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食根金花虫为害特性及防治方法

2013-11-12 06:52朱捷马力陈琪刘媛媛王星
长江蔬菜 2013年18期
关键词:雌虫金花交配

朱捷,马力,陈琪,刘媛媛,王星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长沙,410128)

莲藕(Nelumbo nuciferaGaertn.)隶属于睡莲科莲属,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1],其营养丰富、全身是宝,在食用药用、美化绿化、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2]。近年来,莲藕上害虫发生频繁,主要包括莲藕食根金花虫、莲缢管蚜、斜纹夜蛾等[3],对莲藕产业造成了较大为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4]。

莲藕食根金花虫(Donacia provostiiFairmaire,1885)在中国北京首次被发现,并由Fairmaire于1885年命名[5]。其除为害莲藕外,还为害茭白、慈姑、水稻、荇菜、眼子菜、鸭舌草、稗草等水生植物[6,7],目前广泛分布于日本、韩国和中国的水生蔬菜产区[8,9]。在我国,该虫南自海南北至黑龙江均有分布,尤以湖北和江苏两省为害最重[10],如2012年对湖南沅江莲藕产业造成了较大为害。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莲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莲藕食根金花虫在全国范围内对莲藕产业的为害趋向严重。本文基于近年来的调查研究和文献报道,对莲藕食根金花虫的分类地位、形态学特征、为害特点、发生规律、行为学特征、防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莲藕种植过程中有效抑制该虫的为害提供参考。

1 分类地位

莲藕食根金花虫隶属于叶甲科(Chrysomelidae)水叶甲亚科(Donaciinae)水叶甲属(Donacia)毛胸亚属(Cyphogaster)[11]。 水叶甲亚科昆虫起源于100万a以前,现分布广泛,包含有约160个种,为叶甲科中种类数量较少的一个亚科[12]。水叶甲属是水叶甲亚科中最古老的一个属,包含8个亚属70多种,其模式种为莲藕食根金花虫,正模标本保存于法国国家历史博物馆[12]。莲藕食根金花虫D.provostii有3个异名D.brevicollisWeise、D.sikangaGressitt和D.yuasaiNakane[13],且有同亚属的 4个近缘种云南水叶甲、多齿水叶甲、爪哇水叶甲和印度水叶甲分布于中国[14],给田间准确快速识别该虫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另外,早期分类学文献将水叶甲亚科归属于负泥虫科[15,16],参照目前国内外的主要分类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17,18],在本文中我们将水叶甲亚科归属于叶甲科。

2 形态学特征、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

2.1 形态学特征

卵长椭圆形、稍扁平,呈香蕉状,长约1 mm,表面光滑,常聚集成规则的块状,卵上覆盖有白色透明胶状物质,将卵粒粘附在叶片上;卵初产时乳白色,近孵化前为淡黄色;高龄幼虫长9~11 mm,蛆形,乳白色,头部很小,胸腹部肥大且稍弯曲呈纺锤形,具3对胸足、无腹足,尾部具1对褐色爪状尾钩;蛹长约8 mm,围蛹,外面包裹有胶质薄茧,初化蛹的薄茧为金黄色,随后薄茧颜色加深,羽化时胶质薄茧变为深褐色;成虫体长5~9 mm,深褐色,具铜绿金属光泽,雌雄虫外形相似,雌虫较雄虫稍大,触角11节,黄褐色,丝状,短于体长;鞘翅较发达,具平行纵沟和刻点,翅端缘切平,腹部可见5节、末端臀板外露,各足腿节端部肥大,各节基部和端部分别为黄褐色和黑褐色。莲藕食根金花虫与其近缘种形态学特征比较结果见表1[11,14,19~21]。

2.2 为害特点

以幼虫和成虫进行为害,幼虫潜入泥中,为害莲藕的茎和根部,被害处呈黑褐色斑点,根部发霉腐烂,而莲藕立叶和花蕾细小、发黄、枯萎,生长受到影响,被害植物初期局部坏死,后期整个植株死亡[10,11,22];成虫主要啃食荷叶 ,尤其是幼嫩的浮叶,造成叶片缺刻或空洞。

2.3 发生规律

莲藕食根金花虫在全国的发生代数与南北分布呈现不明显的规律,通常为1 a 1代,但在江苏盐城以及少数北方地区需2 a才能完成一个世代,而在福建建阳则1 a可完成2个世代[6,23]。1 a 1代的情况下,该虫以幼虫在莲藕根须和节间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为害莲藕须根和茎,5月中旬至6月下旬开始化蛹,6~7月为羽化盛期,各虫态在这个阶段都有出现,其中以成虫最多,7月上中旬为成虫的产卵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卵孵化盛期[6,7,23,24]。

3 行为学特征

3.1 取食行为

幼虫多取食根茎,先以头蛀食根部形成一个浅浅的蛀孔,然后尾部深入该孔中,固定身体,再在新的部位重新以头蛀食形成新的蛀孔[6,7]。成虫主要由莲藕叶片的上表皮开始取食,趋向于取食幼嫩浮叶,使莲藕叶片缺刻或空洞。

