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留守儿童焦虑状况分析*

2013-11-16 07:37胡长舟冯玉韬李秋丽许娟王灵灵戴秀英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12期
关键词:广泛性回族总分

胡长舟 冯玉韬 李秋丽 许娟 王灵灵 戴秀英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产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徙,从而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所谓的“留守儿童”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因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而被留在家中,由父母单方、长辈或者他人照看,年龄在15岁以下的孩子。目前全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已经达到了4378万[1]。据统计,宁夏地区共有留守儿童11.2万人,占全区在校生总人数的10.76%[2]。

儿童焦虑情绪障碍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3-4],以过分焦虑、担心、害怕等负性情感为主要体验。有研究表明,儿童与父母不论是完全短暂分离,或是间接短暂分离(与父母分离和其他人一起),亲情的缺失易使他们产生孤独感、焦虑等心理问题[5]。

宁夏地区开展留守儿童的调研工作起步较晚,对于留守儿童的焦虑情绪问题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的调查尚处于开始阶段。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开展一次关于宁夏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为今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宁夏外出务工以及民族分布均具有代表性的某县6所小学和2所初中作为被试学校。采取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在6所小学1~6年级和2所初中的1~3年级中各抽一个班的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590份,剔除存在填写不完整、存在明显逻辑错误以及不符合纳入标准的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455份,有效率为91.5%。其中留守儿童643名,非留守儿童812名。男生732名,女生723名;年龄7~15岁,平均(11.64±1.59)岁;汉族1164人,回族291人。留守组与非留守组的人口学特征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父母双方或一方出外务工时间达6个月及以上的7~15周岁的儿童纳入留守儿童组,将父母均未外出务工的7~15周岁的儿童纳入非留守儿童组。两组儿童均除外患严重躯体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

1.3 研究工具

1.3.1 一般情况问卷 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年级、住宿情况、父母工作情况、监护人类型、监护人文化、留守起始年龄、留守年限、父母与孩子的联系频率等。

1.3.2 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 SCARED) 由Birmaher编制的一种儿童焦虑症状的筛查表,由儿童自评。该量表由躯体化症状/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惧、学校恐惧5个因子组成,含41个条目,三级计分(0分:没有此问题;1分:有时有;2分:经常有),得分越高提示焦虑表现越严重。总分≥23分即有焦虑障碍的可能。该量表在国内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6]。

1.4 施测方法 在校方的配合下,利用班会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讲解本调查的目的、意义及问卷的填写方法,在获取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由学生当场填写,当场收回。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使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留守与非留守、不同性别、年龄、民族人群量表总分与各因子均分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留守与非留守焦虑情绪阳性检出率比较采用字2检验;留守儿童焦虑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留守儿童焦虑情绪检出率 留守儿童焦虑情绪检出率为29.1%,高于非留守儿童的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1.606,P<0.001)。留守组中,男、女焦虑情绪检出率分别为31.7%、2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735,P=0.098)。留守儿童中汉、回族焦虑情绪检出率分别为26.2%、4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197,P<0.001)。学龄期留守儿童焦虑情绪检出率为24.9%,低于少年期留守儿童的3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11,P=0.040)。

2.2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焦虑得分比较 留守儿童焦虑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留守儿童不同性别、民族、年龄的焦虑得分比较 男性留守儿童与女性留守儿童比较,女性留守儿童的社交恐惧因子得分高于男性留守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留守儿童在焦虑总分、广泛性焦虑、躯体化及学校恐怖上与汉族留守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期留守儿童的焦虑总分、广泛性焦虑和社交恐惧的得分高于学龄期留守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和表3。

表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焦虑得分比较(±s) 分

表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焦虑得分比较(±s) 分

组别 焦虑总分 分离性焦虑 广泛性焦虑 躯体化/惊恐 学校恐惧 社交恐惧留守儿童(n=643) 17.27±11.61 3.91±2.89 3.60±3.20 3.80±3.77 1.29±1.23 4.68±3.03非留守儿童(n=812) 13.62±9.78 2.97±2.48 2.79±2.92 2.60±2.63 0.95±1.12 4.31±2.89 t值 -6.38 -6.59 -4.98 -6.86 -5.33 -2.34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20

表2 留守儿童不同性别、民族的焦虑得分比较(±s) 分

表2 留守儿童不同性别、民族的焦虑得分比较(±s) 分

组别 焦虑总分 分离性焦虑 广泛性焦虑 躯体化/惊恐 学校恐惧 社交恐惧性别 男(n=356) 17.41±11.76 3.94±2.93 3.72±3.28 3.96±3.78 1.35±1.20 4.44±3.07女(n=287) 17.10±11.43 3.87±2.85 3.45±3.09 3.61±3.76 1.20±1.27 4.97±2.95 t值 0.34 0.28 1.07 1.17 1.56 -2.20 P值 0.737 0.782 0.283 0.244 0.120 0.028民族 汉(n=538) 16.64±11.48 3.83±2.87 3.40±3.11 3.57±3.68 1.23±1.24 4.60±2.99回(n=105) 20.53±11.76 4.30±2.96 4.62±3.45 4.98±4.02 1.56±1.17 5.07±3.18 t值 -3.17 -1.53 -3.60 -3.34 -2.52 -1.45 P值 0.002 0.126 0.000 0.001 0.012 0.149

