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南仓矿构造煤发育特征及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013-11-12 04:20王永军
山西焦煤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井田煤体瓦斯

王永军,王 毅

(1.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2.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3.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008)

构造煤是在一期或多期构造应力作用下,煤体原生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脆裂、破碎或韧性变形或叠加破坏,甚至达到内部化学成分和结构变化的一类煤[1-2]。构造煤具有低强度、低透气性、高吸附性和高解析性,大量的现场调查统计资料表明,煤与瓦斯突出都选择性地发生在煤层中的构造煤发育区[3]。因此,深入研究构造煤的发育特征、形成机制及其构造控制机理等,对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林南仓煤矿矿井地质条件复杂,构造煤发育。构造煤的存在,使瓦斯含量增高,对矿井的通风设计、采掘布置,甚至煤矿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井田生产资料为基础,研究了林南仓矿构造煤发育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构造煤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 地质构造特征

林南仓煤矿位于蓟玉煤田林南仓井田范围内,井田面积为22.0 km2。井田范围内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有下古生界奥陶系中、下统,上古生界石炭系上统、二叠系,新生界第四系,缺失古生界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下统,及中生界的地层。主采煤层为晚石炭世的赵各庄组(煤11、煤12)和早二叠世的大苗庄组(煤5、煤6、煤8、煤9)。

林南仓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以断层为主,褶曲和火成岩次之。井田内共发育有断层98条,其中落差大于10 m的有4条。井田断层以正断层为主,逆断层为辅,主要延伸方向为NWW方向和SN方向。林南仓矿整体为一不规则的盆状向斜构造,其左翼呈NW方向展布,右翼则呈NE方向展布,其轴迹整体呈向SSW凸出的弧形展部。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发现一系列的次级褶曲,但褶曲轴延展较短。区内火成岩发育,被火成岩侵蚀范围占井田面积的2/5,火成岩的侵入由靠近F2断层往西逐渐严重。整体而言,林南仓矿地质构造复杂,整体构造异常从东部的NE向展布,逐渐转到西部的NWW向展布,揭示了林南仓向斜是多期构造改造,是不同构造应力场叠加作用的产物,且平面上构造变形存在不均一性。

林南仓矿井田构造纲要图见图1。

2 构造煤发育特征

2.1 构造煤煤体结构

构造煤与原生结构煤的主要区别是煤岩体发生了构造变形,并且具有不同结构、构造特征,主要有其宏观煤岩类型较难分辨,其煤体结构多破碎成粒状、片状、糜棱状夹少量块状,常见小褶皱、小断裂构造[1]。

图1 林南仓矿井田构造纲要图

林南仓矿的各主采煤层受构造破坏的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大量的生产实际和勘探工作表明,矿井的构造煤主要发育在11煤层。当受到区域挤压作用时,煤层相对较为软弱,易发生流变而形成构造煤。煤的原生结构被破坏,煤体破碎成块状、颗粒状,煤层层理由隐约可见至消失,具有构造擦痕,裂隙发育密度高。部分煤层破坏严重呈鳞片状,煤中小滑面众多,发育有顺层断层,有时还发育有滑塌构造,煤体及顶板均遭受破坏。根据构造煤结构—成因分类,确定其主要构造煤类型从碎裂煤到鳞片煤不等,以碎裂煤为主。构造煤发育区往往使得煤的硬度降低(表1),根据其煤的破坏类型和力学性质,确定其破坏类型为II型[2]。

表1 林南仓矿各煤层的△p、f实测值

2.2 构造煤发育主控因素分析

构造煤的形成除了与成煤的物原、煤岩组分、煤岩类型及煤层的不均一性有关外,主要是构造应力作用的结果。构造煤的区域分布主要受构造控制,挤压构造带是构造煤主要分布区,伸展构造带的边缘是构造煤的次要分布区,伸展构造带的内部主要是原生结构煤分布区;构造煤的层域分布主要受煤厚控制,即构造煤主要发育在厚煤层中。纵弯褶皱作用下构造煤主要形成在翼部,后期也形成于转折端。断层作用下构造煤主要形成在上盘[4]。