3.2 交配和产卵行为

羽化后1~3 d开始交配,黄昏时交配最盛[5]。成虫常贴着水面飞行,通常降落在莲藕浮叶上。雄虫爬行至雌虫附近时即表现出兴奋行为,往雌虫处急速爬行。交配时雄虫伏在雌虫的背部,前足和中足分别搭在雌虫的触角基部和后足基部,头部蹭动雌虫的鞘翅纵沟处,前足极快速地摇动雌虫的触角,腹部末端向下弯曲,雌虫触角弯曲成直角,交配时长约为10 min。同时,该虫具假交配行为,与正常交配行为不同,雄虫前足不会摇动雌虫触角,头部也不会蹭动雌虫鞘翅纵沟,一般来说时长约为1 h,甚至可以达到3 h[7]。

成虫交配后1~3 d产卵,常将卵产在莲藕、眼子菜等植物浮叶背面,雌虫不交配也可以产卵,但是卵不会孵化。产卵期常为4~13 d,孵化时间多在中午或者晚上,离开水面卵难以孵化[7,25,26]。室内饲养观察发现,每头雌虫每日产卵量可达到80.75粒,交配后1~2 d即表现出产卵行为。

4 防治方法

4.1 生物防治

利用藕田综合套养泥鳅、黄鳝,实行鱼藕共生,保护藕田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有效防控莲藕食根金花虫为害[6,7,22,24,27]。

4.2 农业防治

田间杂草是莲藕食根金花虫的重要产卵场所,对于为害不是很严重的田地,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控制产卵量从而抑制为害[22];对于为害较为严重的田地,利用幼虫在土中越冬的特性,冬季排干田水、冬耕冻垄,春季栽藕前,每1 hm2莲藕田撒50 kg石灰,灭杀越冬幼虫[26];对于为害极为严重的藕田,进行轮作换茬,改种其非寄主植物如油菜等[6]。

4.3 化学防治

在莲藕食根金花虫成虫发生期,选用70%艾美乐(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6]。

表1 莲藕食根金花虫与其近缘种形态学特征比较

[1]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保护所.中国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周明全,何建军,胡中立.湖北莲藕产业发展的若干设想及建议[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2,24(4):22-24.

[3]熊健,吴凌婧,杜娇,等.莲藕常见害虫的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长江蔬菜,2010(14):94-98.

[4]罗天相.莲藕主要害虫的初步调查与防治[J].湖北植保,2005,3(3):14-15.

[5]Fairmaire M L.Coléoptères de L'intérieur de la Chine:Fait les communications suivantes au sujet de deux Coléoptères[J].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entomologique de France,1885,6:64-65.

[6]鲁运江.莲藕食根金花虫的发生与防治[J].长江蔬菜,2001(9):18-19.

[7]覃春华,陈冲,万虎,等.莲藕食根金花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蔬菜,2009(24):57-61.

[8]Chujo M,Kimoto S.Systematiccatalog ofJapanese Chrysomelidae (Coleoptera)[J].Pacific Insects,1961,3(1):117-202.

[9]Kimoto S.The Chrysomelidae of Japan and the Ryukyu Islands.I.[J].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Kyushu University,1964,13(1):99-118.

[10]刘镁钢,张静华.莲藕食根金花虫发生初报[J].湖北植保,2002(4):21.

[11]黄国华,李建洪.中国水生蔬菜主要害虫图谱[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2]Askevold I S.Reconstructed phylogeny and reclassification of the genera of Donaciinae(Coleoptera∶Chrysomelidae)[J].Quaestiones Entomologicae,1990,26(4):601-664.

[13]Lobl L,Smetana A.Catalogue of Palaearctic Coleoptera,Vol.6:Chrysomeloidea [M].Denmark:Apollo Books,2010.

[14]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经济昆虫志(第十八册):鞘翅目 叶甲总科(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5]陈世骧.叶甲的演化与分类[J].昆虫学报,1964(4):469-483.

[16]陈世骧.叶甲的分类[J].昆虫学报,1973(1):47-56.

[17]Lee C F,Matsumura Y.On newly and recently recorded species of the genus Lema Fabricius (Coleoptera,Chrysomelidae,Criocerinae)from Taiwan [J].Zookeys,2013(262):17-38.

[18]Reid C A M,Beatson M.Chrysomelid males with enlarged mandibles:three new species and a review of occurrence in the family(Coleoptera∶Chrysomelidae)[J].Zootaxa,2013(1):79-100.

[19]周声震.水稻食根金花虫为害情况及防治效果调查[J].贵州农业科学,1980(3):48-49.

[20]Hendrich L,Balke M,Yang C M.Aquatic Coleoptera of Singapore:species richess,ecology and conservation[J].The Raffles Bulletin of Zoology,2004,52(1):98-145.

[21]潘有祥.建瓯市发现水稻食根金花虫[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7(5):42.

[22]邵耕耘,陈金宏,季万红,等.莲藕食根金花虫的发生及控制技术[J].植物医生,2004(3):17-18.

[23]旷昌炽.云南水叶甲生物学与防治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5(4):85-86.

[24]杨猛.莲藕食根金花虫无公害防治技术[J].植物保护,2001(6):32.

[25]江扬先,严龙.莲藕食根金花虫要严防[J].科学种养,2009(3):30.

[26]卿玉和.沐川县水稻长腿水叶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0(9):49.

[27]杨猛,顾茂才,沈学庆,等.莲藕套养泥鳅、黄鳝对莲藕食根金花虫的防治试验[J].长江蔬菜,2001(1):22.

猜你喜欢
雌虫金花交配
普通大蓟马子代性比对同种成虫气味的响应
故乡的金花茶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扶桑绵粉蚧交配行为及能力的研究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与其日龄、性比和精巢大小的关系
金花
五朵金花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不同寄主上南方根结线虫的ISSR—PCR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