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临床中医证型特点的分析

2013-11-09 06:34束秉钧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证型半胱氨酸指南

束秉钧 程 伟

1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级硕士研究生,武汉 430065

2湖北省中医院心内科,武汉 430061

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临床中医证型特点的分析

束秉钧1程 伟2

1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级硕士研究生,武汉 430065

2湖北省中医院心内科,武汉 430061

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成共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高血压痰湿壅盛证辨证有一定的相关性[2]。本文进一步观察了伴有高HCY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中医辨证分型情况,探讨中医证型与HCY的相关性,为临床中医遣药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本院神经内科确诊为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住院病例,共78例,其中男55例,女23例,年龄47~90岁,平均年龄(67.18±9.85)岁,以上患者近期均未服用叶酸和(或)维生素B制剂。

1.2 诊断与排除标准

高血压诊断参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制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3]的规定: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并除继发性高血压外。缺血性卒中诊断标准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缺血性脑血管诊断标准,并且经头颅CT和(或)头颅MRI检查证实诊断无误。中医辨证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将所有患者辨证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四型。HCY检测超过15 μmol/L即为升高,伴有HCY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为“H型高血压”[5]。

1.3 仪器

使用日本Olympus AU27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CY试剂为宁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使用酶法检测,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肝火亢盛证14例(占17.9%),痰湿壅盛证28例(占35.90%),阴虚阳亢证19例(占24.36%),阴阳两虚证17例(占21.79%),以痰湿壅盛证分布最多。

2.2 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不同中医证型HCY水平比较

各证型HCY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痰湿壅盛证HCY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种证型。各组间两两比较,HCY水平在痰湿壅盛证与其余证型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阴虚阳亢证与阴阳两虚证比较,其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其余各证型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1。

表1 不同证型HCY水平比较

与痰湿壅盛组相比*Plt;0.05;与阴阳两虚组相比△Plt;0.05

3 讨论

高HCY血症为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同时也是卒中的可干预的主要危险因素[5]。人体HCY主要来源于是甲硫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由蛋氨酸去甲基生成,在动物蛋白内含量丰富,它在体内代谢途径主要有“再甲基化及转硫”两种。其作为危险因素的可能作用机制目前认为:① 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②对脂质代谢的影响[6];③诱导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造成血管病理损伤[7];④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8];⑤对凝血系统的影响,介导血栓形成[9]。

本研究显示,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以痰湿壅盛证较多(35.90%),且痰湿壅盛型的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的HCY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表明HCY水平与痰湿壅盛的辨证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辨证的参考依据之一。痰湿由外感六淫,或为饮食、七情内伤,致脏腑(尤其是脾、肾、三焦)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10],痰湿内生,横窜经络,上阻清窍,瘀阻脑络,则发为卒中。现代临床研究[11-14]亦表明:痰湿作为致病因子,具有影响脂质代谢的作用;影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导致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使发生动脉硬化的可能性增大。综上可见,痰湿的致病机制在现代临床研究中,与HCY作用机制有较多相似之处,这可能是痰湿壅盛证和HCY水平关系密切的原因。

针对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西医治疗除常规降压、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等治疗外,还应降低HCY水平,目前采用叶酸和维生素B族治疗[5];中医方面则应该重视行气化痰利湿,并注意脾、肾、三焦等脏腑。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4):282-288.

[2]陈威,王鑫,梁云花,等.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171-1172.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出版社,2002.

[5]胡大一,徐希平.有效控制“H型”高血压——预防卒中的新思路[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2):976-977.

[6]景冬樱,王树人,杨志梅,等.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9,7(2):128-132.

[7]DAI J,WANG X.Immunoregulatory effects of homocysteine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Sheng Li Xue Bao,2007,59(5):585-592.

[8]关丽,贾光宏,邵菊芳.同型半胱氨酸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2,7(3):161-162.

[9]EIKELBOOM JW,LONN E,GENEST J Jr,et al.Homocyst(e)in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ic evidence[J].Ann Intern Med,1999,131(5):363-375.

[10]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33.

[11]钱岳晟,张伟忠,周怀发,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129-131.

[12]王雄,李卫青.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脉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表达及痰热清注射液的干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389-1391,1414.

[13]张焱,陈咸川,何立人,等.痰湿壅塞证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超声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1):26-27.

[14]牛凤娟.痰湿质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特征研究[D].福建: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

10.3969/j.issn.1674-4616.2013.05.015

2013-08-23

猜你喜欢
证型半胱氨酸指南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伤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