林南仓矿古生界煤系地层自形成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目前的构造是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叠加。研究显示,林南仓矿主要受五期构造演化的影响。海西~印支期受SN向主应力作用;燕山早~中期受区域的NWW-SEE向挤压,发育了林南仓向斜;燕山晚期:挤压应力场转为NEE-SSW向,对林南仓向斜的西部区改造明显,并沿断层发育了大量岩浆岩侵入;燕山末~喜山早期:近SN或SSW-NNE向的伸展作用,发育了为数众多的NWW向正断层;喜山中期至今近东西向挤压作用[5]。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形成了林南仓煤矿复杂的构造地质条件,从而形成了区内构造煤发育的基本特征。

3 构造煤发育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煤与瓦斯突出是地应力、瓦斯压力和煤体结构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量的突出点调查统计表明,发生突出的地点及其附近一般都有构造煤发育。构造煤发育区是应力集中区,构造煤孔隙度大,渗透性差,有利于瓦斯的保存,致使煤层中瓦斯压力一般也比较高。此外构造煤强度及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较原生结构煤显著降低,最容易被破坏和抛出。上述研究表明,构造煤对煤与瓦斯突出具有控制作用,构造煤最发育的区域和层位,一般是煤与瓦斯突出最严重的区域和层位。一般情况下,褶皱的翼部和断层上盘构造煤最发育,煤与瓦斯突出也最严重[4]。

林南仓煤矿开采实践表明,矿井瓦斯赋存与区内构造煤发育程度密切相关。掘进巷道中的瓦斯涌出与煤体的破坏程度有关。在断层带由于煤、岩体破碎而增加了煤的空隙度,导致游离瓦斯增多,因此,在接近断层时,尤其是正断层时,瓦斯涌出量会有一定量的增加。另外,从构造应力分布角度来分析,在断层尖灭端,有利于地应力局部集中,也易形成瓦斯相对集中。因此,在掘进或采煤过程中遇到断层时,瓦斯含量明显增加,往往造成断层附近的局部瓦斯涌出明显增大(图2,图3)。

图2 断层附近瓦斯含量等值线示意图

图3 -650西大巷遇逆断层瓦斯涌出量记录图

4 结论

1)林南仓煤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形成了区内构造煤发育的基本特征。这些构造煤呈碎裂状至鳞片状不等,通过井下揭露及煤样测试,确定本区构造煤主要类型为碎裂煤,煤体结构破坏类型为II型。

2)构造煤低强度、低透气性、高瓦斯压力的特性对区内瓦斯的赋存状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开采实践表明,井田断裂带内构造煤发育,瓦斯含量增加,涌出量增大。

[1]琚宜文,姜 波,侯泉林,等.构造煤结构-成因新分类及其地质意义[J].煤炭学报,2004,29(5):513-517.

[2]琚宜文,姜 波,王桂梁,等.构造煤结构及储层物性[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22-40.

[3]付江伟,史小卫,孙明闯.九里山井田构造煤空间展布特征与成因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0,38(1):107-110.

[4]邵 强,王恩营,王红卫,等.构造煤分布规律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J].煤炭学报,2010,35(2):250-254.

[5]王 猛,朱炎铭,袁 伟.林南仓煤矿矿井构造特征[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16(6):382-386.

猜你喜欢
井田煤体瓦斯
水平井钻完井工艺在煤层气开发中的应用——以彬长矿区孟村井田为例
注热井周围煤体蠕变过程的渗透率变化规律模拟研究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正交试验下煤体渗透性影响因素评价
以“中央厨房”为突破口探索时政报道的融煤体之路——以浙江之声为例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
晋煤成庄井田煤储层特征及其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途径探讨
株柏井田岩浆岩侵入煤层规律的探讨和在找煤开采中的应用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抽放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