表3 留守儿童不同年龄焦虑得分比较(±s) 分

表3 留守儿童不同年龄焦虑得分比较(±s) 分

年龄 焦虑总分 分离性焦虑 广泛性焦虑 躯体化/惊恐 学校恐惧 社交恐惧学龄期(n=281) 16.07±13.02 3.76±3.05 3.31±3.44 3.70±4.38 1.19±1.31 4.11±3.06少年期(n=362) 18.21±10.30 4.03±2.76 3.82±2.98 3.88±3.22 1.36±1.16 5.12±2.93 t值 -2.26 -1.17 -1.97 -0.581 -1.71 -4.24 P值 0.024 0.241 0.049 0.561 0.088 0.000

2.4 留守儿童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 以是否焦虑为因变量,以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赋值:焦虑情绪检出率阴性=0、检出率阳性=1;男性=0、女性=1;学龄期=0、少年期=1;学校地处县城=0、地处农村=1、地处开发区=2;汉族=0、回族=1;走读=0;住校=1;打工地点在本县=0、打工地点在区内其他县市区=1、打工地点在区外=2;打工时间<2年=0;打工时间≥2年且≤5年=1、打工时间>5年=2;留守儿童与打工父母联系的频率<1次/月=0、≥1次且<4次/月=1、≥4次/月=2;留守儿童与打工父母的联系方式为打电话=0、去看望=1、不联系=2;打工父母与留守儿童联系的内容为询问学习情况=0、询问生活情况=1、叮嘱听监护人的话=2、其他=3;留守起始年龄为0~4岁=0、5~7岁=1、8~15岁=2;监护人为双亲=0、父亲=1、母亲=2、隔代长辈=3、其他=4;监护人文化程度为小学或者文盲=0、初中和高中及以上=1;打工父母与老师交流频率<1次/月=0、≥1次且<4次/月=1、≥ 4 次 /月 =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入方程的是民族因素(OR=2.20,P=0.000),表明回族留守儿童较汉族留守儿童更易有焦虑的情绪。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人格成型关键时期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缺位,无法享受到他们的教育和关爱,极易出现一系列的情绪障碍,人际关系敏感,适应不良等问题[7-8]。在本研究中,留守儿童的焦虑情绪检出率为29.1%,非留守儿童的检出率为16.7%,与范方[9]的研究结果较为接近,检出率低于张莉[10]的研究结果,这可能是由于留守儿童定义的年龄范围不同,被调查的留守儿童所在地不同,导致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背景的不同,得出的检出率也有所不同。留守儿童的焦虑情绪检出率与焦虑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是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的,这说明留守儿童的焦虑水平是高于非留守儿童的。这与袭开国[11]、刘正奎[12]、高亚兵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

女性留守儿童与男性留守儿童相比较,在社交恐怖方面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le等[14]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女生更易产生社交恐怖。不同年龄段的留守儿童比较,显示少年期的留守儿童在焦虑总分、广泛性焦虑与社交恐怖上均高于学龄期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已有研究结果发现,儿童的焦虑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一直到一定的年龄段才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15]。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加快,关注的事物与要面对的问题比之学龄期儿童更多、更复杂,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他们开始考虑升学问题,激烈的学习竞争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的交往范围与深度有所增加,更加关注周遭的环境,更为在意他人的评价;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认同和肯定。因此,少年期留守儿童的焦虑问题应该引起学校,家庭更多的关注。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回族留守儿童的焦虑总分、广泛性焦虑、躯体化/惊恐及学校恐怖的得分都明显高于汉族留守儿童,同时对于焦虑情绪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了回族留守儿童更易有焦虑情绪的产生。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是由于大部分回族群众聚居于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相对较为不发达,由此对回族家庭产生的经济压力随之增大;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监护照顾孩子的多为年长的祖辈,他们的思想较为传统,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就会相对的不够科学、严厉。回族群众因为信仰不同,他们有着自己较为严格的民族习惯,可能会使回族儿童的性格较为拘谨、严肃[16],这些都会对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造成影响,形成更大的学习压力,从而使他们产生更严重的学校恐惧,使他们变得愈加敏感内向,愈加容易自我关注,愈会有躯体化的感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有着更高的焦虑水平,这说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关注与努力,以尽可能的降低亲情以及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学习以及成长环境空间,让他们即使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1]段成荣,吴丽丽.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26(1):24-30.

[2]吴文彪,张霞,王平.宁夏留守流动儿童11万[N].人民政协报,2010-02-13(A02).

[3]Bernstein G A, Borchardt C M, Perwien A R. Anxiety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review of the past 10 year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1996,35(9):1110-1119.

[4]Manassis K. Childhood anxiety disorders: lessons from the literature[J].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0,45(8):724-730.

[5]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5):354-355.

[6]王凯,苏林雁,朱焱,等.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70-272.

[7]Fang Fan, Linyan Su, Mary Kay Gill, et 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Chinese left-behind children: a preliminary study[J].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2010,45(6):655-664.

[8]Zhaobao Jia, Wenhua Tian. Lonelines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a sample of rural China[J]. Child: Care,Health and Development,2010,36(6):812-817.

[9]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10]张莉,罗学荣,孟软何.山西省长治市农村留守儿童情绪问题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2):105-107,110.

[11]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66-468.

[12]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182.

[13]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17-919.

[14]Hale W W, Raaijmakers Q, Muris P, et al.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 in the general adolescent popul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2005,44(3):283-290.

[15]Weems C F, Costa N M.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of childhood anxiety symptoms and fears[J].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2005,44(7):656-663.

[16]马会梅.宁夏回族小学生品行偏差问题探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14-19.

猜你喜欢
广泛性回族总分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习练八段锦对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的影响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
宣传工作要把握时代性体现广泛性增强实效性注重长效性