水稻生长良好,均无药害发生。

表1 6种药剂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表明,6种杀虫剂防治六代褐飞虱,其中24 g·L-1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30%乙虫·毒死蜱悬浮剂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生产上防治褐飞虱要贯彻“狠治4 代,控制5代”的防治策略,掌握在褐飞虱卵孵至1 龄若虫高峰期用药,每667 m2可选用24 g·L-1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5 mL 或30%乙虫·毒死蜱悬浮剂80 mL,对水45 kg 喷雾防治。在防治中应交替用药,以防抗药性的产生。在褐飞虱大爆发时,每667 m2水量可增加至50 kg,施药时保持浅水层3~5 d,并做好药后调查,对防治效果未达标的及时补治。

[1]张凤娣,王玉坤.7种杀虫剂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效及用药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2 (4):544-545.

[2]邓林根.25% 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 (12):152-153.

[3]程勤海,陆剑飞,陆志杰,等.几种杀虫剂防治单季晚稻5 代稻飞虱田间药效探析[J].浙江农业科学,2008(4):465-467.

猜你喜欢
吡蚜毒死飞虱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吡蚜酮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热力学行为研究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科迪华宣布停产毒死蜱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毒死蜱不可能安全地使用
控制释放农药颗粒剂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恶性竞争导致吡蚜酮价格下滑
美国环保署计划禁止毒死蜱在农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