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roBNP对不同年龄组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鉴别意义

2013-11-11 14:47胡伟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6医院检验科吉林通化134001
吉林医学 2013年22期
关键词:肺源心源性年龄

胡伟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6医院检验科,吉林 通化 134001)

呼吸困难主要可由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毒、神经精神 疾病等原因引起。临床最为常见的呼吸困难是由心力衰竭和肺部疾病所引起。如何快速、准确判断出呼吸困难的类型对于后续的治疗是极为关键的,通过近三年的观察,笔者认为测定NT-proBNP对于鉴别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来源:选择2009年1月 ~2011年12月,经临床表现、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诊断为心源性呼吸困难就诊患者76例,男36例,女40例,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下11例,年龄在50~75岁之间的35例,年龄在75岁以上30例。按照NYHA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其中Ⅰ级无,Ⅱ级21例,Ⅲ级30例,Ⅳ级25例。

1.1.2 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来源:选择2009年1月 ~2011年12月经听诊、胸片、CT、po2等测定诊断为肺源性呼吸困难就诊患者64例,(排除合并有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男41例,女23例,年龄在50岁以下13例,年龄在50~75岁之间的33例,年龄在75岁以上18例。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NT-proBNP测定卡为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每个批号试剂由公司提供质控卡进行质控校准。测定仪器为南京普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FIA8000系列免疫定量分析仪,该测定卡及配套FIA8000系列免疫定量分析仪与校准过的罗氏E170化学发光仪及配套NT-proBNP检测试剂盒进行平行对照试验,计算得出相关系数r=0.959,t检验对数值分析得出P>0.05,证明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2 标本采集: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避免溶血,1500×g离心10 min,吸取血清,立即检测。两组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于不同年龄段心功能不同,年龄对于NT-proBNP生物参考区间影响很大,为此将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按照不同年龄群分为三个组别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三组不同年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NT-proBNP值

3 讨论

临床最为常见的呼吸困难是由左心衰和肺部疾病所引起。其中左心力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主要原因是肺循环淤血和肺泡弹性减低,肺源性呼吸困难主要由肺炎、气管炎、肺纤维化、气胸等引起[1]。两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呼吸困难但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准确的判断和快速处理是救治两种呼吸困难患者的关键。

NT-proBNP是心肌细胞受牵拉后心室反应性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分泌过程中裂解为76个氨基酸的NT-proBNP和32个氨基酸的BNP。病理生理作用为具有利钠、利尿、扩血管、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2],近年来人们普遍认识到BNP和NT-proBNP能够很好的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是很好的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3]。2009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心力衰竭指南中再次肯定了BNP、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地位,并提出作为生物学指标[4]。由于在检测NT-proBNP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对正常生物参考区间的影响[5],本文重点探讨NT-proBNP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呼吸困难患者的鉴别作用,结果显示三组年龄段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他们的NT-proBNP浓度值是有显著区别的。NT-proBNP半衰期是120min,在体外稳定,并且抽取静脉血方法简便,测定NT-proBNP速度快捷,有利于临床进行快速鉴别诊断。综上,笔者认为NT-proBNP可以作为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重要辅助检查指标,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提高诊断准确率。

[1]陈灏珠.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

[2]朱雪明,沈海英,冯 萍,等.血浆脑钠素和心钠素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及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3):923.

[3]徐国斌,史小敏.B型钠尿肽及N末端B型钠尿肽原在临床应用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9.

[4]Remme WJ,Swedberg K.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J].Eur Heart J,2001,22(17):1527.

[5]Apple FS,Wu AH,Jaffe AS,et al.National Academy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and IFCC Committee for standerdization of markers of cardiac damage laboratory medicine practice guidelines:Analytical issues for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2007,116:e95-e98.

猜你喜欢
肺源心源性年龄
变小的年龄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年龄歧视
算年龄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新策略―肺部超声“彗尾征”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不同通气模式在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